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方法创新.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37398 上传时间:2019-01-1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议《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方法创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浅议《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方法创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浅议《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方法创新.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议《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方法创新.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议《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方法创新.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浅议语言程序设计教学方法创新 针对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听得懂,不会编” 的现象,提出计算机编程教学方法的改革,从学生“学会编写程序”的角度出发,在教学内容、课堂教学模式和上机实践环节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C语言程序设计已经作为所有理工科专业的基础公共课和必修课,所占教学课时数很大,也是程序员考证、计算机专升本考试和等级考试的必考课程。从客观上讲,教师教学思路的不同和学生学习方法的差异,对程序设计语言教学效果有直接的影响。本文以针对学生编程的一般心理思维规律,结合教学体会,试图探索出一条适合编程语言教学的有效途径。 一、剖析编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我校是一所职业技术类院校,在大学一年级下学期

2、开设此课程。根据教师的观察和与学生的交流,部分学生反映上课时都能听懂讲解,可上机时却脑子一片空白,无法动手编程,学生的编程往往只停留在依教师的例题“画瓢”的水平,一旦稍有改变,便出现举步维艰的困惑,本文称此为“听得懂,编不出”现象。究其原因,在教学方面可能存在以下两个问题 (一)教材过于注重对语句语法的深入剖析,缺乏以算法核心的编程题教学内容 大多数C语言教材中通常先给出一般的语法格式,然后逐步讲解语法要点,再给出例子。教师钟情于举一反三地对使用语句、语法的深入教学,算法教学偏少。例如,这导致学生在学习上有误区,有好些同学花大量精力做诸如等级考试的选择题、填空题,带给同学们更多的是关于语言语法

3、的熟悉和了解,但对真正的目的编程没有什么帮助。这个方法不可取!应该做的是编程题,而专门针对编程题的书很少。这往往导致学生上机时不知道写程序的步骤而无从下手。 (二)学生厌倦传统的课堂编程教学,缺乏可以辅助学习的有效途径 学生对于黑板上讲编程这一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有厌倦心理,同时课后师生不见面,很少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也间接影响着学生的主动学习,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较差。学生最迫切需要的是放到因特网上的集视频、动画于一体的电子学案,事实上这一工作我们教师未引起重视,教育部长周济谈高等教育教学推进教育创新要做好三件事一是把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教育改革的重点;二是加强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的创新;三是不断

4、推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创新。为此,我们计算机程序设计教研室的教师们在课程教学内容、课堂教学模式和上机实践环节作了以下三点教学创新。 二、改革课程教学内容,重视算法的编程思想,培养创造性思维 学习程序设计不仅是为了掌握一种开发工具,更重要的是用计算机解决问题。而算法是解题的方法和步骤,算法就是对操作的具体描述,是计算机的解题过程。编制程序,就是根据算法,用具体的语言依据某种规则编写计算机执行的命令序列。因此学习语言的重点是锻炼分析、分解,最终归纳整理出算法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否理解算法,并掌握算法,成为教学的关键。在C语言的教学过程中,改革传统的语法学习内容,将算法教学融入到语言教学中

5、。由于C语言语法的逻辑性较强、结构性要求较高,初学者刚接触的时候容易考虑不全。因此算法教学可以通过实例进行, 从最简单的例子入手,使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学习一些基本逻辑结构和语句。例如可以从实际生活着手,不能让学生认为只有“计算”才有算法,其实生活中到处都存在着算法。而对于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题方法和步骤,可以让学生根据同一个问题提出不同的算法,并比较这些算法之间的优劣,并让学生根据分析对算法进行优化。通过对算法的优化练习,可以在无形中提高学生写算法的水平。 比如说,C语言典型算法之一数据的排序。可以用数组对它进行排序,也可以用循环对它进行排序。排序的算法有冒泡排序算法,二分法排序算

6、法,插入排序算法,快速排序算法,选择排序算法。在教学的过程中,指导学生分析100条记录的排序与1000000条记录的排序通过不同的排序方法,体现在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的差异。 三、改革课堂教学模式,重视网络教学,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随着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观念与形式、课堂教学结构以及教学思想和教学理论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计算机辅助教学作为现代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是常规教学手段的重要补充,在教学中起到了不同于其他教学手段的独特作用。因特网的高速发展和校园网的广泛普及为我们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提供了新的契机,从2018年起,学院开始构建高质量、高容量的多媒体网络教学

7、资源,培养学生在网络环境下进行高效率地互助的学习方式。以网站的形式组织数字化学习资源,最大限度地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实施网络环境下的C语言教学以来,最大的变化是加强了师生和学生间的沟通,在一学期的课程学习中,通过留言板和邮箱与70多位学生交流了200多次,网上集中答疑8次,对学有余力的同学,提供了高于课堂学习难度的拓展空间,照顾到了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学习需求。例如,C语言学习过程中,同学们感到特别困难的是循环和指针两部分的内容,其实难点不是在于语法,而是针对这些方面如何用相关语法的语句实现编程。通过改革考试方法规定了这一单元的平时学习成绩是通过网上讨论,发布自己的观点来决定。结果,网上讨论出

8、乎意料的热烈,使本来概念掌握得不牢固的同学在相关知识点上越辩论越明了,编程思路越来越清晰。 四、改革上机操作的实践环节,重视程序项目设计,培养应用能力 上机操作,照着书本的例子进行验证,学生往往觉得很无聊。在C语言程序设计上机实验教学中,通过项目教学法来改革此处现状。项目教学法,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是德国教育专家弗雷德?海因里希教授倡导的教学理论。 项目教学法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在上机实验教学过程中,精选一些有趣的习题如“猴子分桃”、“鸡兔同笼”、“韩信点兵”等25个实例来组织基本语法、函数、基本语句的学习,掌握累加器、累乘器、质数、最大公约数、累乘求积等

9、必须掌握的程序段的编写,同时也提高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实验示范库。每次实验课后,指导教师对学生的优秀实验项目予以讲评,分类纳入“实验示范库”,通过开放的实验教学环境和校园网实现共享,供学生学习借鉴。 第二阶段具体组织方式是每位学生自由编入一个不超过五人的小组参加设计,通过模拟开发过程,以编写仿照TT软件编写一个英文打字练习游戏,“学生成绩管理系统”、“图书管理系统”等比较贴近学生生活的一些项目为学习任务,在真实的编程情景中让学生做自己感兴趣的项目,真正做到学用结合。在这些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巩固和提高前面的知识,不断地用所学的知识去逐步完善这些程序,并将编程的技能技巧渗透其中。 五、结束语 根据职业教育的特点和体现高职“必需编程技能、理论够用”特色的教学计划的设置,在“以能力为核心”取代“以学科为核心” 课程理念下,教师应不断培养创新意识,使得这门课实现了从面向学科系统到面向问题体系的转变,从面向编程思想的训练到面向编程技能训练的转变,使C语言程序设计真正成为学生喜爱的课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