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策探讨.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31221 上传时间:2019-01-1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4.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策探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策探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策探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策探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策探讨.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策探讨 摘要 近年来,“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成为我国高职人才的基本模式。这种模式的转变必然给高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冲击。本文试图从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现状出发,提出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下进一步改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的相关对策。 Countermeasures of Vocational Students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New Training Model CHEN Yiwei (Jiangxi Vocational &

2、Technical College of Electricity, Nanchang, Jiangxi 330032)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extensive research has been conducted on the talent cultivation mode ofcombining work and study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n China. 15morePracticalandflexible. However, it has also brought a new challenge to the

3、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his paper wants to put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on how to carry out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under the talent cultivation. Key wordscombining work and study;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effectiveness 1 高职学生的

4、各方面情况分析 高职学生与普通本科生相比,无论是在文化基础,心理特征和思想道德方面都有其特殊性。科学地分析高职学生的现状,对于确定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和方法有重要意义。 1.1 生源构成及文化基础状况 目前我国高职生源主要有三个来源:一是统招录取的普通高中毕业生;二是参加高考录取的“三校”(即中专、技校、职业高中)生;三是初中应届毕业生组成的五年一贯制学生,这部分人数也较少。目前我国高职学生的生源构成相对复杂,类型较多样,文化层次相对较低。以2011年江西省为例,普通高考总分为750分,但高职院校录取最低控制线分别为理工科200分,文史类260分。除了几所本科高校附属的高职录取分数相对高

5、一些外,其余高职院校录取分数都不高,后来由于投档人数严重不足,为数不少的高职院校被迫降到170和230分,民办高校的直降到140分和200分。而今年的本科分数最低控制线分别为:三本373、418;二本474、484;一本531、532。五年一贯制生源就更加不理想。这种现象在外省也类似。高职生源的文化基础之薄弱,学习态度的不足必然会影响到学生的思想品德、心理素质等诸多方面,导致高职学生总体层次不高。 1.2 思想道德状况 当代高职学生思想道德状况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但通过实际接触和日常学生管理,我们也发现这个群体的思想道德状况也存在一些不和谐之音:部分学生尤其是理工类专业学生政治认识相对模

6、糊,对两个必然规律表示怀疑;面对党内的腐败现象和政府工作人员的一些违法行为,部分学生怀疑党的先进性和执政的合法性;受市场经济负面效应的影响,一些学生在人生价值选择方面过于强调个人的权利、重物质实惠轻理想追求,在涉及评奖、评先、入党等中,功利主义态度明显,重等价交换轻无私奉献;在日常行为中,不少学生社会公德规范遵守不够,校园内经常可见各种不文明礼貌现象。 1.3 心理健康状况 受其生理发展阶段和成长环境、文化基础影响,高职学生的心理特征带有明显的矛盾特征:他们自主意识较强,想早点脱离家庭和学校,但是,自我意识和自我定位不准,抗干扰能力差,心理免疫力相对薄弱;职业规划不明确,面对毕业的临近,容易产

7、生抑郁、焦虑、困惑等心理问题。 2 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分析 2.1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高职院校的整体工作中得不到重视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于高职院校的长远发展和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但是,事实上,不少高职院校片面理解应用型人才的要求,过分强化了教育的功利性,主张把人仅仅培养成为社会急需的、有一技之长的、能干活的“工具”,更多地注重对学生专业知识的教育。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于学校的整体工作而言,只是服务于维持当前学校稳定,管理者习惯于用日常管理代替思想政治教育,没有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学生全面发展的根本性意义。 2.2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投入不够 一般而言,高职院校普遍对思想政

8、治教育工作不够重视,投入不足。一是资金投入不足。受高职院校整体办学经费影响,再加上本身重视不够,学校对于思想政治工作发展的资金安排是能省就省,对党、团、辅导员一条线的工作待遇不重视,一些必要的物质手段和人员配备也不配备。二是时间和精力投入不够。一些高职院校更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或者说学生在技能层面与企业的尽快对接,专业课倍受重视,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渠道之一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设立更多地只是为了应付上级的规定,课程计划被随意缩减,经常是数百人一堂课,效果可想而知。 2.3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教育方法相对简单化、机械化 由于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功利化的理解,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自身素质的原因,

9、教育者对高职学生的主体性地位认识不够,存在机械化和简单化的倾向:有的人没有从高职学生和高职院校的特殊性出发,没有注意到高职学生生源构成复杂、文化素质偏低、自卑失落、自律能力偏弱、重实践技能轻理论说教等特点,机械地套用一成不变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有些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形式主义和表面化现象严重,经常是为了应付检查评比,发号召、造声势,缺乏对高职学生进行深入细致、有针对性的思想教育工作。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上,片面讲求表面效率,忽视教育实效,合班上课,不分对象地无的放矢。 2.4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本身素质有等于进一步提高 受各种原因影响,目前高职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者队伍良莠不齐,一些先进的教育理念得不到贯彻,一些科学的方法与技巧得不到发挥。少数人对学生工作缺乏热情,投入不够,教育观念陈旧,知识结构单一;一些人自身综合素质不高,对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工作理念认识不够,过于讲究“师道尊严”,不关心学生,不尊重学生,不了解学生,在工作实践中得不到学生的共鸣和认可。尤其是辅导员队伍建设存在很大的问题。目前江西省内高职的辅导员有许多是外聘的,普遍存在职称偏低、学历不高、专业知识不协调和责任心不强等问题。 3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