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专学前教育音乐教学新探.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35571 上传时间:2019-01-1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师专学前教育音乐教学新探.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师专学前教育音乐教学新探.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师专学前教育音乐教学新探.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师专学前教育音乐教学新探.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师专学前教育音乐教学新探.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师专学前教育音乐教学新探另外,过于高深的教学内容也给音乐课的教学效果带来不利影响。入学之初,学生们普遍对音乐课堂有着很高的期待。他们盼望着能在音乐课上轻松地欣赏乐曲、愉快地歌唱、优雅地弹奏。但是这些想象只是一厢情愿罢了,专业教学中躲不开的“蝌蚪谱”、声乐训练基本功的科学发声法、音乐鉴赏不得不听的交响乐等,很快就让学生们感受到音乐殿堂的高深和学习路途的艰难。此时的学生们或者因丧失兴趣而失去学习的动力,或者因挫折感而对音乐学习望而生畏、却步不前。面对不容乐观的教学现状,如何上好师专音乐课,培养出有着良好音乐素养的教育人才,是每个师专音乐教师必须思考解决的问题。经过实践的摸索和理论的思考,我总结了几

2、点看法供同仁参考。 一、突出学生的教学主体性,将课堂还给学生 优秀的课堂教学应该是对学生的解放,让学生充分运用各种感官感受知识,并给他们自由表达的空间。这样会极大增强学生的自主性,使课堂教学充满鲜活的生命力。例如,在乐理知识的教学中,教师大可不必对各种记号逐个讲解,一一诠释。如果让学生得到具体的声音感知,则教学效果会显著提高。在讲解渐强力度记号时,播放火车鸣笛由远及近的声像画面,当学生清晰感受到由远而近的鸣笛声后,再向他们出示“渐强”,学生们一定会得到强烈的印象和深刻的认识。不但记忆了乐理符号,而且对声音的表达和想象也会有所收益,这样的课堂教学比起繁琐的讲授自然更受学生欢迎。 过度的讲解不但无

3、益于学生接受知识,有时甚至效果相反,把学生搞得疲惫不堪,糊里糊涂。因此,教师要在教学语言的精炼性上多下工夫,并尽可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为了调动学生主动性,要尽量提高学生在教学中的参与度。同样,在力度记号的教学中,尝试让学生分组体验,探索竞争,将声音与“f”“p”等符号联系起来。学生们在竞争意识的驱动下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学习效果明显提高,课堂氛围也十分活跃。总之,只要让学生的主体性充分体现出来,一定会收到满意的教学效果。 二、站在使学生终生受益的高度开展教学 音乐是一门神奇的艺术,音乐课堂本该具有这门艺术特有的活力和趣味。可惜的是,为了体现教学的知识性要求,很多教师把传授音乐知识这样的认知

4、功能力当成音乐课堂的主要任务,忽视了艺术教学的特殊属性。在这种认知主导下的课堂,教师使出浑身解数,使学生记住了一些知识,却让他们失去了对艺术的感知力和兴趣。忽视学生主体性的音乐课堂,浪费甚至扼杀了学生的智力资源。这样的教学即便实现了认知上的目标,也无法弥补它造成的损失。只有在素质教育的方向上立足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将学生的音乐素养作为教学目标,才能实现课堂效益的最大化。比如一节看似简单的音乐欣赏课,如果让学生记一下作曲家的姓名、曲目的名称,再走过场似的听一遍乐曲,似乎也算完成任务了。然而这样的教学不可能引起学生的积极性,不过是混时间而已。如果教师深入领会了音乐的精髓,并用简练的语言传达给学生,引

5、发学生倾听的愿望,带领他们感受艺术的美妙,解读作者的心声,可能对学生的心灵世界产生强大的冲击,影响他们一生的思维和感受,这才是素质教育的要求。 三、站在育人的高度开展音乐教学 音乐教育是美育的组成部分,承担着提高被教育者审美情趣、完善被教育者人格的重要任务。这要求我们在教学设计和实践中不能只考虑音乐知识的传授、音乐技能的训练,还要突出音乐育人的功能。完美的音乐教学在知识和技能的传授之外,应该使学生从音乐中感受到自然之美,体会到人类精神的伟大,领悟文明传承的力量,激发出他们创造与奉献的动力,促进他们积极向上的人生观的形成。 四、把实践作为音乐课堂的主要内容,在实践中掌握理论 对学生而言,理论课往

6、往是他们难啃的硬骨头。对于音乐涉猎不深的学生一般认识不到理论的作用,又感觉理论高深难懂,很快就会失去兴趣。这种状况的形成固然与理论的自身特点有关,同时也是教学中理论与实践结合不好形成的弊端。比如琴法课教学,年轻好动的学生起初会对琴法课兴趣浓厚,但是不久便感觉枯燥无味,学习劲头儿不足。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理论学习不足,无法指导琴法训练的实践;也可能是理论学习过多、过快,消化不及时,没能在实践中发挥应有的指导作用。无论哪种原因,结果都是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影响了教学效果。解决的办法就是理论与实践结合,以实践为主,理论紧随实践,在实践中消化理论。让学生学到的理论都能在实践中得到验证,同时,学生的实践训练都能有相应的理论指导而少走弯路。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必然提高教学效率,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于提升学生的学习信心和兴趣也有很好的帮助。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