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吉市公共营养教育效果分析研究.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37013 上传时间:2019-01-1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昌吉市公共营养教育效果分析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昌吉市公共营养教育效果分析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昌吉市公共营养教育效果分析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昌吉市公共营养教育效果分析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昌吉市公共营养教育效果分析研究.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昌吉市公共营养教育效果分析研究 目的探讨昌吉市公共营养教育对成年居民营养素养的影响。方法应用营养教育效果评价问卷对昌吉市城乡成年人群进行分析评价。结果昌吉市城乡居民均有一定的营养知识素养,多数问答项回答正确率在60%80%,对早餐和牛奶的认识最好,正确率达85%。结论昌吉市公共营养教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营养教育是改善人群营养与健康状况,提高生活质量和预防控制慢性病的有效措施。 公共营养教育已被各国政府和营养学家作为改善人民营养状况的主要有效手段之一。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公共营养教育是“通过改变人们的饮食行为而达到改善营养状况目的的一种有计划活动。”由此可见,公共营养教育主要指通过营养信息交

2、流,帮助个体和群体获得食物与营养知识、培养健康生活方式的教育活动和过程,也是健康教育的一个分支和重要组成部分。营养教育是改善人群营养与健康状况,提高生活质量和预防控制慢性病的有效措施。针对昌吉市居民的营养素养、营养问题,相关机构和专业人员组织开展了大量的营养教育活动1,以期改善居民的营养状况。但是,教育效果如何?怎样客观地进行评价?还未引起普遍的关注,一些研究采用的知-信-行(KAP)2问卷也缺乏国内营养领域的广泛认可。本文了解玛昌吉市公共营养教育对成年居民营养素养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选昌吉市作为调查点,从中各选200名1859岁成年人,分别为城市对照组

3、和城市营养教育组。选该市两个村庄作为农村点,从中各取200名1859岁成年人,分别作为农村对照组和农村营养教育组。对抽取的800人全部进行问卷基线调查,对城市和农村的营养教育组400名调查对象进行一个月的营养教育。营养教育结束后再对所有能追访到的调查对象(768名)进行问卷终期调查。 1.2 方法 1.2.1 问卷调查问卷采用自填方式,调查开始前对所有调查员进行培训,统一解释口径及问卷现场验收标准。对所有调查对象进行编号登记,以提高终期应答率。再根据问卷得分标准判断每份问卷的得分。 1.2.2 营养教育对城市和农村的营养教育组进行为期一个月的营养教育。教育内容以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8版为指导

4、,编写宣传小册子及海报。营养教育形式有营养课堂(4期)、主题宣传栏(2期)、发放宣传材料(手册、海报、折页等)、营养咨询(2次)等,针对城乡居民的不同特点具体形式有所侧重和区别。 1.3 统计分析 数据录入利用EpiData3.0软件。数据分析处理使用SAS及STATA软件包。 2 结果 2.1 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基线调查共有800名城乡成年居民参加,原则上要求1个月后所有调查对象均参加终期问卷调查。由于失访等原因,共768名调查对象参加了终期调查,应答率为96.0%。 参加两次调查的768人中,男性居民435人(56.64%),女性居民333人(43.36%);城市居民399人(51.95

5、%),农村居民369人(48.05%);年龄分布为1859岁,其中3049岁居多(567人),占73.83%;婚姻状况多数已婚(684人),占89.06%;文化程度分布依次为,小学及以下130人(16.93%),初中279(36.33%),高中/中专241(31.38%),大专/职大97人(12.63%),大学及以上21人(2.73%)。 2.2 营养教育对城乡居民营养素养的影响 在营养教育前,城乡居民均有一定的营养知识素养,多数问答项回答正确率在60%80%,对早餐和牛奶的认识最好,正确率达85%。但对于优质蛋白质、不同食物来源铁的吸收利用、精白米面的维生素损失和维生素A缺乏的易感人群等知识

6、缺乏正确认识,回答正确率在33%44%。过一个月营养教育后,营养知识素养有较大提高。 营养态度的变化要小于营养知识的变化,教育前单项正确率几乎都在70%以上,教育后各项均有改善,单项正确率接近80%。其中,对保健品的态度改善最大,提高10%以上,其次为节食减肥、饮食调节预防高血压、希望接受营养教育等项有一定改善,而是否愿意主动与别人交流营养知识、是否会劝说家人与朋友改变不好的饮食习惯两项调查前后几乎没有改变。 2.3 营养教育前后各组评价问卷的得分值比较 营养教育前,对照组和干预组问卷各项得分基本持平,且都处于一个较低水平。经过一个月的营养教育,干预组各项得分均有提高,尤其是营养知识和饮食行为

7、部分,分别平均增加了8.4和7.5分,总分达到73.1分;对照组各项得分未见明显变化。此外,营养教育后的自评得分为8.4分(满分为10分)。 3 讨论 本次营养教育后,教育对象人群的营养知识、饮食行为及社会环境影响方面都有明显改善;营养态度改变相对较小,教育前后营养态度得分均处于较高水平。但是,饮食行为和社会环境影响两部分的得分要明显低于营养知识和营养态度的得分。从营养素养的总体情况看,经过为期一个月的营养教育后,该人群营养素养从原来的较差状态达到一个中等偏上水平,尤其是营养知识增加明显,并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说明此次营养教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从以往的营养教育事例分析发现,营养知识是比较容易改善的部分,饮食行为和社会环境影响是较难改变的部分,同时又是对居民整体营养素养起着关键性作用的两个因素。人具有社会性,行为必定受到周围环境(社会、生活环境)的影响。因此在营养教育过程中,教育群众识别并克服周围环境中不利于健康的饮食因素,而利用有利因素促进饮食健康是需要重视并深入探讨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