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篮球教学注入游戏的策略.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31758 上传时间:2019-01-1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体育篮球教学注入游戏的策略.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小学体育篮球教学注入游戏的策略.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小学体育篮球教学注入游戏的策略.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体育篮球教学注入游戏的策略.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体育篮球教学注入游戏的策略.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小学体育篮球教学注入游戏的策略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类的身体素质明显下滑,篮球运动作为一项全能运动,可以有效的提高打球者的身体素质,小学生处在成长的黄金阶段,加强锻炼是不可或缺的,本文在结合小学生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的基础之上,探究在篮球教学中注入游戏模式,为篮球教学提供理论参考。 体育运动是一个艰苦枯燥的过程,篮球训练更能显著体现这一点,从基本规则到动作技巧的学习,充满了枯燥与乏味,并且还伴随着劳累和汗水,而小学生思想价值观念还不成熟,面对枯燥的篮球课程势必会产生厌倦心理,因此为了改变这一理念,就要将游戏注入进篮球教学当中。 1 小学体育篮球教学引入游戏模式的价值探讨 首先,与枯燥乏味的篮球课程

2、相比,游戏更能吸引广大小学生的兴趣,因此在篮球运动中加入游戏可以让小学生保持对于篮球的热情,不会因为累和无聊轻易放弃。其次,对于篮球运动来说,团队协作尤为重要,然而许多从事篮球教育的机构只是单单传授学生技巧,强化学生体能,这样很容易使得篮球这一团队游戏变为个人游戏,但是小学生玩游戏的过程中非常重视团队之间的合作,将游戏注入篮球教学,可以弥补传统篮球教学的不足。最后,引入游戏教学对小学生智力水平的提高也有一定的帮助,对于篮球比赛来讲,团队的较量中必然要发挥集体的智慧,每个球员都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来考虑队员之间的协调性,选择最优的战术,并且在比赛结束之后,还要对比赛过程进行总结,这对于小学生的智力发

3、展是有极大帮助的,虽然并不明显,但是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 2 小学体育篮球教学引入游戏的设计原则 如果要将游戏作为一种教学方式引入篮球教学过程中,那么对于游戏的设计就尤为重要,对于篮球教学而言,必须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分别是安全性、适宜性、针对性。 2.1 安全性 不论从事何种运动或者采用何种教学方式,安全总是第一要素。在篮球教学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快速奔跑、身体碰撞、快速停步等动作,这些动作在紧张的比赛中很容易导致小学生摔倒受伤。因此,教师在设计游戏时,一定要注意游戏的安全性,将危险发生的概率尽可能的降到最低。 2.2 适宜性 游戏的设计除了要考虑安全性、趣味性之外,还要注意参与游戏的主体

4、。就好像不会让老人去玩射击类的游戏一样,小学生的篮球游戏不能和成人的篮球相等同,必须要考虑到小学生的特点,例如年级小、体能不足等。在设计过程中,一定要根据不同学生的特征和能力来对游戏进行设计,不能出现超过小学生承受负荷的现象。 2.3 针对性 游戏教学只是辅助教育的一个手段,在设计过程中决不能出现以游戏为主教学为辅的现象,不能忽视篮球教学的主体。因此,在设计游戏时,要以传授篮球技巧、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以学生为中心,将趣味性、安全性等特性有机的结合起来。 3 小学体育篮球教学注入游戏的策略 在小学体育篮球教学中注入游戏这一要素,是必要的,也是有意义的,但是在实际过程中,还必须要根据小学生的实际

5、情况选择合理的策略,达到让学生锻炼身体的目的,具体策略有以下几点 3.1 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要设计以提高体能为目的的游戏 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年龄小,体力差是制约其篮球运动的根。因此,针对低年级的学生,要围绕提升体能这个目标开展训练课程。例如在训练过程中让学生跟着歌曲的节奏进行相关的动作,完成任务后将球传给另一人,并不断重复这一过程。另外,还可以仿照NBA三分球比拼中的定点投篮设计游戏,让学生在不同的点上进行投篮比赛,最先完成指标的人获胜,输的一方可以施以俯卧撑作为惩罚,这样不仅可以提高篮球技术,也可以有效地增强体能。 3.2 对于中等年级的学生要设计以掌握篮球技能为目的的游戏 相较于低年级的

6、学生,中年级的学生体能已经基本满足训练要求,此时就要加强对其篮球技巧的训练,包括运球、带球、传球等。针对这类学生,可以采用比赛模拟、多人竞争的游戏模式,让学生在竞技中熟练掌握篮球的技巧。此外,在训练结束后,让学生们对比赛做总结,这样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篮球技术,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增强他们的团队精神。 3.3 对于高年级的学生要设计以培养球感球性为目的的游戏 高年级的学生体力基本足够、技巧基本掌握,此时就要让其熟能生巧,培养出自身的球感和球性,形成对篮球运动的内在产生兴趣,对于球感球性的训练需要结合具体的个体或团?w游戏之中。因此,这一阶段的游戏要坚持以“娱乐玩耍”为主,在课前活动准备阶段、课堂进行过程中和课后三个阶段均要保证“娱乐玩耍”的性质。但是要注意,此处的玩耍并非是真正的放任学生去玩,而是要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强化其对于篮球的内在兴趣、培养其独特的球感和球性,进一步强化其团队合作意识。 4 结语 综合来看,在小学体育篮球教学中注入游戏这一要素,对小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能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在正确的游戏设计原则和策略的引导下,小学生的体能和篮球技巧也得到了质的提高。 (叶伟文(1984-),男,广东惠阳人,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淡水第三小学,体育一级,从事体育教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