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教学方法的探索.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31852 上传时间:2019-01-1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教学方法的探索.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教学方法的探索.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教学方法的探索.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教学方法的探索.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教学方法的探索.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教学方法的探索 随着现代化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也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积极寻找、努力拓宽教学思路,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学习,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信息技术课堂注入新的活力。文章主要从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教学必要性着手,对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的具体方法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进入21世纪后,信息处理、传输、获取与应用能力已经成为人们基本技能,是一种文化水平的标志。信息技术的运用作为面向现代化、未来的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积极探索、创新教学思路,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知识,促进学生全方位发展,为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注入新的活力。 1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必要性

2、对于教师而言,在教学过程中不仅是为了更好的完成教育教学任务,还需通过各种教学方式来带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同时,找准教学切入点,将主动权交给学生,精心设计教学策略,按照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学方式,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创造能力与思维能力。同时根据学生实情,有利于合理调整教学时间,借助已有教学资源,方便学生记忆,巩固学生掌握的知识。 2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的具体方法 2.1改变教学模式,培养创新思维 所谓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教人以渔,终身受用无穷。某生物学家曾说过“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由此可见,在教学过程中

3、,教师必须以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智力为切入点,探索学生的学习规律,教会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方法。而在知识更新快速的今天,传统的满堂灌中枯燥、单一的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学习的需求,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更不能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将“教学”转变成“学教学”,将学习主动权教给学生,按照学生在学习中发现的问题与困难进行教学,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已的潜能,充分展示自我。例如在学习计算机画图这一内容时,可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让学生自由发挥想象力,设计想象作品,通过画图工具来描绘自已喜欢的图画,慢慢摸索出图画工具使用方式。如果在画图过程中,学生发现学习问题,教

4、师必须适当加以指导,将绘画出的成果展示出来,并通过评选方式选出作品,借助“探求新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交流总结”的环节,鼓励学生主动学习,从容培养学生创造能力与思维能力。 2.2创设游戏情景,激发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好老师,是开启学生积极思维、探索追求知识的主要手段。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过程中,应善于引导、培养学生发现、观察与思考的能力,按照学生的心理特点来挖掘科学教材知识内在的乐趣,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精心设计教学课件,导入新课中,通过教学中的动画、文字、图片、声音和表格,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在学习键盘指法这一内容时,由于指法学习十分枯燥,如果教师一上课就直接讲解手指摆放要求与指法要点,

5、学生就会感到厌烦,而教师转变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创设游戏情景,先让学生玩金山打字游戏,通过比赛决定谁的成绩好,然后在利用大老鼠游戏来练习指法,这时教师在适当插入指法练习内容,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后,学生就能够轻松自如掌握教学内容了,不仅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还可促使学生主动学习计算机知识。 2.3针对差异,因材施教 学生年龄不同,在知识基础和接受能力上也会有所不同,尤其是性格特点也不一样,如果不注意?W生信息技能的差异,将不利于学生信息技能个性化发展,无法有效组织课堂教学。因此,针对差异,因材施教,充分调动各个层次的学生学习积极性,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让他们在各自认识水平上有所提升。例如在学

6、习制作表格这一内容时,要求每一位学生都要掌握插入表格、调整表格、在单元格中输入数据和修改单元格中的错误数据等幻方制作方法。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将学生进行分组,尽可能缩小学生个体之间的距离,从而实现学生信息技能的提升。 2.4精讲多练,实践并举 计算机作为实践性与操作性较强的学科,为了提升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教师应坚持“理论+实践”原则,让学生快速理解理论知识,确保学生有足够时间去实践所学的理论知识,延伸学习知识面,让学生通过亲自动手操作,培养学生应用计算机能力。例如在学习Windows操作基础这一内容时,讲解文件夹创建过程中,教师根据操作步骤文件新建文件夹,借助转换输入法,通过计算机投影仪模仿示范方式,让学生跟着自己示范动作,将鼠标移到新建文件夹,点击右键选择重命名输入文件夹的名字点击确定,这样学生就会在实践操作过程中,深刻理解本次教学内容,巩固学生掌握的知识。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计算机教学中,教师想要寻求有效的信息技术教育教学方法,必须结合学生实情,针对差异,进行因材施教;不断改变、创新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与思维能力;注重精讲多聊,实践并举方式,让学生通过亲自实践操作,培养学生应用计算机能力;同时可创设游戏情景,适当导入新课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热情,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