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的现实意义.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34145 上传时间:2019-01-1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的现实意义.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的现实意义.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的现实意义.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的现实意义.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的现实意义.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的现实意义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我们必须树立崭新的教育理念。当前,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研究代写论文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已成为世界各国教育改革共同关注的焦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探究性学习的基本要素 (一)探究性学习的内涵。探究性学习是20世纪50年代由美国芝加哥大学的施瓦布教授在“教育现代化运动”中倡导的。他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应以“科学家”的身份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且在探究的过程中获取知识、发展技能、培养能力。 从广义上理解,探究性学习泛指学生探究问题的学习。它不受时空、形式、内容的限制。在时

2、空上可以有很大的跨越性,在形式上可以有很大的灵活性,在内容上可以有很大的选择性,所要探究的问题内部可以有相关的结构性。 从狭义上理解,探究性学习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或途径,引导学生通过自己收集、分析、处理信息,感受和体验知识的产生过程,进而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其核心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二)探究性学习的特点 1.学习过程的自主性、实践性和开放性。探究性学习突破了原有学科教学的封闭状态,把学生置于动态、开放、生动的学习环境中,要求整个过程完全由学生自主地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应具有较强的操作实践性,在时间和空间上是开放的。 2.学习方式的灵活

3、性和创造性。这是由多方面的因素决定的。一是客观上存在着地区条件、环境支持的差异,这就要求除了教学内容要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外,学习形式要更加生动活泼。二是探究性学习破除了以往的“传承”式教学中“一刀切,齐步走”所造成的学生“吃不了或吃不饱”的弊端,而真正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能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长选择学习伙伴,进行合作式、探讨式和开放式的研究。三是由于参与探究学习的内容和选题不拘一格,因而其视野更为开阔,方式更为灵活多样。 3.学习结果的综合性和体验性。探究性学习要求学生自己动手收集信息,自己动手实验、分析,自己归纳总结,其过程实质上是学生对文化知识的体验过程。这种学习提供给学生更多的是获取知识的

4、方式和渠道,推动他们去关心现实、了解社会、体验人生和完善人格,促使学生全面发展,综合素质整体提升。 (三)探究性学习应遵循的原则 1.活动性原则。在一定的认知活动过程中进行学习,调动多种感官的参与。 2.团队原则。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交流沟通能力,适应现代生活。 3.自主性原则。学习活动是学生自主、自愿进行的,这是学生学习过程中保持兴趣盎然的前提。 4.综合性原则。在学习形式上是多种感官的综合参与,在学习内容上是有内在联系的有结构的内容。 二、探究性学习的实施途径 (一)创设情境,激活探究思维 1.创设认知矛盾的情境。语文教材中常有看似矛盾实是精彩之笔的描写。在阅读过程中找出这些矛盾,加以

5、质疑,能更深入地理解课文。例如教学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时,学生初读课文后,我启发学生回忆自己平时等车而久久不见车来时的心情,有的学生说会因不耐烦而闷闷不乐,有的学生说干脆打“的士”得啦然后,我问学生“为什么老奶奶内心焦急,却又耐心地等待呢?”让学生带着疑问去探究。 2.创设认知冲突的情境。教师提供可选择的几种答案,使学生感到不知道该选择哪一种答案才对,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思维。例如教学白杨一文时,我先让学生读题,再说说课文是写什么的?有的学生说是写人的,有的学生说是写物的。这时我出示了四个答案A、专门写人;B、专门写物;C、既写人也写物;D、表面写物实际写人。使学生的认知产生冲突。我趁机引导学生探

6、究,到课文中找答案,并要求找到根据。 (二)自由选择,激发探究兴趣 1.让学生自主选择探究内容。一篇课文值得探究的内容很多,教师可让学生自主选择一个内容进行探究。如学习丰碑一文时,有的学生喜欢朗读,就去探究本文该怎么读,怎样才能读出情、读出神;有的同学喜欢抓重点,体会句子蕴含的意思,就去探究本。 2.让学生自主选择探究伙伴。在课堂上,探究同一内容的学生可以组成临时探究小组,共同合作。这样,每堂课的伙伴会不同,就有了多元的优势互补;课外的探究,学生更愿意和自己喜欢的同伴共同探讨大家都感兴趣的课题。因此,教师应尽量满足学生自主选择探究伙伴。 (三)开放课堂,营造探究环境。开放课堂,首先要为学生创造

7、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学习环境。教师要和学生一起参与学习的全过程,要为学生准备充分的材料,并保证学生自主探究的时间和空间。要注意倾听、观察和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随时加以引导,保证他们都能自主学习,主动发展。开放课堂应以课内为点,课外为面,课内外和谐衔接。 (四)放手练习,留足探究空间。在传统语文教学中,往往是教师讲解,学生记笔记。这种教学方法是把教师的分析、结论强加给学生,缺乏学生的参与、思考、想象与创造。在写作教学(写一物品)中,我改变了这种教法。先引导学生观察,并让学生小组交流,然后放手让学生尝试练习。在练习中,教师巡回辅导并了解学生的难点,针对难点讲解,读范文以后再让学生修改。学生在写

8、作过程中,可能有的会抓住一些细节而忽视整体,有的会写出自己的情感和感受而忽视客观存在,但他们毕竟有了自己的体验和探索,并在探索中有感受、有发现,增长了技能。在练习中,应鼓励学生提出疑问,提倡组内同学间或小组间相互帮助,从而在探索中增长知识,增长才干。 (五)优化评价,保护探究热情。探究性学习将学生从抽象的课本、枯燥的说教中解脱出来,给学生以感受自然、社会和进行探究的机会,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产生对知识、对学习的爱。 教师对探究性学习的评价,关注的不应是成果和水平的高低,而应以学生的现实表现作为判定的依据,如参与程度、认真态度、自主创新精神、规范操作程序和信息资料的处理能力等。评价应做到即时、即地、即兴;重学习过程而不仅是研究成果;重知识技能的应用而不仅是掌握知识的数量;重主动参与而不仅是一般地接受别人的经验;重非智力因素的成长而不仅是智力因素的增长;重学生全员参与而不仅是少数学生的表现。对学生的评价要兼顾个人的活动情况和集体的活动情况,采取教师评价和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的形式,使语文评价“为促进学生的发展而评价”。通过评价,保护学生的探究热情,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