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的认识与思考.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36914 上传时间:2019-01-1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形势下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的认识与思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新形势下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的认识与思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新形势下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的认识与思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形势下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的认识与思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形势下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的认识与思考.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新形势下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的认识与思考 近年来,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把保持农业农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首要任务。保持农业农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一个重要内涵,就是要不断地提高农民整体的科技文化素质,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大力开展农民教育培训,培养新型农民,以科技为动力,促进新农村建设,成为新形势下“三农”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作为长期从事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的农广校,肩负着十分重要的责任和使命,主动、深入研究新形势下农民教育培训的性质、作用、任务、特点等诸环节,提高自身认识,增强内在动力,对做好当前农民教育培训工作具有特殊和重要的意义。 一、农广校是农民教育培训的主力军 农广校是全国唯一一个专门从事农民

2、教育培训工作的完整体系。农广校与“三农”有着天然的联系,具有了解农村、熟悉农业、贴近农民的显著优势,是培养农村基层干部,培养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农村致富带头人以及培养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骨干力量,在农民教育培训中发挥着主渠道和主力军的作用。据统计,从农广校毕业的学员中,约有1/3的学员担任了村社干部;有1/3的学员成为了农技推广体系的骨干;有1/3的学员成为乡村科技致富带头人和种(养殖)植能手。 二、教育培训是重要的生产力 在知识经济时代教育培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培训使科学知识与人结合起来,实现了科学知识的再生产,将可能的生产力转化为直接的生产力。无论劳动者素质还是科技的发达程度以及管理的科学程度

3、,都离不开教育培训的培养促进。而对于科技文化素质普遍不高的农民来说,教育培训更可以说是现实的生产力和直接的经济效益。农广校的技术培训得到了转化,变成了生产力。 三、培训教师是实现科学技术转化的关键 作为从事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的教师,须具备综合的知识修养和较强的专业技能1、先进的教学理念;2、丰富的专业知识;3、较高的讲解示范能力;4、娴熟的组织协调能力;5、高度的敬业精神;6、较强的创新意识;7、良好的身体素质。只有具备过硬的综合素质,才能适应新形势下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的要求。 四、农民技术培训要建立规范的培训纲要 目前,各地开展的农民技术培训,除少数涉农项目培训有统一的大纲和教材,基本上使用的是

4、当地自行编印的大纲或教材。因此,以省级农业部门和培训机构制定统一的、规范的、权威的培训大纲势在必行。 培训大纲的制定,在总体上应遵循其科学性、适用性、通俗性和规范性的原则,力求达到难易与点面结合,教学与实践结合,短期与长远结合,规范与特色结合,传统与实际结合。在内容制定中,一要注重产前、产中和产后的衔接,使产、加、销诸环节培训内容进一步完善;二要围绕现代农业产业发展趋势,注重融入绿色农产品、无公害农产品和安全生产教学内容;三要围绕农业区域条件和特点,依托资源禀赋条件,突出区域优势和地方特色;四要围绕优势特色产业和主导品种、主推技术,制定相应的培训内容;五要围绕市场需求,立足产品的多样化、优质化

5、要求,有利于规模经营和市场竞争。 五、构建农民教育培训长效机制设想 目前,涉农教育培训基本上有四大体系一是农业院校教育培训体系;二是农技推广教育培训体系;三是农业科研教育培训体系四是民间教育培训体系。这四大体系推动着我国农民教育培训的发展。但这四个体系各自发挥作用,没有多少交流,没有形成合力。虽然经过几十年的发展,都具一定规模,但是,离农民教育培训的发展要求,离农民对科技知识日益增长的需求还有相当的差距。因此,整合农民教育培训资源,形成合力,推动其健康发展十分必要和迫切。一是建立农民教育研发基地。集中研究和开发农民教育培训的发展规划、资源利用、技术转化、政策扶持、资金投向以及培训效果评估、培训功能开发、培训对象需求、项目立项等方面的课题,正确引导农民教育培训健康较快发展。二是建立农民综合教育培训基地。整合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农业职业技术学校、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等教育培训资源,进一步合理规划,统一协调,充分发挥教育培训和科技推广的功能,形成自上而下的有效的教育培训和管理网络。三是建立农民教育培训平台。通过建立互联网、农业专家热线、农业咨询机构、农业技术讲师团等平台,为农民提供政策咨询、科技知识、技术指导、市场信息以及企业用工信息等服务。四是建立农民教育培训协会。指导和协调各教育培训机构健康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