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探究.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32909 上传时间:2019-01-1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4.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探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探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探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探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程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探究.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新课程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探究 摘要:在进行初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不断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更愿意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让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教师更多充当的是组织者和引导者,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本文针对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进行了简单的研究,旨在促进数学教学效率的提升。 许多学生将数学理解为是一门枯燥抽象的学科,而小学的数学课堂往往比较热闹,学生往往会积极参与,可是到了中学,数学课堂就发生了很大变化,主要是老师在讲,学生的参与度非常低,课堂气氛往往也比较沉闷。新课标的推行,使得初中数学课堂发生了一些变化,这些变化也必将影响

2、着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新课标背景下,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有了很大提高,这使得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有了很大提高,有助于数学教学的质量的提高。但与此同时,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也需要注意一些问题。 1.避免只追求课堂气氛的教学 新课标实行以来,大部分初中数学教师都认识到,学生积极的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对于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在进行初中数学教学时,教学的模式由原来的教师讲解逐渐向学生参与回答问题形式转变,但是,教师设计的问题有时过于简单,并不具有挑战性,往往是一些对不对、是不是的选择性问题或者相对较简单的问题,虽然提升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形成了较活跃的课堂气氛,但是学生在此过程中

3、并没有进行深入地思考,教师并没有深入地理解学生参与度的含义。其实,对于初中数学的教学,并不是越热闹越好,也并不是越轻松越好,安静、有序愉悦的课堂氛围,富于挑战性的课堂,才是新课标对初中数学教学提出的要求。这就要求初中数学的教师要在课堂提问环节下工夫,要在教学组织方面下功夫,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提高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2.避免过于追求教学的情景设计 新课标实行以来,许多学校都组织了关于教学情境设计的研究,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引入课堂教学时,也往往会设置大量的数学问题情境,从而让学生更快的进入到本节课的学习中,如果问题情境设计的好,学生就可以结合设计的情境提出一些比较有价值的问题

4、,教学任务就可以通过解决这些有价值的问题来完成。与此同时,也有不少老师课堂情境设计的并不很合理,其结果是为了设置情境而设置,背离了设置教学情境的初衷。教学情境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针对教学目标和内容有针对性的设置的一种特殊的教学环境,并不是硬性的规定。这部分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往往过于重视教学情境的设置,反倒忽视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使得设置的教学情境并没有发挥很好地作用,学生仅仅是被教师设置的教学情境所吸引,但没有帮助其很好地进入学习状态,并没有达到提升教学有效性的效果。因此,教师在设置教学情境时,要符合教学规律,结合相应的教学内容和目标,设置的情境应该是形式多样的,与时俱进,只有这样,才能

5、使设置的情境更好地发挥作用。 3.避免学生的讨论形式化 新课标实行以后,在进行初中数学教学时,教师更倾向于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但是对小组讨论的教学方法进行认真分析就会发现,大多数的小组讨论还只是流于形式,缺乏有效性。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还需要进一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认真研究如何对学生分组;二是要教会学生如何进行讨论;三是要确定哪些问题需要讨论;四是要考虑多长的讨论时间比较合适。只有加强以上几个方面的工作,才能更好地解决讨论形式化问题,切实提高讨论的效果,从而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4.避免忽视教师对学生的指导作用 新课标实行以后,初中数学的课堂更加强调学

6、生的主体地位,在进行初中数学教学时,更强调把教学时间归还给学生,给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目前,大多数的初中数学老师都这么做了。但过于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出现了一系列新的问题,在学生进行自主活动学习时,出现了教师无所事事的现象。实际上,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并不意味着教师就不再重要,教师责任的降低,相反,新课标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初中教学的教师要给予那些没有参与到活动中的学生更多的关注。在新课标下,教师的任务是充分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根据学生的反应和学习效果及时对教学方案进行调整。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时,教师也应该成为小组讨论的一员,参与到小组讨论中,并对学生的讨论

7、进行正确的引导,教师在巡视时,也要密切关注学生小组讨论的进展,了解各组的讨论情况,适当的对小组讨论做出指导。 5.避免过于追求教学手段的现代化 随着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进一步开展,教师的多媒体运用技术变得越来越熟练,多媒体教学手段广泛的应用于初中数学教学的课堂。与传统的教学手段相比,多媒体教学有许多优势,但教师在应用多媒体教学时,也出现了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许多学校的硬件设施还没有达到广泛应用多媒体技术的条件,一所学校所拥有的多媒体设备还比较有限,教师只有在做展示课时才能使用到多媒体。二是,即使达到了多媒体使用的硬件要求,教师在进行多媒体教学时,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多媒体课件的准备往往需要花费教师较长的时间,而相应的教学效果并不是十分明显。新技术并不一定就代表着新思想,屏幕也不能完全取代板书,只有将相待化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手段结合起来使用,取长补短,选择更加适合的教学手段,才能更好地提高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6.结论 在新课标的背景下,只有广大初中数学教师对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方法进行认真深入地反思,改变那些与新课标素质教育不相符的教学方法和行为,才能切实的提高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与此同时,初中数学的教师,也应该与时俱进,不断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论,并以此为指导,进行初中数学教学,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新课标所要求的素质教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