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小学德育的渗透.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35106 上传时间:2019-01-1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5.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中小学德育的渗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浅析中小学德育的渗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浅析中小学德育的渗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析中小学德育的渗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中小学德育的渗透.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浅析中小学德育的渗透 摘要:德育工作是中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系到中小学生能否健康成长的重要任务,因此,各中小学要充分认识德育的重要性,在课堂中,在课外实践中,在德育主题活动中积极渗透德育,促进中小学生道德修养的整体提高。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学校是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必须按照党的教育方针,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纳入中小学教育的全过程。”这就要求中小学应该把学校作为进行德育的主要阵地,在教育过程中,以德育工作为首,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课外实践、主题活动等教育形式,全面推进学校的德育建设

2、。 一、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基础,也是中小学德育的主要形式。在课堂教学中,各个学科都能够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对学生的成长有着积极的作用。因此,应该将学科教育和德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学习学科知识的同时,通过有意识的引导,对中小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 (一)德育目标要有现实性、层次性 中小学德育目标不能定位在理想化的虚幻境界中,必须要具有现实性。这就要求课堂教学中德育的渗透不能脱离学生的实际,强调那些过于理想化、至善至美化的道德,要紧紧围绕与中小学生日常生活、学习息息相关的基本道德品质开展教育,这样务实、具体的德育目标才更容易激发学生自我完善的动力,使德育工作更具实效性

3、。 不同年级的中小学生年龄特点、接受能力各不相同,因此课堂教学应该针对不同年纪的学生提出不同层次的德育目标。如:小学低年级可以进行行为规范和初步的伦理道德教育;小学高年级可以进行社会公德教育;在初中可以进行人生观、世界观教育,使德育目标步步深入,德育工作层层递进。 (二)增强德育意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 各个学科的教材中都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因素,因此教师应当以教材为立足点,牢固地树立德育意识。而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大多呈隐形状态,这就要求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分析和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以课堂为阵地,做到每堂课都能有德育的侧重点。但也不可为了渗透道德内容而置学科知识于不顾,或是牵强附会,导致学科教学

4、“变质”,成为政治课、思想品德课,这样会破坏课堂教学的整体效果。因此,只有充分驾驭了教材,探寻到学科教学与德育的最佳结合点,处理好渗透德育的尺度,才能真正使道德教育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得到学生的认可,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 (三)德育的渗透要自然、生动、有针对性 德育渗透要自然地寓于知识的传授之中,使知识性与思想性水乳交融,教师要认真设计教学中的各个环节,在教学中自然而然地渗透德育,让学生感受不到是在接受思想教育,却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如果不追求形式地生拉硬扯,像贴标签一样贴上去,则收不到预期的效果。 在渗透德育时,要把握本学科性质和特点,充分发挥本学科优势,增强生动性。而且要选准德育

5、要求与学生精神要求的最佳结合点,增强德育的针对性,这样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这就要求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善于体察和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从中小学生的实际出发,在渗透德育时对症下药,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熏陶感染。 二、在实践活动中渗透德育 学校的教育形式是多样的,实践活动是其中一种重要的形式,也是推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重要手段。中小学生对于说教式的德育有着不同程度的反感,因此以实践活动为基础,有利于学校德育工作的推进。 (一)教师树立“开放”观念 中小学教师应该树立“开放”的观念,将德育效果延伸至课外,把学校内的“小课堂”同社会这个“大课堂”结合起来,通过社会和家庭的实践活动,让学生进行道

6、德体验,用贴近生活的理论和实践,使学生正确地认识自我、认识社会,形成健康向上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同时中小学教师还应有主动精神,不能被动地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而是要以超越市场意识的社会主义道德文化去培养学生,以主动的姿态承担学生素质发展的先导责任。 (二)实践活动设计得当 在实践活动中切实渗透德育,首先指导教师要以德育内容为中心来设计实践活动,切忌不可偏离主题;其次要求设计的活动具有可操作性和感染性,让学生有兴趣参加并在活动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最后要求活动的整体组织井然有序,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活动让学生真正受到感染和启发。 (三)建立健全家校联系体系 家庭是学生的第一所“学校”,也是进行

7、德育的重要场所,因此学生在家庭生活中的实践是不可忽视的。中小学校应该建立健全家校联系体系,实现在家庭这个小环境中德育的渗透。学校要加强与家庭的沟通,让家长认识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帮助家长及时了解学生品德发展的情况并根据学校工作重点确立家庭教育的方向和任务,督促子女在家庭中实践文明行为,提高道德品质。家长要积极配合学校,用科学的方法引导子女形成正确的道德认知并主动付诸实践,形成家庭、学校德育的合力。 三、在德育主题活动中渗透德育 德育主题活动是实现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学校进行德育时,应将道德教育工作分解为若干主题,并围绕各个主题开展有目的,有针对性的道德教育活动。 中小学德育活动的主题在将原有

8、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以及传统道德教育生动化、生活化、删除空泛的道理后,应适当增加一系列符合时代精神的新内容,如:独立自主的品质教育、创新意识教育、法制观念教育等,使中小学德育在新环境下既能适应于社会公德的需要,还要服从于社会发展的需要,更要满足学生心理素质完善的需要。因而,在活动中加入基本的行为习惯教育和爱的教育,并以此入手,向深层次的心理品质教育延伸,向高层次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扩展,将养成教育、个性心理品质教育和理论教育结合起来,使德育工作内容更加全面、更加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的知、情、意、行同步发展,成为道德品格完善的新人。 德育主题活动可以以多种形式展开。(一)讨

9、论。教师组织和指导学生以班级或小组为单位,围绕一定的道德问题展开讨论。教师要在讨论中启发学生积极思考,鼓励学生考虑别人的观点或意见。道德讨论的教育意义不限于讨论的结果形成对集体成员有约束力的集体决议,即使集体讨论没有达成明显的共识,讨论的过程也可能影响学生品德的发展。(二)角色扮演。角色扮演就是一种引导学生担当别人角色的教育方法。中小学生往往站在自己的立场上考虑问题,角色扮演可以变换学生的位置,体会别人的立场、观点和内心感受,由扮演所引起的一系列情感或行动,又成了学生道德探索的直接经验,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道德发展水平。(三)向先进人物学习。中小学要广泛开展向先进人物学习的活动。先进人物的选择,应侧重当代,侧重青少年,侧重具备高尚情操的内容。精心组织好这项教育,将大大改变德育工作的面貌和中小学生的面貌。 “道德常常能填补智慧的缺陷,而智慧永远填补不了道德的缺陷”。因此德育工作是一项艰巨而又重要的任务,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首要任务,各个中小学应该在课堂教学中,在实践活动中,在德育主题活动中积极渗透道德教育,对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不断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培养出更多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