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现代生物科技知识的策略.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32057 上传时间:2019-01-1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4.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现代生物科技知识的策略.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现代生物科技知识的策略.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现代生物科技知识的策略.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现代生物科技知识的策略.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现代生物科技知识的策略.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现代生物科技知识的策略 摘要生物学科蕴含着丰富的科学技术资源,深入发掘这些资源,有利于从科学技术的角度思考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关注生物技术的伦理问题等等。那么,如何在教学中融入现代生物科技知识呢?本文就以高中人教版(必修)为对象来探讨如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现代生物科技知识。 1在课堂教学中渗透 1.1教学目标上渗透 虽然新课标提出要注重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但在实际的课堂设计和教学过程中,许多生物教师却有意无意地忽视了对学生进行现代生物科技教育。因此,作为生物教师,只要根据生物课教学的实际要求去关注现代生物技术的最新发展状况以及广泛地收集相关的资料和信

2、息。就一定可以找到现代生物科技教育的特征及其策略,构建一个渗透着现代生物科技教育目标的教学目标体系。 案例1绪论一节中现代生物科技知识的渗透。 知识目标:了解生物科学知识在生活、生产、科学技术发展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应用;了解生物科学和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成就以及研究生物科技的方法;了解生物学的发展特点和发展方向。 能力目标:通过对现代生物科技知识的探讨来增强学生的科学意识和科学素养;通过对生物科技发展的讨论,培养学生收集、处理和表达信息的能力;熟悉采集和处理进行生物科技实验的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认识生物科学的价值,养成质疑、创新及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认识生物

3、科学和技术的性质,能正确理解科学、技术、社会之间的关系;在生物科技发展过程的讨论中,激发学习生物科学的兴趣。 案例分析:该案例课程通过在具体目标中的知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力三个维度渗透生物科技知识,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指明了方向。 1.2教学内容上渗透 我国生物新课标增设了“现代生物科技专题”这一选修模块,以专题形式介绍现代生命科学和技术如基因工程、细胞工程以及生物技术这些重要领域的研究情况、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等科普性知识。任课教师在备课时需认真解读课程目标,厘清教材脉络,挖掘教材本身蕴含的的现代生物科技资源。下表是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2004,必修)中有关现代生物科技知识的内容

4、: 从上表中可以发现,新版必修教材中己经渗透了一些现代生物科技知识,但主要是以课外阅读等内容的形式出现而且很多内容滞后于学科本身的发展。例如:“神六”早已经载人航空成功了,书本上却还在介绍“神五”。这就要求我们生物教师在课堂中适时加以渗透。例如讲述育种时,经过广泛收集资料,笔者发现,至少有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单倍体育种、多倍体育种、细胞核移植育种和基因工程育种等六种育种方法,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将现代科技内容一一现代育种方法渗透在教学过程中,既避免了传统说教到弊端,又讲述了科技知识。让学生受益匪浅。 1.3教学评价上渗透 教学评价作为促进教学的一个重要手段,它贯穿于高中生物学教学的一个环节,通过

5、教学评价,教师可以很直观地考察学生是否达到了相应的教学目标。在平时的课堂练习或者考核中,我们可以选择体现现代生物科技最新发展前景的试题来考察学生的科学能力和科学思维。 案例2:试管婴儿试管苗克隆羊,以上可以说是现代生物科技的杰出成果,它们诞生所依据的生物学原理最接近的是() A.B.C.D. 评析:试题看似只是考察了学生对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概念的掌握情况,实际上却实现了生物知识和现代生物科技创新的有机渗透,可以很好地考察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运用生物科学史来渗透 一部生物学的发展历史,就是一部生物科技知识不断吐故纳新的历史。因此,在生物教学中巧妙地渗透生物学史的内容,让学生从前人设计实验

6、的过程中学到科学的研究方法,体会到科学研究的艰辛和科学家追求真理的自强不息的精神而对科学产生兴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和创造能力。例如,在讲授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定律这一节时,可以结合孟德尔研究遗传规律历史过程来渗透生物科技方面的知识:前人在研究遗传规律时,是把整个亲本的所有性状作为考察对象,而孟德尔另辟蹊径:在杂乱无章的数据中,采用数学统计分析的方法。他首先观察研究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表现,然后逐渐增加相对性状对数。这种单因子分析,排除其它因素的干扰,利于观察研究。经长达八年的勤奋努力,终于发现了基因的分裂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结合孟德尔遗传规律来讲述这段史实,启示了我们的学生:正确的思路是我们进

7、行科学研究取得成果的必要条件。 3以“课外活动”形式渗透 日新月异的现代生物技术已被广泛地运用于人类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如基因治癌、有害生物的防治、生物制药、生态工程技术等,我们可以拓宽教学的空间,将现代生物科技知识教学延伸到课外。例如,现在出版了许多关于科技知识的科普读物,如科技大全、创世纪的第八天、万物简史、生活是什么、中学生物学、生物学通报等等,教师可以从众多期刊杂志中挑选一些适合于学生的知识来和学生分享,让学生及时了解一些生物科技动态,激发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兴趣。由于现代生物技术对设备的要求较高,高中受学校经济、技术等限制没有适应现代生物技术的设备,可以采用借助科研单位、大专院校的技术设备开展一些基本的实验。除正常的科技课堂教育外,各种科技社团、兴趣小组活动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作为现代生物科技活动的有益补充。 4小结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现代生物科技知识,既避免了传统说教的弊端,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提高了教师教学水平和教研能力。作为现代科技教育的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不断提升自身的知识水平和结构,以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要积极接触最新的科技成果,关注现代生物科技以及相关科技知识的发展,广泛收集现代科技发展的信息,并结合教学内容对信息进行整合、适时加以渗透,从而帮助他们形成合理而又健全的科学观,领悟出生命科学的发展前景和巨大魅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