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中职学校德育的教学方法.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38228 上传时间:2019-01-1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论中职学校德育的教学方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浅论中职学校德育的教学方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浅论中职学校德育的教学方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论中职学校德育的教学方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论中职学校德育的教学方法.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浅论中职学校德育的教学方法 德育自古以来就受到教育家的重视,并且把它放在教育工作的首位。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实施素质教育,不仅要抓好智育,更要重视德育,为国家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是各类教育的职责和任务。职业教育作为教育体系的重要部分,更要加强德育教育。 中职德育是对中职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法律和心理健康的教育。它是中职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智育、体育、美育相互联系,彼此渗透,密切协调,对中职学生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导向和保证作用。中职学校学生现阶段普遍存在着以下问题心理素质差,对学习不感兴趣,行为习惯差,法制观念淡薄,面对这群年龄尚小,人生观、价值观没

2、有定型,可塑性很强的特殊群体,如何贯彻、落实好党的教育方针,尤其是要全面提升中职院校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重在研究德育教学的方式方法。 1 中职德育的教学方法 1.1 校园文化。校园环境文化是一所学校的办学理念、个性风格、人文精神的综合外观,对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起着陶冶情操、砥砺德行的作用,并逐步内化为学生的素质。创造丰富、活跃的校园文化,是中职德育教育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实现德育目的的重要途径。首先是因为中职学生有更强的心理需要,他们的学业成绩不为人青睐,但他们希望在能力、技艺才华上到同学的认可,渴望有足够的机会与场合展示自己。其次是因为中职学生的课相对中学来说较少,他们有

3、更多的业余时间和精力需要在课外得到释放,从而获得更多的课外追求和愉悦满足,否则就只好在校内无聊的嬉戏打闹。因此,职业中学丰富活跃的校园文化就显得格外重要。学校要加大投入,尽力发掘整合学校文化资源,设计全方位的学校文化,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校园文化生活,例如认真办好广播,橱窗,刊物等教育阵地,创建各种各类的学生自我管理的组织、团队、协会、兴趣小组等,开设选修课,文化走廊,建立展示学生各种成果、作品、荣誉的窗口,适时举办各种主题庆典会、报告会、读书会、交流会、运动会及文艺节,经常开展知识、技能、文体方面的比武、竞赛和富有情趣游艺等等。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校风班风、规章制度等所承载的精

4、神文化和物质文化,对学生的行为、习惯的培养,对他们情感、思想观念的形成都有潜移默化的作用,让置身于其中的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状态下,不知不觉中接受这种无形教育的要求,使之成为德育教育的一种有效渠道。 1.2 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将德育寓于各学科教学之中。要加强时事政策教育、国情教育和相关专题教育。时事政策教育要联系实际、贴近生活、生动活泼,坚持正面引导原则。各学科渗透德育,是各科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进行德育的最经常,最稳定的途径,对提高学生的思想德育素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各科教师要发挥师表作用,主导作用,认真落实本学科的德育任务要求,结合各学科特点,寓德育于各科教学内容和教育过程之中。

5、各学科的教材、大纲和教学评价标准都要坚持德育导向。教学主管部门和教研人员要经常深入到教学领域,指导学科德育的有机渗透。 1.3 积极的心理暗示引导学生 言语或非言语的心理暗示手段,如语言、手势、表情、体态、动作以及某种情境等,都可以间接地对学生的心理和行为施加影响,起到强化或抑制学生行为的作用。如赞赏的语言、亲切的微笑、肯定的眼神、微微的点头等,这些都是心理暗示最常用、最基础的方法,可以感染学生,让学生受到鼓励,找到自信的力量,消除对老师戒备和对抗的心理,拉近学生与老师的距离,形成支持老师的积极的情绪效应,从而强化教师所期待的课堂行为;而语气的转换、话语的停顿、眼神的凝视、表情的严肃可以暗示和

6、提醒学生自律,抑制课堂上学生的某些不良行为,从而避免直接的批评。 1.4 劳动与社会实践 劳动与社会实践也是学校德育一个重要途径和根本措施。学校要把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必修课列入教学计划,根据不同的年龄层次,指导学生参加一定的生产劳动和公益劳动,切实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热爱人民,珍惜劳动成果的思想感情、行为习惯和艰苦奋斗的作风。要积极组织学生参观、访问、远足、进行社会调查,参加社会服务和军训等实践活动,使学生开阔眼界,认识国情,了解社会,增长才干,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 1.5 学生自我管理相结合的方式 在教育中要特别突出学生自我教自我管自我服务意识的培养。 职校教育要

7、坚信学生是学习的主人,高度尊重学生,引导学生参与班级管理,充分发挥班级干部的骨干作用,让学生干部参与每周的值周检查,使学生在充当管理者的角色中得到教育。鼓励学生创办集体的活动,比如演讲、朗诵、辩论、文体比赛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帮助学生成立各式各样的兴趣小组,使学生在活动中找到自己心灵的闪光点,受到鼓舞和激励,学会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管理,规范行为,进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最终通过学生自我管理实现自我教育。 2 中职德育的展望 如何构建中职德育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做人为本、德育为先这一根本教育指导思想,深化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机制,全面提高中职学校的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这是需要继续思考的大问题。 21世纪的中职生,思想意识更加复杂多变,中职学校德育面临着更更新的挑战。造就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技能人才,是国家现代化建设对人才的客观要求,是中职生成长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职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作为德育工作者,要充分发挥德育在学生健康成长中的动力、导向和保证作用,把这些处于少年转入青年的过渡期,思想、心理未成熟而不稳定,可塑性大的受教育群体,培养成为社会需要的素质全面的技能型人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