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示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33368 上传时间:2019-01-1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3.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暗示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暗示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暗示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暗示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暗示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暗示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摘 要:暗示教学具有很好的教学功能,不仅能调动大脑潜力,还能提高教学质量,结合暗示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从创设情境、暗示者心理出发,进行简单的分析与探讨。 在三国时代,曹操用“望梅”进行暗示,解决了将士的燃眉之急;项羽用“破釜沉舟”,鼓励将士打败秦兵。如果将暗示教学法应用到现代教学中,不仅能将学生无意识和有意识学习结合起来,还能进一步发挥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让学生在舒适、愉快、轻松的环境中学习,在好学、乐学、要学的过程中,进一步挖掘学生潜力,提高教学效率与质量。 一、发挥教材暗示因素,创设教学情境 1.发挥教材暗示因素 从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来看,大多是经

2、过筛选的名家作品,学生对其具有很强的崇拜心理。此时,老师可以将作者生平事迹对学生进行介绍,不仅能激发崇拜之情,还能提高阅读与学习兴趣。从教学成果来看,具有权威的暗示教学法,能够将苦学变成乐学,学生不仅能专心听讲,还能积极思考与回答老师提出的各种问题,并且课后主动搜索相关信息,进行阅读或者课后练习填空。例如,在朱自清的春中,由于学生语言积累和知识储备有限,所以对于文中很多优美的词句学生很难理解;在教学中,老师可以先向学生介绍朱自清的相关实际情况以及背影,再通过播放关于“春”的图片,让学生主动思考春与秋或者冬的差距,为什么作者不写冬,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对文章进行朗读与思考,这样不仅能让学生将课文与

3、生活联系起来,还能让他们主动打开思维,通过翻阅资料、查字典等方式,完成教学任务与目标。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2.创设良好的暗示环境 心理学教育专家认为:愉快、舒适的教学环境更能帮助学生学习,同时这也是大脑获取信息的最好渠道。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该努力构建教学环境,让学生身心都能得到放松。 (1)可以利用音乐进行情境创设 心理学家认为音乐不仅能让心情放松,还能消除疲劳,帮助大脑记忆和思维,在渲染环境的同时,烘托环境氛围。例如听声,文章要求掌握生字的写法与念法,并且感受作者为大家营造的四季声音。因此,在教学中,老师可以先让学生通过多媒体欣赏四季照片,再播放蝉声、鸟声、雪声、虫声、风

4、声、瀑布声、箫声、琴声以及人类说话的声音,让学生进行全班交流,最后再由老师对其进行总结。在这种教学情境下,不仅让课堂始终处于生动有趣的状态中,还能让学生对四季有一个更加明确的定义与概念。 (2)可以利用多种教学方式,唤起学生的暗示 对于故事性较强的课文,可以使用讲故事的方式,让学生主动学习课件,从而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基础知识。 二、把握将要暗示的对象心理,进行多样化教学 在暗示发送的过程中,观念信息对暗示者也有重要作用。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老师应该根据小学生好奇、喜新心理,将无意识的接受转化成行为;在调动学生心理倾向的同时,进而发挥暗示作用。所以对于他人的暗示,必须由心理、兴趣、爱好为倾向,在自我暗示的同时,让老师发出的信息能及时接收到。 随着教学改革逐步深入,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时代发展需求。因此,在现代小学语文教学中,应该深入教材内容,将课本内容与生活有机地联系起来。例如,在活动暗示中,为了收到“似雪落春泥”的效果,在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语文活动时,应该将老师的意图渗透到教学工作中去,让学生得到暗示,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编辑 杨兆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