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34068 上传时间:2019-01-1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程改革的今天,应多方面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挖掘学生兴趣的潜在因素。本文浅谈教师应如何引导学生,充分调动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能创造性地学,最终达到优化课堂教学和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8.21.041 兴趣是求知的内在动力。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课标的理念为我们点明了方向,要让老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激发起学生的兴趣,让兴趣打开学生的求知欲,让课堂焕发活力,从而

2、提高课堂效率。语文教学应该怎样去激发学生的兴趣呢?下面就在平日的教学中积累的经验,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一、创设生动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课程改革的今天,应多方面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做到一上课就牢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起学生的兴趣,使他们快速进入学习状态,这是上好课的第步。如在教学灰椋鸟一课时,我先在课前制作了精美的课件,利用谈话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喜欢鸟吗?见过灰椋鸟吗?学生有的说见过,有的说没有,这就勾起了学生们的好奇心,接着课件出示灰椋鸟的图片,说“看这就是灰椋鸟!”学生们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学习兴趣被燃起。在此基础上讲授新课事半功倍,当学生注意力分散时,再播放灰椋鸟的视

3、频,他们又回到了这种情境中,比起老师的讲述更能激发学生的灵性,开启学生的求知之门。 2.培养学生主体,践行合作探究。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就是学习的主人,学生有了主人翁意识,才能充分调动好奇心和求知欲,在此期间培养他们小组合作学习,让每个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提出问题,合作解决问题,共同进步。为了更好地合作,在小组中培养一些小老师,让其担任组长,老师进行指导。让小组合作绽放光彩,让学生体会到合作的乐趣,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真正让学生“不亦说乎”。 3.关注学生个体差异,让每个学生全面发展,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尊重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

4、学习方式”。作为教师,我们要关注学生个体差异,让每个学生得到全面发展。想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教师必须相信学生,对学生的探索活动要充满信心,循循善诱。创设和谐的课堂气氛,师生像朋友一般彼此信任。如上课时应用循循善诱的语言启发学生;用期待的目光看待学生。当遇到学生回答问题时,微笑着及时给予鼓励、点评,让学生体会到老师的尊重、关爱,激发了学习语文的兴趣,增强了学习语文的信心。当学生课堂上精力分散时,有经验的语文教师会不失时机地让学生站起来做做手指操,齐诵一首古诗,分组朗读一组对话等。在教授三打白骨精一课时,我发现坐在最前面一个学生有些走神,就急中生智地请他上台表演了孙悟空是怎样三打白骨精的,学生

5、表演得很精彩,三次打的动作不同都细致地表演出来了,赢得了同学们的热烈掌声。一次随意的安排,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愉悦了课堂。 4.运用多媒体,调动兴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教育一定要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保护孩子的求知欲,把求知的快乐带给孩子”。电教手段具有鲜明的表现力和直观的形象性,最能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唤起其浓厚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乐在其中。 二、在享受成功的快乐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们班有一名女生非常胆小,从不上课举手发言,不敢大声说话,一说话就脸红,有一次,我让她起来朗读课文,她很紧张,声音几乎听不见,读得也不流利,自己读完后红着脸忐忑不安地站着,我?f“能站起来朗读课文就是勇气

6、,这就是进步,多练习几遍你一定会读得更好,请坐。”几天以后,当我再让她朗读课文时,她毫不犹豫地站了起来,声情并茂地朗读,读完后,教室里响起了鼓励的掌声,她也高兴地笑了。在以后的日子里,她学习热情特别高涨,特别用功,朗读水平也节节高,还代表班级参加学校的朗诵比赛,为班级争得了荣誉。由此说明十次说教不如给学生一次表扬,十次表扬不如给学生一次成功。每个学生都愿意学有进步和获得成功。 三、在质疑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思考和质疑往往是联系在一起的,质疑是动脑思考的结果,也是学生创造的起点。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例如夹竹桃一文,在讲到第三自然段时,有个爱读书的小女孩提了个

7、问题“为什么第三段写了十三种其他的花,就是没有写夹竹桃,这不唆吗?与文章没有关系啊?”这个问题提得很好,正好是我想启发学生回答的,我马上佯装也不明白,对学生说“老师也和你想的不谋而合,其他同学都是这么想的吗?”有的学生不假思索地说“是”,有的说“不是”,这就激起了同学们的求知欲,学生感受到了质疑的乐趣,他们小组之间合作探究,最后提问题的女同学说“老师我明白了,不是没有用,而是一种对比衬托的写法,用这十三种花,衬托夹竹桃的花期长,韧性可贵。”我不禁向她竖起了大拇指。可见在教学中,教师鼓励质疑,会大大增强学习的积极性。 总之,只要我们巧妙运用各种方法和手段,就一定能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出乎寻常的快乐,就一定能够对语文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