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中学音乐聆听教学中的三个层面.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38225 上传时间:2019-01-1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论中学音乐聆听教学中的三个层面.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浅论中学音乐聆听教学中的三个层面.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浅论中学音乐聆听教学中的三个层面.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论中学音乐聆听教学中的三个层面.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论中学音乐聆听教学中的三个层面.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浅论中学音乐聆听教学中的三个层面 随着音乐教学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教学体系与方式也在不断得到完善,音乐聆听教学作为中学音乐教学中一个必不可少的部分,教师应该对其有一个充分的认识与了解。在教学过程中要从教育学、心理学以及社会学这三个层面着手,并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对中学音乐聆听教学从不同学段、教学过程和聆听过程进行相关论证。 中学音乐聆听教学法有三个层面,这三个层面分别有各自的特点,这也就要求中学音乐教师要有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方案,做到因材施教,获得音乐教学的最好效果。 一、课程学段策略层面 首先,因为不同年龄段学生生理素质以及心理智力水平的差 异,在音乐聆听教学中我们应该区分不同阶段进行探讨。其次,

2、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在心理特性方面也有着明显的两极趋势,因此,我 们可以考虑在教学框架安排上把授课内容分为高低两个学习阶段。最后,在音乐聆听教学中,我认为应当从三方面着手。 1.联系生活经验,培养聆听习惯 音乐给人带来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的聆听意识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而要做到这一点,我们不仅要培养学生聆听音乐的能力,还要培养其聆听音乐的习惯。例如,在听音乐前要反复强调“听音乐时要安静”或“音乐是靠耳朵聆听的,所以,我们要保持安静,你不安静听它就溜走了”等语言,如此反复强调,久而久之,学生便会形成一种听音乐时要安静的意识。 黑格尔曾经说“艺术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音乐亦

3、是如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情绪的起伏都与音乐有着密切相关的联系,因而在音乐教学中,我们首先要了解学生的生活,让学生聆听的音乐更贴近他们自身的环境,只有这样才能把学生往积极的层面上引导,继而培养学生聆听的兴趣与习惯。例如,在季节变换时聆听不同季节特征的曲目,春暖花开时多听描写春天的音乐,秋凉落叶时多听描写秋天的音乐,这样会有效帮助学生理解音乐所描绘的内容。 2.语言文字描述,视觉图形辅助 相对于学生在低学段对聆听习惯的培养,中学段的音乐聆听教学则应往更深的层面挖掘,如对聆听的表达。教学研究结果表明,四年级以上的学生开始倾向于用语言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对此,我们在中学音乐教学过程中可以加入一些语言

4、方面的表达项目,迎合学生的心理特征,适当地减少在肢体上的表现环节,这样既能增强学生的聆听能力,又能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 此外,单一的语言因素也并不足以支撑起整个教学过程,我 们需要结合视觉性因素作一个辅助。因为在心理学上,人的认知系统是复杂的,感情的产生往往伴随着理智,这样的过程就是一个抽象化的过程。例如,在中学音乐教学中应适当地加入一些更抽象的元素,借此引导学生的发散思维,进一步提高其音乐聆听能力。 3.联系音乐经验,理性分析涉入 音乐聆听其实就是经验性总结。学生在中学阶段相比以前已经具备更加丰富的学习经验,其在音乐聆听方面的能力会更加成熟,对此我们要着重培养学生的音乐经验,让他们

5、多去尝试,并通过自身的感悟来总结经验,这样做不仅能开阔学生在音乐聆听上的视野,更能提高他们的聆听能力。而学生所处的学段越高,其相应的理性分析能力则会越高,掌握了这一点有助于我们有针对性地制订学生的教学计划。 二、教学过程策略层面 1.教学前了解音乐经验背透音乐作品 很多时候,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离不开我们对音乐背景的了解,在教学之前我们不仅要对学生有充分的认识,更需要对我们所选取的音乐作品作一个彻底的了解,只有前期准备充足,我们才能确保自己选择的音乐教学是适合学生的,同时也只有在我们对教学内容上有一个通透的解析后才能够在课堂上得心应手。 2.教学中教学导入教师语言 正如音乐的传播离不开物质载体,

6、知识的传授也离不开教学的途径。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当遵循正确的教学流程,确保教学的可行性。一般的教学途径我们可以在宏观上概括为课题切入音乐赏析情感体会重听音乐思维发散再听音乐强化提升归纳总结。在这样一个基本的模式下我们可以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作出一个灵活的调整,进而寻求创新。其中,教师的导入环节是吸引学生注意力以及兴趣的一个关键所在,通过运用优美的文字以及生动的案例,既调动了大家的思维,又确保了课堂上的教学方向,在给予学生明确的指引后,课堂效率便能大大提高。而教师语言在运动上虽说不能够太过死板,但是有几点规律还是我们必须要遵循的,首先,教师语言一定要有积极意义。其次,教师语言必须要有引导性。最后,

7、教师语言一定要生动简洁。此外,我们还要防止给予学生过多的批评或表扬,尽可能地保持情绪上的平衡。 3.教学后教学反思音乐作业 在完成了教学工作后,我们需要对自己的教学过程做一个反思,考量一下自己在课前所制订的目标有无达到以及在教学过程中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此外,对于自身的教学优点我们也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只有在不断地总结与加强中,我们才能不断地完善以及提升自我。 而音乐作业作为学生在课后的一个拓展延伸更担负起了课外教授学生的重任。但作业并不应该增加学生的业余负担,而是旨在增强其对学习的兴趣,如课后一些小调查或者分享等此类交流互动型的方式都是可行的。 三、聆听过程策略层面 1.聆听之前形成聆听期待

8、在对音乐聆听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之后,我们便能够拥有一项自我调整的能力,具体可体现为对音乐聆听的一个预判性。如,在音乐播放前自己内心的一个期盼状态,音乐教育家修海林认为影响期盼状态的因素有两个“一是审美主题形成的定式心理与既定期待视野。二是审美客观的标题、介绍以及有关作曲家生平、创作意图、作品评价及演奏家风格、特点介绍的信息导向等形成的心理暗示。”这种期待都是我们在音乐聆听过程中一个重要的部分,从另一个角度看,聆听的期待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音乐聆听这一过程的质量。所以,作为教师,一定要重视音乐聆听期待相关能力的培养。 2.聆听之中聆听引导图示 在音乐聆听过程中,因为声音的敏感性,学生很容易受外界影

9、响而分心,跟不上教学的步伐,其正是因为音乐的虚幻型以及消失性,对此我们可以通过音乐聆听引导图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例如,音乐片段的旋律走向和音乐整体发展脉络,都可以通过图示来加以说明 而构建音乐聆听引导图必须要起到三方面的作用首先要吸引并引导学生在音乐听觉上的注意力,然后是流露出学生在音乐上的感情思想,最后则是表现出音乐的组成要素。这三点便是我们设计聆听引导图示的基本目的。 3.聆听之后音乐“翻译”语言模式 语言与音乐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十分微妙的,音乐始于语言而又升华于语言。他们两者之间既有相似又有区别,而在语言教学中我们的表达需要的是描述性而非解释性。音乐作为抽象的语言,他是能够被我们所理解的,但

10、因为其独特性我们却无法详尽地对其进行阐释。作为音乐教师,我们要明白音乐聆听这样一个过程是主观性极强的行为,每个人都会有自己不一样的看法与感受,但是在此层面上我们也要确保整体的体会是基于一个预定的范围的。因为在音乐聆听过程中,大部分的人都能够感受到音乐的本质,这一层面是最基本的音乐主调部分,而另一个层面则是自身情感的一个延伸与体会。只有正确地区别音乐与语言两者间的关系,我们才能在聆听之后将自身的感情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 音乐聆听相比被动性教学更偏向于主动性思考,它不仅是音乐创造者客观的主题表达,更是聆听者主观的生活感受。此外,因其自身具有不同的层次性特点,在中学音乐教学中结合学生的生理以及心理素质特征来进行音乐聆听教学是我们在课程教学中必须遵循的一个原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