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策略初探.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33210 上传时间:2019-01-1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策略初探.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小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策略初探.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小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策略初探.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策略初探.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策略初探.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小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策略初探 在学校教育活动中,扎实开展课外活动是“小学生每天在校一小时体育锻炼活动时间”的重要保障。因地制宜,以人为本,科学合理地设置体育活动的内容,探索课外体育活动形式,给学生创造多彩的锻炼天地,陶冶学生的情操,振奋学生的精神,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课外体育活动小学生组织策略一、定点安排与分散活动结合 学校根据自身条件,将运动场地划分为多个运动区域,确定各区域运动项目,形成定点。这样,校园广场、马路都可成为运动区,实现活动空间的最大化。适合低年级学生的活动项目,如拍皮球、投沙包、滚铁环、跳绳、趣味跑等活动,活动场地尽量规划在教学楼前广场,低年级学生就近活动,让他们

2、进出教室方便;适合高年级学生活动的项目安排到操场,如打篮球、打乒乓球、踢足球、跑步等。 组织安排课外活动,可以以班级为单位将学生分散于规定的运动区域进行活动。在此基础上,遵循教育规律和小学生身心发展需求,实行活动场地(运动项目)轮换制。这样,丰富了学生活动内容,同时也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既满足了不同特长、不同兴趣、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需求,又丰富了活动的内容,便于组织管理,确保了运动过程中的安全、有序、高效。 二、团体项目与趣味项目结合 在课外活动中,学校开发团体操、腰鼓、集体舞等团体运动项目,动作整齐划一,美观大方,可营造一定氛围,形成整体美,既增强学生体质,又能培养学生组织纪律观念和团结

3、协作精神。 同时,要注重课间体育活动的多样化,关照学生个性需求,组织开发一些趣味性活动,增强吸引力,使学生活泼天性得以发挥。如跳绳人人会跳,但多人合作跳出花样,就会产生兴趣;踢毽子可增加花样踢、接力踢;踢皮球可改为绕桩踢等趣味性活动,提高学生活动积极性,增强学生活动主动性。此外,休息时间将“夸夸我自己”“诵古诗”“说成语”“唱一句”等小节目插入一些活动之中,做到寓练于乐,寓学于乐,整体提高,良性发展。 三、全员参与和渐进发展结合 课间活动要面向全体学生,“我运动,我健康”要成为每个学生的成长理念,“人人有体育项目,个个有体育特长”是活动的常规要求。根据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和共青团中央倡导全国学

4、校在冬季组织学生搞长跑活动的要求,还可以结合课外活动,在冬季组织全校师生开展跑步运动,做到人人参加,个个锻炼,使之全员参与。 组织课间活动,要根据学生年龄和性别特点,在尊重学生的兴趣、自主选择的基础上,科学规划和设置活动项目。在低年级,开展活动量小、趣味性强的活动;进入高年级后,逐步组织他们参加打篮球、踢足球、体操等一些技术性和技巧性强、活动量大的运动项目。男生喜欢足球、篮球、武术等运动负荷大、技巧性高,对抗性强的运动,而女生则喜欢韵律感强、能起到健美功效的项目。所以,在遵循循序?u进原则的基础上,坚持活动项目设置的常态化、科学化,力求让每个学生,得到和谐发展,健康成长。 四、常态活动与专业训

5、练结合 课外活动要有序、安全开展,活动安排要合理,活动程序要规范。学校学期初要有课间活动安排计划,定项目、定时间、定活动地点、定指导教师,提出具体目标要求;学期中,活动过程有详实记载;学期末全面考核,奖优罚劣。以严格的制度保障活动的正常开展,以科学公正的评价考核保证活动质量的逐步提高。 开展常态活动的同时,可利用课外活动加强专业训练,让有特长的学生发挥潜力,展示才华。如组织篮球队、乒乓球队、足球队、田径队队等,在课外活动时,由专职体育教师指导他们进行专业训练。这样,既可以提高专业竞技技能,发展学生自身特长;又可以培育学校特色体育项目,届时又可代表学校参加比赛。 五、体育活动与特色建设结合 挖掘

6、校内课程资源,结合学校特色建设,充分利用老师群体、师生关系、班级组织、学生团体、校风校纪、体育场地等,创造性开展大课间活动,拓展学校体育文化的外延和内涵。一是通过“大课间活动”,将艺体教育、社团活动有机融合,开发篮球队、足球队、排球队、田径队、舞蹈组、器乐组、声乐组、合唱队、心灵写作、梦想剧场、创新实验、棋艺等综合实践项目,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塑造健全的人格,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形成了有利于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校园特色文化。二是以大课间活动为依托,实施校园特色体育项目建设工程,以群体体育活动滋养个体体育项目发展,打造学校艺体教育名片,以特色体育项目的成长推动学校的阳光体育运动发展。 开展课外活动,改革传统的课间操单一的模式,极力构建生活的、利于学生个性发展与张扬的、生动活泼的、丰富多彩的课间活动模式,给学生创造多彩的锻炼天地,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合作精神、竞争意识和集体荣誉感,以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