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师生“双主体”互动教学模式的研究.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31387 上传时间:2019-01-1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5.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时代师生“双主体”互动教学模式的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新时代师生“双主体”互动教学模式的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新时代师生“双主体”互动教学模式的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时代师生“双主体”互动教学模式的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时代师生“双主体”互动教学模式的研究.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新时代师生“双主体”互动教学模式的研究 摘 要: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以单向灌输为基本方式的大学课堂已无法满足我国人才技术培养需要,高校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势在必行。推动教学模式改革,推行“双主体”教学模式,有助于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所谓“双主体”指学生和教师均为教学主体,核心是“参与”、“互动”和“发展”,这个核心点是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灵魂,也是连接理论和实践的关键。如今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是以教材和教师的单向讲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侧重学科本身固有的知识,而对于知识如何得来,以及如何在实际生活中充分运用,学生往往持从不过问的态度。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大学生就业面临

2、严峻挑战。通过市场调查发现,大学毕业生想找到合适自己的工作岗位难,而许多用人单位聘用到符合自己要求的人才难。他们首先要转变教学观念,以及改革教学方法,推行“双主体”教学模式,提高高校教学质量。 一、高校课堂教学方式方法的调查分析 笔者对苏北一所本科院校的课堂教学方式进行调查,本次调查主要针对学校的公共管理类专业。通过随班听课、征询教师、学生问卷、模拟新型课堂等方式,初步得到以下调查结果: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涉及的主要是知识传播及智力发展,对知识形成过程及运用涉及比较少,最重要的一点是这些知识都是以教师单方面灌输为教学基本方式,而要求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解决实际问题的不多。在与专业教师的交流过程中发

3、现由于教学课程课时的限制,学生在课堂上自由思考的时间不多,教学课程中要立足中心位置,重点是讲解课本内容和机械演练。教学方式通篇一律采取多媒体教学,学生大多被动接受。而课程考试侧重就是知识概念的识记,从根本上讲,高校公共管理类专业仍然属于传统教学模式。 调查结论分析:传统教学课堂中教师往往占据主导地位,过于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以教师为中心,侧重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接受能力,而不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学生已经习惯被动接受知识,导致学生没有形成自己独立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习惯用以往解决的方式生搬硬套以寻求解决方式,当问题难度较大且没有以往解决案例时,往往会出现自信心

4、不足的现象。 二、对高校课堂改革的目标和必要性 高等教育学习过程中,学生获取知识最基本的途径是通过课堂教师知识的传授,因此课堂教学在培养学生能力方面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不利于当今人才市场对人才的需要,不利于学生心理全面健康地发展。传统教学模式在高校课堂教学中,特别在公共管理类专业中仍占据主导地位,因此必须推动教学改革。 三、“双主体”互动教学模式的基本特征 (一)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合作拍档。 教师要具备多学科丰富的渊博知识,不仅要对学科知识具有深刻认知,而且要对学科知识的探索方法有系统把握,为学习过程中的学生指明方向,起到导向作用。教师要有积极的创新品质,在给学生传授知

5、识和学生学习讨论的过程中可以积极地采纳学生的见解,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因此,要多鼓励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发挥个性和特色,使高校课堂真正成为充满活力的舞台。 (二)以学生为学习主体,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 学生应该成为课堂主体,首先必须具有主体特征。但在此之前,中国式教育下的学生对学习在某种程度上已具有依赖性,要真正成为课堂主体还要一个过程。对于大学生来说,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以学生为学习主体的教学模式,可以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愿意学习、需要学习、学会学习,逐步在学习中由被动、依赖的角色转为主动,所以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展学生思维显得尤为重要,使学生具备组织和表达的能力。积

6、极提倡案例教学和研究性学习,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究的能力。考试模式应多元化,如网上考试、论文考试等都可以作为考核学生的指标,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空间。 四、“双主体”模式课堂建设基本思路与途径 上世纪末期,叶澜教授在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一文中提出这样的观点:“课堂教学蕴含巨大的生命活力,只有师生的生命活力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发挥,才能真正有助于新人培养和教师成长,课堂上才有真正的生活。”为了恢复课堂生命力,“双主体”互动教学模式要求他们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平等的对话关系,可以共同思考、共同探究、相互合作、彼此争辩、畅所欲言,呈现出一种平衡感。在推进“双主体”互动教学模式、推进创新课堂建设中,要把

7、握以下三方面内容。 (一)以人为本思想为主导的课堂教学理念。 教育观念的变革是先导。教育观念是一切教学行为的灵魂,有什么样的教育观念,必然会导致什么样的教学行为。因此,课堂教学观念的改变必然对课堂创新改革有导向作用。传统课堂教学以知识传授为中心,教师的任务是正确传授知识,使学生获得较好的考试成绩以便顺利升学或毕业。在这种观念的指导下,教师自然而然地成为课堂教学传授的主导者,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教学过程是“知识的流水线”,既忽视教师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多种需要和潜在能力,又忽视教师与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多种形式的交互作用和创造力。因此,以“双主体”互动模式创新课堂教学,首先要确立以人为本思想为主导

8、的教学理念,把教育者的发展本身作为目标,把育人当做教育者的理性追求和教学实践的动力之源,让学习成为学生实现自我价值的追求,而不是一种沉重的负担。 (二)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和合笔者。 教师和学生是课堂教学中具有主观能动性的、既对立又合作的两个主体,两者在课堂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显得尤为重要。传统教学课堂中,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课堂中占据主导地位。学生并没有成为学习主体,而是一个个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学习独立性、主动性没有得到发挥。“双主体”模式的核心是确立以学生为中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合笔者和促进者这样一种新型师生关系。 当教师转变角色,成为教学中帮助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合笔

9、者和促进者时,并不意味着学生自然而然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成为学习的主动参与对象而发挥主体作用。学生要成为课堂的主体,首先必须具有主体性,但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已经形成一定的依赖性,突出“双主体”模式课堂教学的主体地位需要一个过程。教师要激发学生对学习的自主、自立、自强意识,在课堂上创造轻松的心理环境,使学生在课堂上获得一种心理自由,感受到一种承认和尊重。 (三)创造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 教学环境是教育实现很重要的因素。教师作为知识的拥有者和权威人士,居高临下地讲解,学生作为忠实的听众,去倾听、接受、记忆这些现成的知识,不倡导彰显个性,不允许提出异议。在这样的课堂上,自然难以产生求知的好奇和探索的学习

10、氛围。因此,在教学上形成合作,在心理上产生相容,使整个课堂成为学生自主的、积极主动的课堂。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闪光点,多进行鼓励性评价,注重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使教学呈现出灵活性、多样性。美国里德利和沃尔瑟在他们合著的自主课堂一书中,提出学生在课堂上有五种需求:情绪安全感、趣味性、自信、归属感、权利和自由。他们还详细论述实现学生需求的具体策略,指出教师只有尽力满足学生的情感、动机需求,才有可能打造积极的课堂环境。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建“双主体”教学模式并非立竿见影的事情,它的实现需要从社会到学校、从领导到教师、从教师到学生,各方面相互配合,同时是一个从认知到实践的过程。“双主体”教学模式是一个具有现实和未来意义的课堂模式,是时代赋予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任务,不应停留在理论基础上,应如“春潮带雨”般创出教育灿烂的春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