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专题式实践教学法.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36559 上传时间:2019-01-1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专题式实践教学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专题式实践教学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专题式实践教学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专题式实践教学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专题式实践教学法.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专题式实践教学法 基于团队合作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专题式实践教学,是以团队精神、自我教育为重心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内实践教学新模式,意即开拓实践教学研究的视野,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针对性和教学效果,增进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初步培养大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A 1 问题的提出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实践教学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作为基础课程之一,开设时间通常在大一期间,对学生整个大学四年的成长发展都有重要的影响作用,笔者以该课程为范例,就思政理论课的实践教学进行探索。 目前,高

2、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方案实施工作仍然处于探索的阶段,对实践教学方面的探讨更是处于初级阶段。其中,某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对如何组织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认识还是比较模糊的,实施起来的效果也欠佳。主要原因有如下三点一是某些教师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非常耗时费力的事情,加上教学管理部门对此不计或少计教师工作量,所以教师在实施实践教学时,缺乏主观能动性,往往只是追求完成任务,走个过场草草了事;二是虽然一些教师按照实践课时的规定,组织学生进行了一些实践活动,比如观看爱国影片、参观历史博物馆、考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等,但是对于学生而言,他们为什么要去参加这样的活动,参加这样的实践活动后有哪些收获

3、,他们内心的困惑该由谁来解答等问题,都是一知半解的,而教师对学生的反应也是不甚了了,因而教学互动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三是很多高校由于学生人数庞大,要全体出校进行实践活动很难组织,也不便于教师管理,出于安全问题等诸方面的考虑,都是采取每个教师抽选个别班级的方式出校进行实践活动,这样以偏概全的开展实践活动,实践教学的效果对于那些没有被选中出校进行实践活动的班级学生来讲,更是微乎其微了。 对于上文中所提到的实践教学面临的某些困境,笔者要提出的观点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是否一定要超越于课堂之外来进行呢?是否可以部分的回归课堂内,在课堂上进行实践教学呢?在课堂内进行的实践教学,其教学效果是非常

4、值得探讨的课题。 2 进行基于团队合作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专题式实践教学的必要性 2.1 当前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讲授模式单一的现象较为普遍 传统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基础)课教学模式都是以老师讲授为主、学生聆听为辅的,即便教师在课堂上安排学生进行讨论发言也好,辩论演说也罢,都是即兴而为;在如此仓促的课堂教学时间里,如何能引发学生对社会问题的真正思考和论争呢?学生的发言也大多只能是对理论的生搬硬套,其教学效果是差强人意的。而基于团队合作的基础专题式实践教学,通过与课程内容紧密结合的专题的预先设置,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去开展对社会生活、道德、法律现象的调查和研究,同时培养他

5、们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设计课件、撰写研究论文的能力,使之在自主教学的实践活动中愉悦地接受并验证所学知识的正确性,加深对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从而达到强化课堂教学中所学知识的效果。 2.2 目前传统基础课课外实践教学效果欠佳 传统的基础课实践教学一味走出课堂,但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前文已提及此处不赘述),而基于团队合作的基础专题式实践教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课堂内实践教学的新模式,并且操作性强,可复制性强,可拓宽实践教学研究的视野,推动其更好地朝纵向深入,朝横向延展。若能建立课堂内实践教学的长效机制,既能把开展必要的实践环节作为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更好更

6、深入的落实到教学管理当中。 2.3 高校教育体系对大学生“团队合作”的教育有待加强 团队精神是大学生高层次的素质素养,它的形成和发展依赖于大学生个体的知识和素质基础,而教育教学活动绝对是形成这个基础的主渠道。基础课团队合作的教学实践活动,可以初步培养大学生团队合作的精神和能力,从而引导大学生辨证分析团队合作与竞争关系,把在活动中培养出的团队精神逐步内化为学生的人格品质,转化为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而初步建构大学生团队合作的学习模式,创建团队型人才培养工作的长效机制。 3 基于团队合作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专题式实践教学 3.1 概念 笔者提出的基于团队合作的基础化专题式实践教学就是一种课堂内实践

7、教学的新模式。所谓基于团队合作的基础专题式实践教学,是指在基础课的教学中,遵循现代教育教学规律,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基于充分凸显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思路,在借鉴、吸取国内外相关研究和教学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设计1至2个课程内容为调研专题,以学生自主教学为特点,以学生的团队合作(48人为1组)为组织形式,以团队精神、自我教育为重心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它由两个核心要素构成团队合作和专题式实践教学。 3.2 核心要素 3.2.1 团队合作 提出团队精神,不仅仅是对传统“团结”精神的回归,同时也是信息社会对身处其中个人的必然要求。西奥多?罗斯福曾经说过“在成功的公式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是懂得如何

8、跟别人相处。”“如何跟别人相处”,正是团队合作的精髓之一。特别是中国加入WTO之后,越来越多的大型跨国企业进入中国,他们对团队合作的理解和要求都是国内传统企业无法比及的。所以,为了培养能够适应信息时代全球经济发展的综合型人才,对在校大学生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教育应该成为高校必不可少的教学目标之一。 因此,在基础课中,引入“团队合作”的实践活动,对培养大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显得尤为重要。其关键的一点在于老师必须要成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团队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锻炼培养包括人际交往、合作能力在内的多种能力。值得一提的是,基础课是大学生进校后接触到的第一门思想政治理论

9、课,在此门课程教学中成功的引入“团队合作”的教育理念,对往后大学生在其他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进一步培养团队合作精神起着至为关键的铺垫作用。 3.2.2 专题式实践教学 专题式,即课堂教学内容专题化,把教学内容设计成若干既有联系又相对独立的专题,要求学生团队有目的、有计划的进行研究型的学习。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只有把着眼点放到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这一根本措施上,才能提高基础课程的教学效果。这就要求教师要转变教育理念,由传统的继承性教育、共性教育向创新型教育、个性教育转变,由“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向学生自我教育、积极参与的教学模式转变。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因为课堂实践环节的得以凸显,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将被充分的调动起来,他们也就不再是教学内容的被动接受者,而是教学活动中积极的参与者了。 实践教学一直是大学生了解社会、认识自我的重要途径,也是大学生自我发展与完善的重要途径。坚持实践教学也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一种极好的形式。希望本文提出的基于团队合作的基础专题式实践教学可以为基础课的实践教学工作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