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情境的创设.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32423 上传时间:2019-01-1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情境的创设.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情境的创设.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情境的创设.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情境的创设.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情境的创设.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情境的创设 “创设情境”是数学教学中常用的一种策略,它有利于解决数学的抽象性和小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的矛盾。有效的教学情境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为学生设计的,情境要为学生提供全面、清晰的、与本课内容有关信息,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进行学习,有利于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一、问题情境的创设 如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我让学生凭已有的知识说出一些是3的倍数的数,然后把其中这些多位数的各个数位上数字交换位置。如123132213231321 312。让学生检验交换后的各数还是不是3的倍数,学生会惊奇地发现奇怪?交换后的各数仍是3的倍数?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呢?这里有什么奥秘?一石

2、激起千层浪,学生的兴奋点转移到教师提供的新知背景中。学生的认知产生了冲突,形成认知结构上的“不平衡”,造成心理上的悬念。教师进行启发,引导学生主动深入地进行探究,并从相互联系中归纳“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学生思考后得出了正确结论。这不仅促进了学生认知的深化,而且还发掘了学生的认知潜能,促进了学生思维的主动发展。 二、合作情境的创设 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互动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中,创设合作情境,营造和谐轻松的教学氛围,有利于师生间、生生间的情感和信息交流,有利于学生思维的撞击和智慧火花的进发,能够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在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时,学生

3、易受思维定势的影响,只要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就用底乘高,而不管二者是否对应。因为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的底和高是相互对应的。课堂上师生、生生间的互动,始终洋溢着民主、活跃的气氛,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与学生共同体验探究过程,共同分享动态生成的结果,通过合作学习及组际交流,学生不仅找到了此题的正确答案,而且使自己的思维在多层面多方向上大大提高。 三、辩论情境的创设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为学生创设辩论情境,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围绕教学目标展开辩论,不仅可以形成民主、平等、宽松的氛围,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积极性,而且有利于学生间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如教学“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度”时,

4、我是这样创设矛盾、引导学生辩论的一开始教师在黑板上画了两个大小与形状有明显差异的三角形,请同学们判断哪个三角形面积大。此问题学生很容易回答,当学生作出判断后,教师再提出第二个问题,哪个三角形的内角和大呢?有些学生脱口而出“那个大的三角形的内角和较大。”也有学生说“一样大”。可谁也说服不了谁,学生因不同的见解而引发激烈的争论。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到底谁的判断正确呢?每个学生都急于找到正确答案。这时,我让学生把两个三角形拼摆一下,结果都构成一个平角,都是180度。在实证面前教师不用多说,因为每个学生心里都已有了结论。这种人人积极思考的氛围,应该是数学教学过程所期望的。学生只有通过自己亲身参与教学活动

5、,才能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达到发展思维的目的。 四、操作情境的创设 课堂教学活动强调外显活动与内隐活动的结合。教师应根据小学生认知特点和数学知识本身特点,有意识地设置学生动手操作情境,使课堂处于一种积极探索的活跃状态。如教学“怎样求三角形的面积”内容时,我发给每位学生一个学具包,让学生自由结合进行探索。于是,有的独立研究,有的同桌讨论,有的几个人组合,一个生动活泼的学习局面形成了。教师启发学生今天我们来当一回数学家,看谁用更多的方法发现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全体学生焕发出极大的参与热情,有的用三角形折一折,移一移,画一画;有的选出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分别拼一拼;还有的用正方形、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等分一分通过不同角度,不同手段,不同方法,达到同一个目的发现并推导出三角形面积公式。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手脑并用,发现和解决了问题,经历了获取知识的过程,尝到了探求知识的乐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