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研究.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34240 上传时间:2019-01-1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研究.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研究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理论与案例,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影响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因素,提高有效性的策略及其意义进行了探究与分析。 语文,即语言、文学及文化,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是其他一切学科的基础,代表了学生最基本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常以阅读作为教学的主导,阅读教学能力为提升小学的阅读能力做着重要要贡献。因此,进行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的研究具有重大的参考意义。 一、影响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因素 (一)教师因素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采取科学的方法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具体来说,教师应该具备以下素质第一,责

2、任心,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要求教师必须提前进行大量准备,无论是教学的深度还是广度,都要进行翔实的知识储备和收集;第二,文化底蕴,教师自身必须具备深厚的文化底蕴,即教师必须对所授的阅读内容十分了解,并能够从多个角度抒发见解,融会贯通,从浅到深将最精华的思想传达给学生;第三,职业技巧,教师需要因地制宜,因材施教,运用正确的教学理念和方式,采用最适合的教学方法,引导不同的学生进行学习。 (二)学生因素 众所周知,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学生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应是主动的参与者,学生的参与对教学的有效性有着重要影响。学生的智力因素我们不做深究,在此着重强调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它主要是指学生的性格及心理因素,如学

3、生的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习惯等。 (三)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包括制定教学目标、教学进度、备课、写作教案、授课、检测等多个方面,这些因素都会影响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教师要注意制定科学的教学目标,深刻把握教材内容,运用合理的教学方法,巧妙地安排课程,同时注意教学检测和教学评价。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二、提高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一)合理制定教学目标 将课标要求与学生本身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制定符合校情、班情的合理目标。目标太高,则难以达到;目标太低,则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目标制定可以参考以下标准第一,应引导学生提高语文学习能力,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增加阅读量,掌握更多的语文知识

4、及具备更高的文学修养。第二,根据不同的阅读材料,进行精细的目标设计与制定,保证每一篇文章、每一个段落,甚至每一个句子都能有教学目标的达成。第三,不设定“空话”“口号式”的教学目标,要根据阅读内容进行深刻的思考与总结,将教学目标层次化、具体化、清晰化。 (二)精准解读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有效教学的基础,只有精准地解读教学内容,才能保障教学过程的顺畅,引导学生深度地学习与理解。 小学语文的阅读内容是多种多样的,包含叙述文、议论文、说明文等各类内容,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视野。面对众多的阅读内容,学生要深刻地理解阅读内容,掌握中心思想,就需要准确地进行内容解读。 (三)选择恰当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的选择,

5、既要考虑知识能力的培养,又要考虑学生的个性与学习规律,教师需要进行个性化的选择。 例如,在进行桂林山水的教学时,仅靠语言描述表现力不够,教师可以结合视频、图片、音乐等多媒体形式,使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文字传达的内容。 (四)加强师生互动 三、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研究的意义 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说,学生的语文学习是从阅读开始的。因此,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有利于提高语文课堂效率 在传统的阅读教学中,一般教师只进行分析、讲授,学生被动地接受,从而造成了课堂气氛沉闷、学习质量较低。这样的课堂整体教学效果较低,与教师在备课阶段付出的精力严重不成正比。阅读

6、内容能够让课堂生动起来,新奇的场景描写,感动人心的故事,都在阅读中有所体现,仿佛带领学生走进了一部部电影中。例如,记叙文金色的鱼钩一文,通过感人肺腑、引人入胜的故事,表现了长征时期红军官兵的奉献精神,既充满了趣味性,又给学生进行了一场精神的洗礼。因此,有效的阅读教学能够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效率。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高级审美趣味 阅读的过程也是学生感受美、领悟美、体验美的过程。在阅读内容中,有许许多多唯美的艺术形象、引人入胜的意境、流连忘返的景色、优美流畅的词句。教师在教学中,不断让学生感受这种审美内容,进行美的渗透,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趣味和审美能力。例如,青莲居士的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名句“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寄情于景,情景结合,就展现了深邃的艺术意境。 四、结语 纵观小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是评定教学效果的重要标准,教师们只有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逐步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才能让学生领略语文之美,达到自我的不断完善与提高。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