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阅读在小学中高年级语文教学中的运用.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34443 上传时间:2019-01-1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5.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比较阅读在小学中高年级语文教学中的运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比较阅读在小学中高年级语文教学中的运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比较阅读在小学中高年级语文教学中的运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比较阅读在小学中高年级语文教学中的运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比较阅读在小学中高年级语文教学中的运用.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比较阅读在小学中高年级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摘要】我们在此提出的“比较阅读”,是指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注重篇章的关联,进行比较教学:发掘有关联的不同文本进行类比,指导学生获得相关的写作方法;引导学生将文本与自己的生活经验相比较,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与理性表达。比较阅读,让学生阅读中,根据已有的阅读经验、生活经验进行类比,对比,从而更深入地体会文本的意境,领会作者是“怎样写”的,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比较阅读”作为一种阅读方法,要求学生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进行比较探究,总结规律。对于小学生来说,让学生自主比较阅读,还为时尚早,但教师有意识地将有关联的文本内容组织起来教学,引导学生通过类比

2、或对比习得一些方法,这对于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形成一定的阅读方法,进而习得一些写作方法,还是非常有意义的。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我们觉得“比较阅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发掘有关联的不同文本进行类比,指导学生获得相关的写作方法。 教学中,我们多半会碰到有某种内在联系的文本,我们可以通过文章之间、段落之间、句子之间、词语之间的比较阅读,对这些知识进行内在联系加工,唤起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通过类比,帮助学生理清规律、积累新的经验和方法。比较时可运用类比和对比的方法:类比侧重于求同,找出相同点;对比侧重于求异,突出被比较两者之间的不同点。既有利于学生对课文有进一步的理解与掌握,又能使学生形成对写

3、作方法的规律性认识,又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1.1 将描写同类事物的片断归类比较。 如,学镜泊湖奇观一文,教师可以让学生回忆观潮、大瀑布的葬礼等课文和描绘瀑布的诗句,把写水势磅礴的句子做一番比较,并积累相关的的句子。 如,教学月光曲,教师在引导学生反复朗读描写“月光曲”的语段后,可以让学生回忆学过的几篇写音乐家作曲的课文十年后的礼物、笛声、优雅的“请假条”,出示文中描写音乐的片断,让学生比较阅读,思考同样是描写音乐,作者的写法有何异同呢?学生不难发现,同样写音乐,可以直接写音乐的表现形式,也可以写由音乐产生的联想,也可以结合景物来表现音乐的情感;可以用排比的句式写,也可以随着音乐的进程展

4、现。让学生在类比中懂得可以有不同的方法去表达对音乐的感受。 1.2 将主题相近的课文归类比较 教学了无言的爱,拿出天鹅的故事,让学生通过比较阅读,了解动物也是有感情的,再让学生自主阅读一篇写动物亲情的文章;教学了一碗馄饨,让学生再回忆尊严开启比较阅读,懂得帮助别人,也要善意地维护别人尊严的道理等等。 1.3 将写作方法不同的课文进行比较 如,同样是写景,桂林山水与颐和园有什么不同?与秦陵兵马俑又有何不同?让学生在比较中感悟写景文章的不同方法。同样是写人工作认真负责,詹天佑是通过具体的事,具体的语言、动作、心理描写来表现,而一夜的工作是透过一个个细节来体现。这样引导学生对不同作品进行比较,异中求

5、同,同中寻异,使学生把握文学作品里某些共同规律,进而获得一些习作方法。 1.4 单元梳理比较 语文教材往往将内容或形式上有一定联系的课文编排在同一单元之内,那么这些体裁相同、题材相近的课文之间便存在了一些可比性。结合每篇课文的特点,对单元内容进行梳理比较,有利于学生反思学习过程,进而使学生有触类旁通、融会贯通的能力。 案例1(第九册第四单元珍爱动物知识、技能梳理内容) 1.4.1 本单元是描写人们珍爱动物的一组文章,你掌握了哪些描写动物的方法? 绿毛龟介绍动物的来历、外形、生活习性、活动特点等。 无言的爱总分总结构,先总起表达主要内容,再分述两个镜头,最后总结引发思考。 我的野生动物朋友以小标

6、题的方式,介绍了三个野生动物。 母鸡运用对比的方式,先写自己讨厌母鸡,再写喜爱母鸡,突出赞美、敬佩之情。 小鸟,请原谅我以诗歌的形式描写小鸟的可爱、大自然的伤痛和自己的震惊与决心。 1.4.2 不同的文章中,作者都有一个共同点把自己的情感融入字里行间,写出了人与动物友好、和谐相处,想想在这组文章中作者是怎样来有机、自然表现的? 1.4.3 在本单元的学习中,你是否增强了质疑的意识?掌握了哪些质疑的方法? 1.4.4 在这个单元中,作者对动物的描写栩栩如生、对人与动物间的感悟十分深刻,你积累了哪些片断或语句? 2 引导学生将文本与自己的生活经验相比较,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与理性表达。 语文学科除了

7、传授语文知识外,还有其德育、美育等功能。教学中,我们教师都非常注重设计语言实践的训练。在进行这样的练习设计时,如果能引发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将文本的内涵与自己的实际生活作比较,来说一说、写一写,往往可以使学生加深感受体验,得到情感和思想境界的升华。 案例2:开国大典 仿写场面描写的设计思路 课前:播放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观众席上红旗翻动的场面,掌声如雷的场面。 教学中,集中出示文中描写场面热烈、观众热情的句子。反复朗读。 仿写:用文中的方法,描写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一个全场沸腾的场景。 学生写话举例: 2.1 晚上七点,观众席已坐满了。鸟巢成了一个欢乐的海洋,红旗翻动,象海上的波浪。随着礼花

8、的绽放,全场爆发出排山倒海的掌声和欢呼声,全场的目光都集中在礼花上。 2.2 雄壮的国歌声中,五星红旗徐徐上升。全场观众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头,瞻仰着鲜红的国旗。这是奥运会第一次在发展中国家举办,这是中国人民的骄傲。 2.3 当胡锦涛总书记宣布“第29届奥运会开幕”的时候,全场观众激动的心情融成一阵热烈的欢呼,掌声雷动,观众席上红旗翻腾。 教学反思:开国大典是庄严隆重的,奥运会开幕式是热烈隆重的,教师将这两个场面联系,并引导学生在一起比较,本身是个创意。让学生运用开国大典中的语言,写写奥运开幕式的场景,由于学生都有亲身感受,所以都能恰当地运用课文语言。 3 结语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通过以上论述,我认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根据文本的特点,适当运用“比较阅读”教学法,或能让学生对文产生更深的感受,或能引导学生归类习得阅读及习作的方法,或能引导学生在文本与生活经验的比较上找到契合的练笔点,对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能力是一种较好的训练方法。吴忠豪教授指出,理解、积累、表达,是语文训练的三个维度,而语文训练的重点是表达。“比较阅读”正是帮助学生从语言积累到自我表达架起的一座桥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