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方法.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32559 上传时间:2019-01-1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4.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程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方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新课程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方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新课程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方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课程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方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程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方法.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新课程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方法 【摘要】语文教学的任务之一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是提高学生理解、积累书面语言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是听、说、读、写四项训练中的重要一环。从宏观而言,阅读和写作一样是没有“定法”的,但从微观来讲,学生阅读文章也和作文起步一样,又确实有“法”可依.需要教师通过启发、诱导。因此,重视引导和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一些阅读方法是十分重要的。 阅读教学是小学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其阅读能力也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写作水平,因此,作为教师应将学生的个性特征发展与阅读教学内容相结合,构建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教学环境,引导学生自主阅读,从而提高其综合素质,循序渐进,

2、培养学生养成阅读的好习惯,同时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诱导学生探究、总结阅读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而让阅读教学产生一个质的变化。 一、新课标中对高年级段的阅读提出了这些要求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由于提前向学生布置了预习作业,所以一般来说,学生在第一课时的时候,基本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高年级学生经过中年级的训练后,课堂中需要边读边思考的段落一般都能自觉采用默读形式,并且默读的速度在不断提高。 3.能借助词典阅读,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一般来说,高年级段的课文中的词语不单独拎出来解

3、释,而是放在课文中,根据上下文的意思来理解,或者通过词语辨析来品味词语的准确含义、用词的精当。 4.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内涵,体会其表达效果。 5.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在高年级的阅读教学中,逐步渗透文章表达顺序和写作方法的指导,能以一篇课文作为范例来指导学生的习作。 6.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 7.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

4、,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 8.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9.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体会顿号与逗号、分号与句号的不同用法。 10.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 11.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扩展自己的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 二、下面就结合具体的教学实例谈一下我在新课标理念导引下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的一些初步探索 1.设境激趣,导入新课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要想使学生上好课,就得千方百计点燃学生心灵上的兴趣之火。”因此导

5、课这一环节的激趣显得尤为重要。根据课文内容的需要,教师可运用电教媒体、实物、谈话、游戏等多种手段,创设平等、民主、和谐的教学情境激起学生的阅读的期待,引起学生阅读的兴趣,使师生双方都产生良好的教学心态和学习心态,心理准备充分。做到“课伊始,趣亦生”。 如教学北京的春节这篇课文,上课伊始,我先让学生欣赏有关“老北京春节特点以及逛庙会”的视频资料。在欣赏过程中,学生个个聚精会神,视觉上获得了极大的满足,还不时发出“啧啧”的赞叹声,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欣赏完毕,再让学生带着刚才的心情去看看作者是怎样用语言文字来描述的。学生迫不及待地投入到了课文的朗读中去。 2.初读感知,读通课文 把课文读通读顺,是

6、阅读教学的基础工程。在此阶段,教师要留给学生充足的读书思考的时间,引导学生初读全文,做到读的正确,流利,扫清语言文字障碍。可采用开火车朗读、小组轮读等多种方式检查学生的读书情况,重点是读准字音,读流利,对情感方面则暂不做要求。在此基础上,人人都去探究,从容的想一想,第一“读了课文知道了什么?”比如“课文大致讲了什么?对那一部分最感兴趣?”对于学生的回答教师不要过多的重视对与错的评判,只要学生敢于说出自己的读书所得,对文章有个整体的把握就应该给予肯定。第二,“不懂什么?”比如:“课文中有那些新词不懂?课文的内容与语言表达有那些不理解的地方?”这也就是教学中所说的质疑阶段。对于学生在质疑时所提出的

7、问题,有些简单地可以请其他同学即时帮助解答;不便当时解答的,与教学重点相符的,可在后面的教学过程中解决;非重点内容,则可作为课后作业留给学生课下自己解决,正所谓“从学生中来,回学生中去”。 3.精读领悟,读懂课文 读懂课文是培养语感能力的基础,没有“读”这个基础,培养语感能力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木之本。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探究文本的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抓住文章的精美之处,引领他们理解语句意思,在有所感悟的基础上,读出文章的内涵,激发美好情感,享受审美乐趣,捕捉语言文字中闪烁的语感火花。 4.深读积累,读活课文 积累语言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熟读成诵,方能积累语言。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令学生吟诵,要使他们看作一种享受而不看作一种负担,一遍比一遍读得入调,一遍比一遍体会亲切,还希望早一点能够背诵,而自然达纯熟的境界。抱着这种享受的态度是吟诵最得益的途径,”而这样一种理想的效果必须是建立在与思维相结合的理解之后的读才能达到。因此上一环节的精读领悟更有意义。在学生对重点句段有所感悟,读出情感的基础上,教师要有意识的激起学生的读书兴趣,引导他们将不熟悉的语言变成熟悉的语言,达到熟读成诵的程度,从而积累大量的语言材料,为以后的写作服务,真正将课文读活。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