教师对幼儿自发探究行为的处理现状.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30581 上传时间:2019-01-1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4.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对幼儿自发探究行为的处理现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教师对幼儿自发探究行为的处理现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教师对幼儿自发探究行为的处理现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师对幼儿自发探究行为的处理现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对幼儿自发探究行为的处理现状.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教师对幼儿自发探究行为的处理现状 教师要为幼儿创设一个安全的、鼓励幼儿探究的心里氛围和环境,来引导幼儿主动探究,这种安全环境是幼儿主动探究和学习活动的前提。而在教育实践中,教师对幼儿自发探究行为的处理方式存在的最为突出的问题就是幼儿探究和认知的需要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和满足,严重影响了孩子们探究能力的发展。 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幼儿经常表现出积极主动探究和认知周围物质世界的强烈愿望,这正是引导幼儿进行科学探究的最好时机。然而,教师们往往丢掉了这一时机,更错误的做法是误解幼儿的探究和认知动机,将其作为错误行为加以指责。目前,教师对幼儿自发探究行为的处理现状是: 一、当幼儿的探究行为带有一定的破坏性

2、时,教师基本上是严厉制止的 案例1:一天,老师带着孩子上了一节美工课,做了许多的小马放在展览架上。自主游戏时,有个小朋友跑来告诉老师有两个小朋友正在搞破坏呢,老师走过去发现小马的屁股后面有个洞,而且马的腿也弄折了。老师非常生气但是想到马上吃午饭了不能批评孩子,只是惋惜的说:“呀,他们现在变得多难看啊,长长的腿也变得短短的了,还怎么放在这里让人家欣赏呀?”见老师没有批评,几个孩子小声的说:“我们不是搞破坏,我们想让小马安上电池,然后跑起来。”老师感到特别惊讶 案例2:老师请班级的小朋友带小动物或者植物放到班级的植物角里养,一天,一个孩子带来了3条小金鱼,孩子们非常的关注,乐于观察和讨论。一天,小

3、朋友喝完牛奶,老师发现鱼缸里的水一片浑浊,小鱼无力的一动不动,老师走近,闻见一股浓浓的奶味,孩子们却很满足的站在旁边观察,老师惊呆了,气急了,瞪大眼睛大叫:“是谁往鱼缸里倒了牛奶啊?”孩子们一片寂静一个孩子偷偷的看了老师一眼,急忙低下头。一个胆子大的孩子说:“老师,小金鱼怎么不动了,你不是说喝牛奶有营养吗?” 可见,幼儿探究的良好动机得到的教师的第一个反应就是错怪。教师在遇到类似这样的事情的时候应该站在孩子的角度多加思索一下,引起孩子的这种老师认为的破坏行为的背后到底隐藏着怎样的原因,或者带着和蔼的语气多问孩子们几个“为什么”然后再对孩子的行为作出判断。 二、当幼儿的探究与常规发生矛盾时,教师

4、首先是维护常规。 当幼儿的探究与并不重要或可调整的常规发生矛盾时,教师首先做出的反应是维护常规,制止幼儿的探究活动,或严厉批评,或间接制止。 案例1:一位教师描述这样一件事情:班里一位小男孩经常大惊小怪,而且很有号召力,开展活动的时候经常被他打断,这其实归于他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一次,在课前让孩子们去小便,小男孩一惊呼,孩子们都围了过去,他们这样兴奋怎么能上好活动呢,而且我注意到了他看到的只不过是一只小鳖虫,我把孩子们哄回教室,用严厉的口气把他叫了回来,我的表情很难看,孩子不情愿的离开了小虫,低着头不敢抬眼,一副楚楚可怜的样子,用含着眼泪的双眼看着我 案例2:户外活动的时候,孩子们对蜗牛产生

5、了兴趣,不断的向老师报告自己的发现,该回教室了,教师要求孩子们把蜗牛扔掉可孩子们执意不肯,说了几遍了孩子们还是不肯,他们想把蜗牛带回教室,老师说:“蜗牛喜湿,带到教室时间长了会死的。”孩子们失望的眼神 幼儿的探究意识、探究行为是多么的可贵,作为教师,我们要有双善于发现的眼睛,要主动为幼儿创设探究环境,要给幼儿探究的机会,鼓励幼儿大胆的探究而不是严厉的批评和制止。 三、当幼儿的探究行为与他人不同时,教师的反应是制止。 案例1:户外活动时,大多数幼儿都在进行着各种体育活动,只有几个孩子埋头聚集在墙角,边看边议论着什么,教师不假思索,大声命令:有什么好看的,赶紧过来一起玩滚轮胎,孩子们无可奈何的回到

6、了老师的身边。其实,孩子们看到了蜘蛛网上粘住了一只蚊子,正在蹬腿挣扎,而孩子们正在议论着、探究着 案例2:一天,小朋友发现一只长的很丑陋的肉虫在操场旁的泥土中爬来爬去,本以为孩子们会赶紧的躲开这个丑陋的家伙,可孩子们却很感兴趣,有的用小棍去拨弄它,有的用手指着它,一边仔细看,一边招呼同伴过来看,我心想:“这有什么好看的。”于是善意的诱导:“它长的这么丑,你们想想是玩具好玩还是它好玩啊?还是用玩具练本领吧。”孩子们虽然暂时的回来了,但还是会偷偷的跑去观察 可见,当幼儿的探究行为与他人不同时,教师采取的行动就是盲目的制止,缺乏思考。教师在遇到这种情况时,首先要寻求幼儿的真实动机,要真诚的询问、耐心

7、的倾听和观察,不要打断幼儿的探究思路、制止幼儿的探究,更不要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幼儿,这样才能了解幼儿的真正想法。 在教育实践中,对本园34位教师记录的幼儿自发的探究行为及处理方式的分析表明,教师因不理解幼儿的探究行为而采取批评或间接制止行为的占82%,能基本理解幼儿并支持幼儿探究行为的占18%,其中,最容易受到教师批评和否定的,是在幼儿的探究行为带有一定的破坏性时,其次是幼儿的做法与同伴不同时,再次是幼儿的探究行为与某些常规发生矛盾或与教师的看法不同时。上述事实可见,幼儿的探究和认知需要得不到老师应有的理解、尊重和基本的满足。这就严重影响了孩子们探究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造能力的发展。我们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尝试为幼儿创造一种安全的学习和探究心理环境,教师必须成为幼儿的支持者,了解幼儿的探究意图,并支持、鼓励幼儿大胆的探究、获得有益的经验,促进幼儿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