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语言教学法指导下的大学德语听力教学.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31126 上传时间:2019-01-1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4.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整体语言教学法指导下的大学德语听力教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整体语言教学法指导下的大学德语听力教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整体语言教学法指导下的大学德语听力教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整体语言教学法指导下的大学德语听力教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整体语言教学法指导下的大学德语听力教学.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整体语言教学法指导下的大学德语听力教学 摘要 德语语言的学习和其他语言一样,大致包含“听、说、读、写”四个方面,这四方面紧密相关,不可分割。整体语言教学法正是将语言本身看成一个整体,并注重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而如何在大学德语听力课堂教学中,结合实际情况对该教学法进行合理运用,以求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正是本文探讨和力求解决的问题。 语言作为一种工具,其学习的目的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交流,而德语作为一门“听说难”的语言,如何让学生通过课堂学习能顺利进行人际交流,满足所需则是当前大学德语教学所面临的一大难题。一方面,德语相较英语等其他语言其自身所具有的特点,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增大了运用的

2、难度;另一方面,从教人员的相关教学理论知识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国内长期以来的语言教学大都是将语言学习分解成了“听、说、读、写”等几个部分,甚至细分为语法、词汇等,但实质上,语言的各个方面是相互影响、密不可分的,人为的分离教学会严重影响教学质量,所以,系统探讨整体语言教学法,正确认识如何在德语听力教学中合理应用、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大的意义。 一、整体语言教学法的含义 上世纪80年代起,整体语言教学法(Whole language teaching approach) 在美国语言学家凯.古德曼Kenneth Goodman的倡导下,开始应用于美国的中小学语言教学,并引起教育界的普遍关注。然而关于整

3、体语言教学法的准确定义至今仍无定论,它是一种以学生本位和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的语言教育观念,并在实际运用中遵循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一)语言的整体性原则 在语言教学和应用中,听、说、读、写是不可分割的整体。语言中的词、短语、句子和段落好比一样东西内部的原子和分子。我们可以研究原子和分子的特性,但是,其整体意义总是超过各部分加起来的总和。正如幼儿学习语言总是从听懂身边人所说的完整句子开始,之后进行模仿,并最终可以通过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意思,整个学习语言的过程正是将语言作为了一个整体,而大量事实不断证明,幼儿对语言的自然学习总是成功的。因此,不可将语言肢解成语音、词汇、语法等不同部分进行教学,而应该强

4、调各部分间的互动性及其内在的必然联系。 (二)以学生为中心原则 以学生为中心就是兼顾学生共性和个性的发展,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动机、目的、兴趣、差异等因素。 学生是存在差异的个体,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认真观察学生的种种表现和反应,准确发现各自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有效措施,促进学生的学习,以保证不同的个体都在教育下获得进步。 (三)语言的社会性原则 语言既是个人的,更是社会的。整体语言教学法认为,从内部机制来说,语言受交际需要而驱动;从外部机制来看,语言又受到社会规范的制约。换言之,语言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在现实社会生活中的需要,是要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非为了学习语言而学习。因此,除了要把语言

5、本身看做整体进行教学外,还应有意识地把语言教学的范畴扩大到与学生社会生活相关的方方面面,努力实现语言和文化、社区相结合。 (四)语言发展能力性原则 语言的发展是能力性的,学生拥有学习过程,具有学习动机,掌握学习主动权。也只有当学生真正拥有了使用语言的主动权,语言学习才会有积极性。教学中的教学单元设计应该围绕一定的主题,以提升语言能力为目的进行课堂组织,主题的设定要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其他方面则要围绕该主题展开,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下,对语言的使用有更深刻的感知。 二、 整体语言教学法在大学德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 整体语言教学法的提出,对教师自身的能力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在面对基础不同、能力不同的学

6、习者时,如何能真正做到在整体语言教学法的指导下,因材施教,提高学生整体语言水平,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下面以大学德语听力教学为例进行分析。 (一)听力引入部分 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德语听力课堂引入部分的形式日渐丰富,图片、音频、视频等都被广泛应用。不管是具体哪一种形式,都是在整体上对学生视觉、听觉,甚至触觉的刺激,以求激发学生对德语学习的兴趣。教师在材料选取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现有的语言水平、兴趣、本教学单元主题等。 (二)听写训练部分 大学德语听力教学中,特别是基础阶段,很重要的一个部分就是听写,一方面它是德语专业四级考试的一个重要题型,另一方面,它也是直接检验学生语言水平的有效方法。而学生

7、常常感到听写困难,究其原因,绝大多数情况正是因为学生没能做到从整体上把握篇章,而是机械的一个一个单词听写,自然无法顺利完成,对文章的理解更无从谈起。 (三)听力理解部分 大学德语听力教学的另一组成部分即是听力理解。遵循整体语言教学法的要求,教学过程要注重交际内容,增强德语听力教学的趣味性。所以在听力教学中,特别是基础阶段,可以首先考虑选取趣味性较强、贴近生活的主题,其次,围绕该主题选择听力材料时,也应优先使用表现力更强的材料,特别是目前的大学德语听力教学,越来越强调视听说的统一,听力材料的选择大可不必局限于传统的音频,更多采用适当的视频材料,一方面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对视

8、频的理解能同时调动学生的听觉和视觉,从而降低听力理解的难度。 三、结语 整体语言教学法不是一种简单的语言教学方法和技巧,是涉及到语言本身、语言学习、语言教学等各方面的一整套教育理念。提出了语言技能同步培养,提倡语言教学要以整体为目标,提升学生的语言实际运用能力,在该方法指导下的德语听力教学能使一个主题多角度、多层次的提出,加深学生的认知,使学生能把自身已有的经验和课堂中的教学材料有机结合起来,并且能让学生切身感受到德语学习的实用性,特别是德语专业就业前景并不理想的情况下,能让学生通过对语言实用性的感受,认识到即便是今后的职业选择与德语无关,也能享受到多掌握一门语言技巧而带来的益处。但同时,教师还应看到该方法可能存在的不足,随着教学的不断深入,在各个教学单元主题选择时,会越来越多的涉及到趣味性不强的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