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生态课堂及建构策略研究.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34439 上传时间:2019-01-1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生态课堂及建构策略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小学语文生态课堂及建构策略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小学语文生态课堂及建构策略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生态课堂及建构策略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生态课堂及建构策略研究.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小学语文生态课堂及建构策略研究 身处不断变革的信息社会中,小学生正受到多样性文化的侵扰,小学生语文教育改革不容刻缓。本文分析了传统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引入生态课堂的概念、介绍生态课堂特点,并分析了建构小学语文生态课堂的意义和构建策略,为小学语文生态课堂建构提供了理论指导。 一、传统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师生关系对立化 传统小学语文课堂,乃至小学其他课堂共有的一个现象是老师传授知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老师不仅在知识上站在高位,而且掌握着课堂上的绝对话语权,对学生的思想、行为进行严格的控制。一些老师没有科学地学习和掌握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一味采取高压政策,看似规范了学

2、生的行为,保证了课堂纪律,实则已经失去了学生的信赖,造成师生关系的严重对立,得不偿失。 (二)填鸭教育,缺乏语文魅力 语文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它奠定了学生理解能力、逻辑思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的基石。语文又是一门社会学科、人文学科,它一步步地为小学生展现复杂社会的整体面貌与文化内涵,对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文化底蕴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语文课本里的教材甄选虽煞费苦心,但实际课堂效果却决定于语文老师的授课方式上,传统小学语文课堂上往往是老师唱独角戏,划重点,记意义,背课文,学生完全没有领会课文的精髓。 (三)应试教育,抹杀学生个性 小学生的思维方式、看问题的角度不同于成年人,他们更富想象力,包容性。

3、而所谓的标准答案的设立直接抹杀了小学生的思维特性,限制其情感要素的发生。因为成长环境的不同,小学生对于课文的理解,对作者思想的把握往往千差万别。如何引导小学生跨越自身年龄、阅历的鸿沟,鉴别各种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做出正确的判断和抉择,不是通过简单的分数考核可以做到的。 二、生态课堂的概念与特点 (一)生态课堂的概念 生态课堂是近年来逐渐被广泛宣传并尝试的一种教育实践。生态课堂借用生态学的概念,以充分尊重学生为前提,重视每一个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构建学习共同体,强调让学生健康成长,个性发展。 (二)生态课堂特点 1.平等学习 在教学活动和学习过程中,师生平等,学生平等。师生平等即师生双方均为

4、独立人格的主题,虽然师生的角色不同、分工不同,但人格上是平等的。生态课堂中,老师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立与个性,构建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学习的健康平等的师生关系。学生平等即在生?B课堂中,学生享受平等的教育资源,平等的参与机会。 2.合作学习 与传统课堂教育中强调竞争学习不同,生态课堂强调合作学习。老师将课程目标分解成多个项目组成,学生以小组形式参与到学习中,每个人都有独立的任务划分。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互助合作的思维方式,保证每个人都有所付出,并且通过分享学习成果,达到共同认知水平的提高。 3.探究学习 生态课堂中通过老师指导学生探究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创新的能力。生态课堂中,学生自

5、己提问,自己探究,充分发挥学生的分析、综合和评价的能力,构建学生自己的思维体系和学习方法。 4.个性化学习 生态课堂注重发展学生个性,挖掘学生的天赋和潜能。将学习目标与学生的兴趣差异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学生的兴趣主导学生的学习活动,并把学习融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成长背景中,使之成为学生学习的底蕴所在。 三、建构小学语文生态课堂的意义 小学语文教育,是打开小学生思想的开端,是小学生启蒙的钥匙,是建立小学生学习、表达、交流工具的基础,是培养小学生美感、情感的基石。建构小学语文生态课堂,就是确保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习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学习意义的有效措施,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四、小学语文生态

6、课堂建构策略 (一)改变认知观念 建构小学语文生态课堂,主导角色是语文老师。老师负责备课方案制定,组织课堂进程,指导学生参与,评估课堂效果等众多工作。小学语文生态课堂不同于传统小学语文课堂,老师需要学习全新教育理念,加强对素质教育的理解,提高对生态课堂的认识。 (二)深入了解小学生心理状态 小学生处在个性形成、发展的关键期,好奇心重、求知欲强,喜欢互相模仿又开始具有独立意识。特别是在现今信息爆炸的时代,小学生的心理状态更易被外界环境影响,呈现出不稳定性。老师应加强自身学习,深入了解小学生心理状态,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背景和性格特点。因势利导,将学习融入到学生的生活当中。 (三)深挖语文内涵与魅力

7、 语文的内涵与魅力在于通过语文学习,不断提高个人素养,实现人的最终自由。语文是以语言为基础,它教会学生沟通的能力,沟通的技巧,是学生融入社会,融入群体的必要条件。更深层次,语文教会学生鉴别情感,灌输给学生人文观念,人文精神。构建一个人基本的素养,并且伴随着不断学习,最终向实现人的自由的目标进取。 (四)根据实际,改变授课方式 1.改变以往老师灌输式授课,改用小组学习的方式。课堂上分组学习,课下组建兴趣小组、课题小组、读书小组;充分发挥小学生的合作、分享技能。 2.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读书会、辩论会、朗诵比赛、作文比赛、书法比赛等,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参与度,拓展学生知识面。 3.老师做一个指导者、倾听者、建议者,给于学生足够的表达空间,树立学生自信心,提高学生自主参与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4.改变教学评价模式,不单以分数评价学生,建立多种考核机制,注重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学习能力、创造型学习能力纳入考核标准。 5.给于课堂改革充足的时间以观察小学语文生态课堂的成效。 五、结语 构建小学语文生态课堂不是一件简单的工作,需要学校、老师、学生、家长多方面的努力和配合,在当今提倡素质教育和减负教育的背景下,更加有必要构建小学生态语文课堂,不仅要求学生高质量的学习语文,还要学生学的轻松,学的快乐。相信小学生态课堂教学的实践会得到越来越多学校、老师、家长、学生的认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