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多媒体教学提高课堂效率.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35458 上传时间:2019-01-1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巧用多媒体教学提高课堂效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巧用多媒体教学提高课堂效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巧用多媒体教学提高课堂效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巧用多媒体教学提高课堂效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巧用多媒体教学提高课堂效率.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巧用多媒体教学提高课堂效率 多媒体进入课堂是教学的必要性,多媒体辅助教学确实有其特殊的优越性,合理的使用能给教学带来全新的感受。而数学是抽象性、逻辑性很强的一门学科,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向抽象逻辑思维为主的过渡阶段,所以小学数学必须在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而信息技术教学手段正是这样一座桥梁。我在教学中,就充分利用了多媒体教学资源,帮助学生顺利到达成功的彼岸,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 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力求认识和探索某种事物的意识倾向。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动力。俄国著名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如果最初的教学充满了形象、色彩

2、、声音,总之,能够为儿童种种感官所接受。这时我们就能使自己讲授的知识为儿童所接受,并且使我们自己也进到儿童思维的境界。”按发展规律和学生认知结构设计多媒体课件,电脑的动态图形富于趣味性、奇异美,深深地吸引了学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生带着一种愉快的心情投入学习,使学生的学习具有持久的动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例如我在教学三角形内角和一课时,就充分利用了多媒体教学资源,在新课的引入时我创设了问题情景,动画播放大小不同、形状不同的三个三角形争吵的画面一个个头较小的锐角三角形说“我的内角和是最大的。”一个个头较大的锐角三角形说“我的个头大,我的内角和比你们都大。”一个钝角三角形则说“我有一个钝

3、角,我的内角和才是最大的。”师请问“这三个三角形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它们在争吵谁的内角和大)。师到底谁说的对呢?三角形的内角究竟有什么规律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有关三角形内角和的知识。这样一个生动形象的情境一下子就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引出探究活动。 再如,我在进行植树问题时,是这样创设情境的1、课件演示生活中的的间隔问题。(马路上的灯柱和树木、广场上灯笼、校园里同学排队做操时的队伍);2、课件出示一个手的图,让学生也跟着伸出自己的手,观察,你从中发现了哪些数字?这样从学生真实的生活中挖掘素材,以学生灵巧的小手为载体,目的是增强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使学生

4、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来。让学生知道在我们生活的周围,具有植树问题本质特征的事件很多,要想了解植树问题,必须要知道间隔的问题。然后出示校园图片,师同学们,这张图片是哪儿?(校园的小路)学校想在这条路上种树,你愿意来思考植树中的问题吗?通过让学生观看熟悉的校园图片,使学生倍感亲切;把本节课所要学的知识与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联系起来,使学生体验到数学知识的应用性,增强了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 2 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突破教学重点、难点 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灵活运用文字、符号、声音、图形、动画和视频图像等多种媒体信息,从听觉、视觉等方面加大对学生的刺激,促进其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掌握

5、综合应用文字、图片、动画和视频等资料来进行教学活动,使一些抽象难懂的知识,在普通条件下难以实现观察到的过程直观而形象。多媒体课件教学不仅实现了直觉思维与逻辑思维的有机结合,还实现了对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这是传统教学模式无法与之相比的。而小学生正处在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时期,于是在面对一些抽象的数学问题时往往难以理解。因此,利用信息技术教学手段,能够成功地实现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能够突出本质,适合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学习心理,具有简捷明确、突出教学重点的作用,使学生易学易懂,印象深刻。从而突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在教学三角形内角和时,当学生有了学习的愿望和兴趣时,不能没

6、有探究实践,我让学生分4人小组,量出每人课前剪好的三角形三个角的度数并计算出三个内角的度数,然后小组内交流发现,再集体汇报,初步发现三角形的内角和大约在180度。当学生形成统一的发现,即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左右后,再通过书上提供的两个活动,让学生自主活动操作尝试。这样学生亲自动手,通过量、剪、拼、折等方法推导出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但是,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难免会因为各种原因出现一些误差,从而影响验证的结果,就会出现有的小组得到的结果是“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左右”。此时我就充分利用课件分别演示了对三类三角形(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的量、剪、拼、折等的过程,使实验具有了普遍

7、性及全面性,也避免了一些误差。接着课件再次出示前面争吵的三个三角形,其中个头大的锐角三角形说“哦,看来所有的三角形,不论大小,不论形状,它的内角和都是180度。”这样,让学生可以非常直观地认识三角形内角和的特点,印象非常深刻,也给学生在进行动手操作时以正确的指引。 再如,在教学植树问题时,因为本节课的概念较多,学生理解起来也较困难,所以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老师利用课件出示图介绍概念 师问这里的12是什么?(师我们称为“全长”)。这里的“4”是什么?(师我们也可以称为“间距”)。每两棵树间的这一段叫什么(师指着“间隔”说这是“间隔”)?这里有几个“间隔”?(师我们说“3”是“间隔数”)通过直观

8、形象的课件,使学生更容易理解艰涩的数学概念,从而逐步突破本节课的难点。 3 巧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实现共享,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别人制作的多媒体课件,其他教师可以很容易的了解教师运用多媒体教学的方式和方法,再结合自身的特点,进行修改和补充,形成自己风格的多媒体课件。对于设计好的课件可以反复进行使用;特别是平台软件,可以大大的节约教师的教学时间和学校在进行教学实验时的成本。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和功能,它以无限的教育资源载体,发挥出更大的教学效果。把这些教学课件看一看,学一学,通过比较借鉴,采众家之长,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单位时间内的学习质量与效率。我在教学三角形内角和之前,认真学习了教师教学用书及备课教案参

9、考资料后,在网上看了三个教学视频,然后打开学校的教学专用中的课件库,里面有2个动画小片段,有2个下载课件,有2个本校教师自制的课件(一个是小容老师的,一个是李教导主任的)。都看了这些资料后,根据我本人及我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在进行教学的时候,我选用第一个动画小故事来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选用第二个动画演示把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进行量、剪、拼、折等的过程,选用李教导主任的预习思考题和小容老师设计的练习题。这样我省掉了许多用来制作课件的时间,而把更多的时间放在了教学设计上。进行巩固练习中的小游戏就是我想出来的。这是一个师生参与、生生参与的小游戏每三人为一组,3人分别代表三角形中的一个角,一号说“我是角一,我是50度。”二号接着说“我是角二,我70度”。三号要根据前面两人的度数计算(或判断)第三个角的度数说“我是角三,我(60)度”。这节课,我是上给全校的数学老师听的,教学效果很好。 可见,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不仅可以减轻学生学习的负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进行理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优化了课堂结构,减轻了教师的繁琐劳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