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初中历史教学的新局面.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36141 上传时间:2019-01-1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开展初中历史教学的新局面.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开展初中历史教学的新局面.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开展初中历史教学的新局面.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开展初中历史教学的新局面.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开展初中历史教学的新局面.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开展初中历史教学的新局面 读史使人明智 ,这就说明历史的作用,要求在初中教育教学过程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时候必须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即使是历史教学也不排除在外。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方面,初中历史教学有着自身独特的功效。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实施创新教学,不仅要求教师自身具备一定的创新素质,而且还要对学生进行创新学习的指导,从而达到不断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目的。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是江泽民同志在全国科技大会上的讲话,其中特别强调了“创新”的作用。一切的创新都是依赖于那些具有创造力和具备高素质的

2、人才,但是如何培养一个高素质的人才?其关键便在于贯彻实施创新教育。那么,在初中历史的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呢?下面笔者就谈谈自己的看法和认识。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一直以来,由于受传统的教育观念和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渐渐养成了一种被动地接受老师主动传授知识的不良习惯。在他们看来,教科书上面写的内容和教师课堂上讲的话就是完全正确和绝对权威的,结果和结论就是他们所学知识的全部内容。因而,在课堂上本该是教师和学生的互动,现在的课堂即已经演变成了教师一人的独角戏,学生在讲台下总是沉默不语、毫无生气也毫无学习的兴趣。这就导致学生的思路变得愈来愈窄,而对书上讲的一切知识内容

3、都想当然,甚至连质疑的意识都变得淡薄了,于是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也在无形之中被约束了。 虽然学生在历史考试中能够拿到很好的成绩,但是事实上学生只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并没有真正地学到和掌握历史知识,单纯靠死记硬背的内容,考完试便转瞬即忘。对此,教师应该在教学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成为学习和探究过程的行动者,从而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的发展。教师可以着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充分利用学生对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的好奇心,逐步引导其将好奇心转化为学习的兴趣,即将“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将“苦学”变为“乐学”,从而真正做到自觉、自愿地投入到历史的学习中来。 二、营造有

4、利于创新的情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是个人自觉、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创造性活动当中的一种主体意识。心理学的研究证明,人们在和谐愉快的环境中,其智力可以得到最大效果的发挥。因而,在历史课堂的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一定要保持平等的身份,大家和谐相处、真诚以待,营造出一种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只有这样,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教”与“学”才能进入创造性与积极性充足的最佳状态。 实行民主教学,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学生自然而然就会对学习产生一定的兴趣,于是学习氛围就会变得轻松愉悦。历史课本上的知识大多都是陈述性的知识,如果教师在课堂上没有创造让学生动手动脑的机会,没能让他们通过表现自我来激发他们的创新意

5、识,那么,学生在历史课堂上就会变得毫无激情,在他们看来,上课就成为了一种痛苦的煎熬。因而,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同时,教师还应该采用各种各样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来唤起学生对创新的热情,从而调动学生主动学习历史的积极性以及创造潜能,使学生的个性心理健康发展,变得更加自信自尊,不断进步,不断超越自我,成为适应时代发展要求与敢于创新、勇于开拓的合格人才。 三、拓宽历史知识的外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每一个学生都有着与众不同的个性与独特的特长,他们每一个人都是一个宏大的世界。教师的任务便是让他们充分发挥自身的个性与特长,以达到增强自信、弥补不足的目的。素质教育的实质是教师要利用一切外部条件,让学生主动地将

6、优秀的文明成果转化为自身的品质与能力,并且充分发挥和提高身心的潜能。 拓宽历史知识的外延,是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据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任何一种创造性活动都具备了“准备阶段、酝酿阶段、明朗阶段和验证阶段”这一过程。其中,在明朗阶段,创造的主体突然间因为受到特定的情境下某一个特定的启发所唤醒,于是创造性的新意识就猛然出现了,而且之前的困惑也在瞬间顿时化解。在明朗阶段,常常会有很多的灵感被触发,使人突然受到启发。总而言之,人贵在创新,在历史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教师作为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就得具备创造性的教育思想和创造性的人格,还要充分地把握住学生创造心理的需要和心理的压力,构建有利于创新学习的优质环境,并且善于在课堂教学中灵活运用各种最新的科研成果。只有创新型的历史教师,只有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视为己任,才能推进学生创新意识潜能的开发,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型意识的人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