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的物理实验教学.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32843 上传时间:2019-01-1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4.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程理念下的物理实验教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新课程理念下的物理实验教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新课程理念下的物理实验教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课程理念下的物理实验教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程理念下的物理实验教学.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新课程理念下的物理实验教学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教学既是物理知识教学的基础,又是物理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一种主要渠道和有效手段。物理实验教学往往不仅直接影响着整个物理教学工作能否积极、有效、顺利地开展,还影响着整个物理教学工作的成败,因此,实验教学显得尤为重要,在平时的实验教学中我进行了几点探索和思考。 一、抓好课内演示实验教学 1.课堂教学实验紧贴生活,学以致用 大多数的学生在学习前往往都想:今天我学习的东西有用吗? 为了消除学生的疑虑,我常常在课前为学生演示一些意想不到的实验。如,在“安全用电”一课中,我特意预先安排了一个“短路烧保险”的实验,通过电路分析和故障排除

2、。让学生认识到学习物理在生活中确实有很大用处,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今后的物理学习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2.提高实验的可视度 演示实验最基本的目的是将实验过程和现象展示给学生观察。如果学生无法观察或实验的清晰度低,那演示实验就有名无实,形同虚设。因此,教师要想方设法提高演示实验的可视度。方法一:增加演示实验的高度。对于较为形象的实验,例如,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压力的作用效果、电路的连接等实验,可在讲台上加一张凳子,在凳子上演示,使所有的学生都能看到。方法二:投影放大、机械放大、自制可见度大的仪器进行演示。一些测量性实验读数时的可见度低,例如,探究冰和蜡烛的熔化这一

3、实验,通过实验投影仪投影放大后,学生才可以清楚地看到温度计的示数。方法三:依次观察。可以是教师将现象送到每个学生面前,也可以让每个学生依次上台来观察。例如,在做“水沸腾实验时”,在水沸腾前后,可以请学生上台观察实验中温度计示数的变化,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激情。 3.在演示实验的同时,要不断激疑设问 要给学生提供一个广阔的思维空间,把学生带入一个主动学习、主动探究的空间,使学生有一种投入心力去学习的愿望。因此,在内容上,设计问题应具有探究价值,能有效促进学生进入实验情景,观察、思考实验。在形式上,教师要从教学目的出发,更多地设计一些发散类和探究类问题。把问题分为四类:一是判别类问题,主要是对事物加

4、以判断。如“电阻的温度升高时,电阻值是不是增大呢?”二是描述类问题,主要对客观事物加以陈述和说明,如“水沸腾时温度会怎样变化?”三是探索类问题,主要是对事物的原因规律、内在联系加以说明,如“为什么斜插入水中的筷子会弯折呢?”四是发散类或多元类问题,主要是从多角度、多方面、多领域去认识客观事物,例如,测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中,可提出问题:(1)实验原理是什么?(2)选用什么器材?如何选择量表量程?(3)如何设计表格进行实验等。 二、在学生分组实验中培养学生能力 学生对物理有着浓厚的兴趣,这是因为物理有许多新奇、有趣的实验,这是其他几门功课不具备的优势,我们何不以实验为抓手,多多给予学生动手实验的机

5、会,通过亲身体验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实验器材选择的多样化 我认为学生的学习虽然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的,但学生并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对初中学生而言,在实验器材如何选择上,教师应积极的创造条件,帮助学生逐步领悟选择器材的思路,既有利于学生对实验探究产生亲近感,也有利于发展学生实验器材的选择能力。例如:在测定小铁块密度的实验中,教师首先是引导学生对“先测质量后测体积,还是先测体积后测质量”展开讨论,再为学生提供两个量程和分度值相同、粗细不同的量筒。创设如此情境,旨在引导学生从减少误差角度来认识在实验中应如何确定探究步骤、选择实验器材。我们应重点放在怎样方便实验的操作,怎

6、样实现探究的步骤,怎样减小实验的误差等方面加以引导,通过教师的精心设计,增强学生从各个因素中选择实验器材的意识,切实提高学生选择实验器材的能力。 2.开放实验管理,把合作的方法教给学生 在实验教学中,帮助学生明确目标,充分调动学生间合作的积极性,培养学生互助互爱的良好品质,是进行实验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更好地完成实验教学任务的必由之路。在这种合作中,学生是活动的主体,教师可不能代替。例如,实验中,学生的分工问题就应交给学生。因为讨论分工的过程就是学生分析研究实验的过程,实验的目的是什么?应观察什么?记录哪些数据?实验仪器的使用等,这个过程对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 3.对实

7、验的评估 实验后的实验评估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物理素养和严谨的科学态度。在实验中我们应注意进行反思评价,即,在探究活动中有什么收获,哪一个环节处理得很棒,哪一个环节还有待提高。探究的思路方法是否正确合理,收集的信息、证据是否可靠。这些都能让我们从实验中汲取经验教训,尝试改进方法。评估能重新审视实验的每一个环节,有的学生可能会提出以后要学的知识,可能提出目前无法解释清楚的问题,它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总之,物理实验教学不仅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载体,还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在实验教学中,我们应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对实验教学进行大胆的改革与创新,努 力使中学物理实验成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学生实验能力的重要环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