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和谐课堂 提高数学教学成效.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33855 上传时间:2019-01-1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4.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构建和谐课堂 提高数学教学成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构建和谐课堂 提高数学教学成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构建和谐课堂 提高数学教学成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构建和谐课堂 提高数学教学成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构建和谐课堂 提高数学教学成效.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构建和谐课堂 提高数学教学成效 【摘要】在新课程理念下创设和谐教学氛围,培养学习兴趣,培养问题意识,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增强其主体参与性,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启发学生质疑问难,让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提高数学教学效益。 让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有展示自己的才华舞台,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获得成功的喜悦。“教育必须着眼于学生潜能的唤醒,开掘与提升,必须着眼于学生全面成长,促进学生认识、情感、态度与技能等方面和谐发展。”从而提高数学教学成效。 一、精心设计教学内容,构建知识与学生学习状况的和谐,促进教学效益的提高 学生数学学习过程显然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认

2、知结构有关,作为教师,应贴切了解学生,并适当发展学生的认知水平。学生的数学知识必须在一定的数学知识基础上生成,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必须对学生的数学知识及状况作充分的把握,从而根据学生的数学基础,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可以采取“问题情景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过程,使整个学习过程完整和谐。教师应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产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的心理,使学生想学;根据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采用恰当的方法提示知识,以便使教学内容在数学知识方面合理衔接;根据知识的难易,合理设计坡度,降低难度,巧妙运用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学、会学。整个教学过程在教学知识发展方面应做到循序渐进,使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自然流畅,让

3、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过程中掌握知识,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变得快乐。 二、“启发”是数学语言的生命 要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关键在于启发并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因为由“生疑”到“解疑”的过程,正是发展学生思维的过程。教师要精选重点、关键处和学生感到困惑、易错的地方,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去启发。 例如立方根的教学片断: 第一步启发:旧知识准备。 师:平方根我们是怎样来定义的? 生:若x2=a,则x是a的平方根。 第二步启发:联系旧知识,得出新概念。 师:若一个正方体的体积为8,则棱长为多少? 生:2。 师:若体积为a呢? 学生思考讨论后发现不能说出具体的棱长是多少,但知道棱长必满足这样一个方程:x3=a(设正方体棱长

4、为x)。 师:若x3=a,你能给x取个适合的名字吗? 联系平方根的概念,学生异口同声回答:立方根。 师:求一个数的平方根的运算叫什么? 生:开平方。 师:它与什么运算互为逆运算? 生:平方。 师:那么求一个数的立方根的运算叫什么?它与什么运算互为逆运算? 由上面的提问启发学生很快回答:求一个数的立方根的运算叫开立方,它与立方互为逆运算。 在这个数学片断中教师巧妙地运用了平方根的知识,启发学生学习了立方根。启发时教师要抓在关节处,要善于“引渡”,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活跃思想、开拓思路及发展思维。 三、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增强其主体参与性 在数学教学中,要主动调动学生的思维和参与的积极性,根据学生的认

5、知规律,创设条件,引导学生自主进行学习,赋予了学生更多的自主权和参与权。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要设计好每一节课,注重与学生的平等对话,并作好分析评价。同时,教师应当给学生科学设置问题,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比如,在教授“旋转图形”这部分内容时,学生不会画,甚至产生厌学情绪。仔细分析一下,问题出在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缺乏已有的生活经验,教师没有很好地把握学生的认识水平。在这种情况下,应该采取循序渐进的办法:先让学生拿两个形状大小一样的三角板绕一个顶点旋转,然后让学生画一个三角形练习旋转,再变换不同的旋转中心、不同的旋转角度和不同的图形,如四边形、圆等进行练习,通过这种练习,就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

6、师应尽可能多给学生一点思考的时间和一点表现的机会,让学生多一些创造,多一些成功的体验。创设趣味性问题情境,引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兴趣是事业成功的起点和动力,是成就事业的沃土,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兴趣是一种带有情感色彩的认识倾向。它以认识和探索某事物的需要为基础,是推动人去认识事物,探求事物的一种重要动机,是学生学习中最活跃的因素。有了学习兴趣,学生在学习中产生很大的积极性,从而产生某种肯定的、积极的情感体验。苏霍姆林斯基有过这样一段精辟的论断:“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在教学中创设某种情境,把问题隐藏在情境之中,将会引起学生迫不及待地探索研究的兴趣,这样,课堂上学生积极主动、兴趣盎然,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总之,在新课程理念下,要让学生主动地学习数学,并在学习中创新,教师必须转变角色,为学生的学习活动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注意激发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思维空间,努力创设学习情境来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