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策略.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34558 上传时间:2019-01-1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策略.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策略.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策略.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策略.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策略.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策略 一、当前课堂提问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提问内容表述笼统,对学生思维没有指向性 很多老师为了突出语文学习的感悟性,往往提出一些过于笼统的问题,例如“你读懂了什么?”“读了课文后,你知道了什么?”“读了课文后,你想说点什么?” (二)提问目的不明,过于零散 如“请同学们找到课文中最值得我们关注的地方读一读。” 二、语文课堂提问的设计策略(以阅读课为例) (一)依据教学目标设计提问 课堂提问必须精心设计,触动“神经”,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及教学重点进行,教师在授课前要精心设计提问内容和形式,问题要少而精,具有典型性。案例高的是麦子,矮的是豆荚是长春版小学语文六年上册第四板块“童

2、年”中的一篇课文,讲述了孩子们淳朴而愉快的乡村生活。感受这乡间孩子们自由、活泼、愉快的心情及其中蕴含的乐趣是本文的内容重点。问题设计上以“默读课文3-11小节,把你认为有趣的句子画出来,并圈出描写生动有趣的词句,简单写写自己的感受”为核心问题,展开教学。 (二)提问要为学生指出方向 问题的表述最好为学生寻找和表达答案提供思路上的引导。如“你读懂了什么?”可以进一步提示可以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也可以借用课文里的语言说一说。“你有什么发现?”变为“关于你有什么发现?” (三)提问难度以认知水平为前提 课堂提问应当努力构成一组,形成一个由浅入深或由此及彼的系列,使学生易于接受和举一反三。 案例草船借箭

3、的第一小节,在齐读后提出问题 1.思考这一节写什么?(诸葛亮挺有才干,周瑜很妒忌。) 2.文中哪些词说明诸葛亮的才干和周瑜的妒忌都不是一般的,请把它们圈出来,并议一议。(“挺”“很”) 3.这一小节在文中起什么作用?(交代故事发生的原因,也就是周瑜为什么要为难诸葛亮。) 这三个问题的提出先从总体上入手,再分析重点词语,最后得出全文事情的起因,由浅入深,学生便于接受。 (四)问题设计,有启发性 启发性是课堂提问的灵魂。启发性的问题能引导学生主动探索,能够诱发学生展开思维的翅膀,达到非说不可的境地。在教燕子一文时,为了让学生欣赏课文的语言,并懂得作者如何运用修辞手法把燕子活泼的样子生动地写出来。设

4、计一个启发学生非说不可的问题如果让老师来描写燕子,我会这样写,一身羽毛,一对翅膀,再加上尾巴,凑成了一只小燕子。你们看,是老师说得好,还是书上说得好呢?为什么?学生一听立即会感到老师说得不如书上写得好,随后他们就会急着去看书,研究书上这样写的好处。有的学生说,老师说得不好,主要是太空洞了,只说出了燕子有羽毛、翅膀和尾巴,没有说出燕子的样子是怎样的,让人听了一点也不明白。有的说,书上写得很形象,作者用上形容词,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燕子活泼机灵可爱的样子生动地描绘出来,使我们一看就明白燕子在春天里自由飞翔的样子。这样,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五)适当进行拓展提问 课时有尽而课堂无穷

5、,提问有穷而思考无限。拓展提问是好的课堂提问中必不可少的成分。它可以就教材的内容、主题、结构或写法进行拓展提问,也可以就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体会进行延伸提问,目的是达到拓展语文课堂的时空,并收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如秋天的怀念到最后时,可以这样问学生就要离开课堂,如果现在回过头来再看课题你心中最终留下的是什么?如果你对“好好活”体悟到了特别的味道,读出了属于你的思考,到那时,你一定能想起老师和你讨论的这个话题,更希望你能想起史铁生,想起他的这篇秋天的怀念。人生的道路多么漫长,我们要好好活,有了这样的思考,更需要用人生的脚步丈量,无论怎样,我们为什么要好好活,我们应该怎样好好活,我们好好活

6、出个什么样,这是应该是伴随我们一生思考和体验的问题。这样的结课,“好好儿活”似乎要成为一种主旋律激荡在学生心中,会给他们将来以振奋。 教学是一门艺术。高效的课堂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低效或无效的提问是败笔,而有效提问则能成就精品,锦上添花。另外,问题本身也要有拓展性,要发散思维。如曹冲称象在结尾处教师安排了拓展课文这一环节,想进一步启发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如果当时你就在现场,你还有什么好办法,能称出大象的重量?” 总之,课堂提问的设计技巧,看似随机应变,实际上功夫在课堂之外。所以,语文教师要从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做起,吃透教材,认真备课,使我们的教育和教学真正面向全体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他们在自主、合作、探究的气氛中更加热爱语文学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