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作用.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33600 上传时间:2019-01-1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5.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朗读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作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朗读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作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朗读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作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朗读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作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朗读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作用.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朗读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作者简介:王衡(1978-),女,揭阳捷和职业技术学校中学语文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中职语文教学。 摘要:中职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朗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在朗读中体会语文之美、在朗读中达文解意、在朗读中完成人文体验、在朗读中练口语促写作四个方面对此进行了阐述。 中职学校教育的目标之一是实现学生的能力增长,其中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和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恰当运用应用型语言的能力。但中职学生的语文基础相对薄弱,学习兴趣不高,使得语文教学的开展困难重重。针对这些教学难点,结合教学经验,笔者发现在中职语文课堂上,以

2、读代讲的教学方法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而且,相比普通高中的高考压力,中职语文教学少了许多的考试束缚,可以有更多精力放在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上。所以,教学中,我们可以将朗读教学与写作教学、口语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一、在朗读中体会语文之美 中职学生缺乏学习兴趣,作为中职语文教师,如何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就成了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要让学生爱学语文,首先要让他们感受到语文之美,在美的熏陶中逐渐培养起学语文的兴趣。朗读教学,则能在朗读中把语文的魅力展现出来。 鲁迅先生说过:“语言有三美: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官,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意境美、音乐美、形象美,我们

3、都可以通过朗读引领学生体味它们。 1.意境之美 中国文字最动人心弦的,就是它流露出来的那种妙不可言的意境之美。它能激荡心灵,丰富情感,培养语感,提高审美能力。如朗读马致远的天净沙,我们从一连串的意象中,读出的是凄凉、衰败、落魄、失意;朗读李清照的声声慢,从梧桐细雨、憔悴黄花、急风过雁和寂寞黄昏中,我们读出词人难以言说的痛与愁;朗读苏轼的定风波,我们读出的是一份乐观豁达。 “情动于中而行于言”,在朗读之时,细细品味意境之美,给予学生的将是极富艺术魅力、促使他们神思飞驰的传神之美。在生动的美感愉悦中,会激发他们对语文的莫大兴趣。 2.音乐之美 语文朗读讲求抑扬顿挫,“循声而得情”,从声音里体味作者

4、的感情,从而引起自身感情的波动,与作者产生共鸣。引导学生把握朗读时的语音节奏,读出文中的“味”,如同唱歌般动人心弦,相信学生肯定会爱上朗读。 3.形象之美 语言是具有表现力的,通过朗读,我们能从中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身临其境,如朗读王维的山居秋暝,山村的旖旎风光立呈眼前,十分写意。学生们在朗读中身临其境般感受了诗人情景交融的轻松愉悦,得到了美的体验。 二、在朗读中达文解意 张志公先生说过:“一篇文章,读出声音来,读出抑扬顿挫来,读出语调神情来,比单用眼睛看,所得的印象要深刻得多,对于文章的思想感情,领会得要透彻得多,从中受到的感染要强得多。”宋代大学者朱熹也说:“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

5、。可见,朗读与理解是相辅相成的。 特别在中职语文课堂上,朗读更有其特别的作用。中职学生的语文基础、学习主动性较差,缺乏耐心,布置预习课文或当堂阅读课文,他们往往不会自觉完成。此时,朗读是让他们了解、理解课文内容的最好途径。在朗读中,他们不仅熟悉了课文,而且通过听范读、自己读,能对课文内容有直观的解读。 如朗读王勃的岳阳楼记,开篇刚劲的语音、高昂的语调、豪迈的语气能让学生领会到的是激扬赞美之情;用热情奔放的语气语调朗读描写滕王阁周围的自然景物,学生领略到了作者那发自内心的盛赞;用快缓灵活处理的语气语调朗读作者抒发情怀的部分,学生们能心随语动,深深体味作者“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的悲壮坚韧之情。

6、在朗读中,文章的许多问题已迎刃而解,多几次朗读,让学生不断加深理解和体味。这样的朗读体验,比起教师独白式地分析讲解来得更有效和深刻。 三、在朗读中完成人文体验 有些课文清新小巧,有如泉水叮咚;有些课文大气磅礴,有如长江大河;有些课文细腻含蓄,又像和风细雨;有些课文激昂热烈,恰似狂风骤雨。语文正是因其丰富细腻的表达而蕴含了动人的人文情怀,传递着经久不衰的人文价值。学习语文,除了它是我们的国语,更重要的,是传承它的文化精髓,开启个人精彩的人生文化之旅。 选入课本的文章都是精品文章,刘勰在文心雕龙里把优秀作品称为“情文”,作为语文教师,首要任务,是让学生会“读情”、“品情”、“动情”,用优秀作品让高

7、雅之情涤荡心灵。朗读无疑是最好的途径。它用优美的声音、抑扬顿挫的声调,加深了对“情文”的体验。如朗读我的母亲,有的同学读得眼眶湿润,说明他“入情”“动情”了,也就完成了对作品的人文体验,而他本人,对母亲、对人生的理解肯定会更深一层。 有时候为了达到更好的朗读效果,我们可以为朗读配上恰当的音乐,增添文章的美感,让“情文”更动情。教学实践表明,学生们很喜欢这种朗读体验,配乐朗读能燃起他们的朗读热情,让他们更投入。如朗读荷塘月色,笔者给他们配上二胡曲月夜做背景音乐,读孔雀东南飞,给他们配上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有时甚至不用范读指导,在音乐中他们就能把文章的感情体会得十分精确。 四、在朗读中练口语,促写作

8、 语文学习,读写而已;语文教学,导读导写而已。读,是储蓄积累和能力形成的渠道,写,是读的自然结果。清人唐彪在读书作文谱•卷五中也说:“文章读之极熟,则与我为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作文时,吾意所欲言,无不随吾所欲,应笔而出,如泉之涌,滔滔不绝。”朗读教学,其实就是读写的综合训练场。 多进行朗读训练,可以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在语文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许多学生害怕当众发言,要么紧张结巴,要么词不达意,要么声音如蚊,要么手足无措。而朗读,是训练学生提高口语表达能力的极好方法。它可以让学生“开口”,在读的过程中积累语言材料,获得语言规律,打好口语基础,纠正语言表达毛病。因为朗读多

9、了,时间久了,优秀作品中经过锤炼的语言会自然而然地与口头语言相融合,丰富自己的口头语言,口头表达能力也就会随着提高,出口成章也指日可待。 多进行朗读训练,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许多学生写作时总觉无话可说,其实是脑中“无米”。要“有米”,需要熟悉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通过朗读,学生的词汇、语汇能不断丰富,并掌握大量的结构技法,日后提笔写作时,就会文思泉涌,许多与自己要表达的内容十分贴切的字词句和结构方法就会召之即来,真正做到左右逢源,下笔如有神。 披情入文,美美地朗读文章,再把文章朗读得美美的,这个过程,其实已是语文学习的大圆满。语文不能只讲不读、以讲代读,而且应该寻回几千年来最传统也最有效的朗读教学法,它将重视语感、强调积累、注重熏陶一脉贯穿。在朗读中,学生已品味了诗文的意境,接受了审美教育,陶冶了精神情操,发掘了知识瑰宝,提高了口语、写作能力。朗读先行,这个为古人沿用千载的传统教法,需要我们更好地加以继承和发扬。 责任编辑 陈春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