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独立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37929 上传时间:2019-01-1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5.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独立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浅析独立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浅析独立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析独立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独立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浅析独立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摘要:独立学院大学生其生理、心理都处在一个急剧变化的时期,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从而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因此,独立学院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探讨了独立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并对形成这些问题的原因进行了理性分析,在此基础上,从心理学的角度为独立学院学生管理工作提供政策建议。 0、引言 当前,随着社会竞争的激烈和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突出。据2004年全国心理卫生协会年的统计,有心理失衡或障碍的大学生占全国大学生总人数的1/4以上,有30左右的大学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研究者们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或某些心

2、理问题展开了大量的研究,研究表明:有10至30的青少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尤其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大大不如普通高校大学生,心理疾病己成为大学生休学、退学的重要原因之一。笔者对中国地质大学江城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显示,41的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自卑心理,其中严重者超过21,贫困生、女生的比例较高。独立学院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过分嫉妒、自责、孤僻、焦虑、抑郁、逆反心理、神经衰弱、社交困难、攻击性、破坏行为等,这些心理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独立学院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由于独立学院是近年来出现的新生事物,还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因此,人们更多地关注独立学院的资金、生源等

3、问题,而对独立学院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关注尚显不足。笔者在独立学院从事辅导员工作已近三年,对学生的心理状况有比较清晰的了解,因而,本文将针对独立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现状及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1、独立学院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及原因分析 据调查,与普通大学生相比,独立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较低,虽然在恐怖、焦虑,精神病性等方面并无明显差异,而在强迫、人际敏感、偏执、敌对等方面却高于普通大学生。独立学院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值得关注。 造成独立学院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因素很多,有主观内在的因素,也有客观外在的因素,主要包括个性的心理生理因素、社会环境因素,家庭环境因素、校园环境因

4、素等,作为独立学院大学生这一特殊的社会群体,以下几个方面是形成心理健康问题的直接诱因。 (1)因环境变异产生较强的心理压力。如入学适应问题:告别中学时代,进入大学,大学展现给大学生的是一个全新面貌的生活。这种环境的变迁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他们的心理变化。有很多学生开始了真正意义的独立生活,他们远离父母,远离亲人和朋友。要学会生存的本领,这是完成人生转折的关键时期。自我的不断觉醒、所处社会环境、校园环境、生活环境、学习条件的变异必将给每个大学生带来学习、生活、交往方面不同程度的适应性心理问题。这都易使一些大学生产生茫然、不安、苦闷、焦虑、心理压力大、失落和孤独感等不良情绪的应激反应。面对这种环境的

5、不适,独立学院大学生对自己的心理难以很好地把握和调节。日常生活中的烦恼、不安和紧张往往因得不到合理的疏泄和释放积压在心里,化为心理的忧郁、焦虑和苦恼,久而久之,造成心理淤塞,导致严重的心理困惑或心理障碍。 (2)自身因素的影响。自身因素是造成独立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要因素之一。高校大学生正处在生理上基本成熟、心理趋于成熟的发展时期。在这一时期,一是大学生心理发展还不够成熟,不能很好地面对现实,期望值过高,一旦现实与理想差距过大,就会大失所望。而且独立学院并不是他们理想中的象牙塔,较低的录取分数线降低了社会对他们的认可度,理想与现实的落差给他们带来无穷的烦恼,心里有很多挥斥不去的烦躁和焦虑

6、;二是自我意识不健全,不完善,如不能公正客观地认识自我,有时对自我评价过高或过低,对自己定位不准确等;他们虽能找到处理问题的一些方法与策略,但有时也会出现不成熟的心理表现,长此以往,很容易导致心理障碍。 (3)因人际关系不和谐和恋爱产生的心理恐惧感和情感冲击。现今,大学生中以独生子女居多,他们有强烈的交往需要,然而由于缺乏独立生活能力更因交际能力较弱,一旦受挫便会产生害羞、恐惧、自卑等自我否定的情绪表现。如大学生性际交往问题:大学生处于青年中期,生理、心理发育机制渐趋成熟,但在恋爱与性的问题上却缺乏认识,考虑问题往往简单片面,情感易冲动,无法正确应对恋爱,失恋问题及性意识困扰和性压抑。这会使他

7、们在情绪、自我评价、交往、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受到影响,由此引发诸多心理问题,甚至走向极端。 (4)学习与就业的压力。大学生的学习压力是他们在校期间的最大压力。由于高校扩招和招生就业体制的改革,大学生就业难与贫困生群体的增多,导致他们在严峻的形势面前心理压力骤增,出现不安定的心理隐患。就业压力已成为他们心理问题的主要来源,一些人在就业重压下,难免出现心理问题,甚至不同程度地患上抑郁症等精神疾病。 2、独立学院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对策分析 独立学院大学生心理问题形成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根据这些因素我们应寻求行之有效的对策。这对于促进独立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无疑是一个很好的借鉴。具体措施如下: 2.1

8、建立专业机构确实保障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 在学校领导的支持下,学校成立由罗新兰老师及相关人员组成的大学生心理咨询室,负责对全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进行统筹规划和督导检查。各学部均有专门老师负责学部学习心理辅导,各班级都增设了心理委员,形成了学院一学部一学生三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学校充分发挥各学部辅导员、班级心理委员及心理社团骨干在大学生日常教育管理工作中的优势作用。此外,学校还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设立了专项经费和提供了独立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场地,尽可能地满足学生接受教育和咨询的需求。 2.2形成了“学院学部学生”三级工作网络体系,加强危机干预和心理健康教育 学院学工处应专门成立了心理辅导研

9、究团队,他们在全体学生心理教育、少部分学生心理咨询、个别学生危机干预三个层次上发挥专家作用。心理咨询室还通过集中培训、分散学习等多种方式对学生工作者、心理委员、班级骨干等进行不同程度的培训,学工处鼓励辅导员参加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队伍素质,切实增强了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水平。 2.3立足教育、全员测验、主动咨询与学部预警想结合,确实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学院以学生为本,效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学院在做好预警的基础上,积极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引导。通过思想品德课、就业指导课等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大学生充分认知自我,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增强就业竞争意识,进而提升学生的职业心理素质;学

10、院还专门增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将知识普及与问题探索、行为训练、案例分析结合起来,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自由选择。同时,在心理咨询室老师的指导下,各辅导员在所带班级开展心理健康主题班会等活动,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知识普及性教育,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意识。此外,心理咨询室开展日常化、全方位的心理咨询服务,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渗透到社会实践中,举办素质拓展训练营等,帮助学生消除或缓解心理问题和障碍,提高心理素质。 综上所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做好全方位的关系协调和资源整合,建立群防群治的长效机制。学校、家庭、社会各界都应给予独立学院大学生更多的理解和关爱,想方设法做好心理辅导和危机干预,共同推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取得长足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