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中的“数学建模”教学探索.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32062 上传时间:2019-01-1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中的“数学建模”教学探索.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小学数学中的“数学建模”教学探索.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小学数学中的“数学建模”教学探索.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中的“数学建模”教学探索.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中的“数学建模”教学探索.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小学数学中的“数学建模”教学探索 新课程标准要求小学数学教学者和研究者将教学模式创新的重点更多的放在了解学生的基本诉求、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养成数学思维思考问题的习惯。本文从小学数学的“数学建模”角度出发,探寻“数学建模”的基本内涵和教学作用,并结合教学实践探究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建模”实施的具体策略,为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创新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 1小学数学中“数学建模”的基本含义 小学数学中的“数学建模”主要指用数学模型的形式向学生呈现所学数学概念、数学知识、数学公式,使抽象复杂的数学现象、数学问题变得具体化、直接化、形象化。这种教学模式符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类型主要以

2、具体形象性思维为主,数学建模教学方法符合小学生思维的具体形象性和联想好奇性,学生可以根据已知的实际模型与头脑中建构的模型进行对比,在满足学生好奇心的同时促进小学生数学思维的形成。 2小学数学中“数学建模”的主要构成内容 首先,小学数学中“数字、代数”是数学建模的基础组成部分,小学数学学习初期会运用单个的“数字”表示构成事物的总量,而运用建立模型的形式可以将数字变得具体化。例如数字“3”可以用3个单位事物量表示,使数学数字转化成数学模型量,在学生头脑中建立数字量的概念。其次,有关数学符号的学习也是数学建模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数学符号有助于数学建模建立过程中运用数学化的语言、定式表示出小学数学学

3、习中需要掌握的学习内容。例如小学阶段高年级学生已经对数学学习有了基本的认识,可以运用字母等形式表示已知或未知的数字,例如X的代数表示等。最后,数的组成和计算也是数学建模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数的组成和计算内容是小学阶段学生数学学习的主要内容。例如数学中代数的加减法,十以内的加减法等都可以运用数学建模进行建构与教学,可以使学生在学习计算的过程中建立固有的数学模型,并将运算法则熟记,以便更好的应用于实际生活中数学问题的解决。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建模”教学方法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目标的设定缺乏针对性 小学数学建模目标的设定存在片面性和目标倾向不明确,存在笼统性。例如小学数学“集合”的教学内容,在

4、随堂实践听课中发现,教师将教学目标设定为了解交、并集的构成。这样设定的教学目标并没有体现出“建模”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表现出教学目标设计的笼统性,缺乏有效的针对性。针对“数学建模”教学方法中教学目标设计应将学生建模的构建意识培养融入到教学目标设计中,使评课者、听课者可以一目了然的知晓本节数学课所运用的教学方法,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创新性和亮点性。 2课堂教学环节缺乏多样性、丰富性 通过教学实践观察和具体调查结果研究发现,运用数学建模教学方法开展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倾向于将教学环节简单化设计,这样的设计在课堂中学生的反馈积极性较低,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不能满足小学阶段学生好胜的好奇心和探

5、索欲,背离了运用“数学建模”教学方法开展教学的初衷。例如“位置”较复杂的数学内容学习中,教师运用数学建模使学生通过教师的讲解、举例建立位置模型,并通过数字的不同组合,将图形应用其中,使学生直观、具体的了解位置的基本构成,这样的教学环节设计要优于教师运用数学建模教学方法简单的将数学位置概念进行建构,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在头脑中臆想出具体位置的构成。 三、如何将“数学建模”教学方法应用到教学实践中 1全面有针对性地选取适宜的教学内容 小学数学建模教?W方法经过教学实践的检验对有效开展数学教学有重要的教学意义,但是小学阶段数学教学内容中不是所有内容都适宜运用“数学建模”教学方法开展教学。所以,小学数

6、学教师要注意对教学内容进行筛选,选取针对性较强且适宜运用该教学方法的数学内容开展教学,使教学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轴对称图形的移动教学则较适宜运用“数学建模”教学方法开展教学,教师可以将不同的二维图形呈现给学生,以一条直线为对称中线将其进行旋转、翻折使其产生“轴对称”的效果,同时教师运用字母或数字的形式标记翻折前与翻折后图形的对应点,使学生通过教师的演示在头脑中建立与之相关的图形翻折过程,形成数学思维建模,提升数学课堂教学质量水平。 2教学环节设计要注意科学性、合理化 教学环节的设计科学性和合理化是运用“数学建模”教学方法开展数学教学成功与否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例如在“角”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将小学生感兴趣的生活元素融入数学建模教学中,比如动画片中的皇宫建筑蕴含着不同“角”的构成,并带领学生将“直角、钝角、锐角”概念与不同形状的图形相结合并运用到实际数学设计中,设计出自己的城堡,调动学生学习复杂数学内容的主动性,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进而提升数学教学效果和水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