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想象力的培养.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34158 上传时间:2019-01-1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教学中想象力的培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小学语文教学中想象力的培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小学语文教学中想象力的培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教学中想象力的培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教学中想象力的培养.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小学语文教学中想象力的培养 想象力是创造的基础,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是语文教学的根本。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祖国语言文字的优势,在教学中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鼓励、培育和呵护学生的创造潜能,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黑格尔曾经说过“真正的创造就是艺术的想象活动。”儿童的思维与成人的思维大相径庭,在他们的脑海中“狗是他的伙伴,老虎是他的朋友。”他们的世界充满着美好、充满着幻想。所以培养少年儿童的创造性、想象力是大有空间的。 一、利用“假设”进行想象,培养学生的幻想意识 假设某一具体情况,让学生根据这种情况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想象、联想。在想象之前我明确的告诉学生,想象如能超越时间、超越自

2、我,甚至想象出世界上不存在的事物,老师就会表扬他。例如,学生想象出“会飞的猴子、长角的兔子”久而久之,学生就会想、敢想,能大胆创新,幻想意识逐渐形成。 教师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生活体验,比如,像草原、蓝天和小河,像帮助爸爸干活,帮助妈妈做家务和救人为乐等事情,都可以让学生去想象。利用作文课让学生写出自己的理想和志向,写出自己在生活中的瞬间观察以及由此产生的联想和感受。 二、利用“绘画”展示故事内容,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根据学生爱好绘画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展开想象,自由作画,在内容上不做统一要求,留给学生自由发挥想象的空间,以丰富多彩的画向他人展现故事内容。让学生充分展开想象,插上思维的

3、翅膀,敞开心扉,无拘无束地进行创造、构思,有效的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想象能力。我们大家都有看小朋友的绘画作品的感受,尽管绘画技法简单,甚至幼稚,但是充满了孩子极其丰富的幻想,有的想法是大人无法做到的,可见,学生的创造潜力是多么的巨大。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想象是创造的源泉,因此,我们一定要精心的呵护学生的创造精神,精心培育,使其茁壮成长。 三、利用“表演”展现故事情节,调动学生创造的主动性 在实践中,我发现儿童对表演特别感兴趣,所以我就利用“表演”这一形式来突破学生在理解、表达上的障碍,使学生在表演中理解内容,在表达上更进一步。如小红帽,由于故事情节较为曲折,又不好理解,让四人一组,分别扮演“小红

4、帽、妈妈、大灰狼、外婆”等,学生兴趣盎然,都积极要求上台表演自己喜欢的角色。经过表演,学生对故事情节记忆深刻,表达清楚。学生善于模仿,我们就不妨先从模仿起步,让学生把看到的动画故事展示给大家,鼓励他们加上自己的理解和创造。 四、利用“续编”延续故事内容,拓展学生思维的延续性 一些故事,寓意深刻,故事悲剧性结局是孩子们不愿看到的。如狼和小羊的结尾孩子们不愿看到,于是,让学生延续故事,大多数小朋友想出小羊战胜的办法,拓展了学生思维,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续编是很好的方法,一篇课文的续编可能会产生另外的结局,这期间的故事发展就会曲折动人,就一定会有小作者的个人创造因素。当一个悲惨人物的续编由“山重水复

5、”到“柳暗花明”时,不仅有小作者的独创,而且也体现了小作者的善良心愿。 五、利用“实物”引发联想到跟这件事有关的种种事情,从而形成丰富的故事内容,产生曲折生动的故事情节 想象力是创造力的最显著的特征。教学中充分体现了一个“创”字,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通过各种形式,逐步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拓展学生的想象空间,引导学生在想象中有创新,真正做到发展儿童的创造性想象力的目的。小学生看到“圆”,会想到足球、盘、月亮等等,同样,当他们看到足球、盘和月亮也会诱发联想,由此及彼,举一反三,这是极好的现象。由实物引发联想逐步扩展到实景的联想是一个跨越,到那时学生观察现实生活的能力就会得到极大的提高,学生的作文自然就有的可写了。 总之,语文教学要努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促进学生的智力的发展和能力的提高,我们要来源于生活,走到课文中来,学习汉语知识,再从语文课堂走向生活,运用语文提升能力。这样,我们的语文才会被学生所喜欢,才能植根于生活肥沃土壤中,茁壮成长,健康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