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健康理念对体育教学的意义.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38259 上传时间:2019-01-1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论健康理念对体育教学的意义.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浅论健康理念对体育教学的意义.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浅论健康理念对体育教学的意义.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论健康理念对体育教学的意义.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论健康理念对体育教学的意义.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浅论健康理念对体育教学的意义 “健康理念”是体育教学科学化的前提,是健康行为形成的动力;它可以促进体育教学过程和教学行为的科学化,促进学生健康行为的养成和体质健康水平的提高,促进学生终身体育观的形成并提高生命质量。中学体育教学应当重视健康理念的培养。 当前的体育教学改革的研究多集中在内容、方法的探索上,而对健康理念在维持健康中的地位和作用研究不多。体育的终极意义应是促进人们的身体和精神的健康,健康理念理应成为体育教学的题中之意,并在体育教学中占重要地位。 一、如何理解“健康理念” 世卫组织调查结果显示世界上仅10%的人是健康的,75%的人属亚健康人群。如何帮助偌大的亚健康和不健康的群体摆脱现状

2、态而获得健康呢? 首先要从确立正确的健康理念入手。“20世纪卫生组织”曾做了如下定义“健康是一种在身体上、精神上的圆满状态,以及具有良好的适应能力,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衰弱的状态。”该定义不仅丰富了生物医学模式下的健康观,同时也预示着人类健康更是要从精神层面加以维护。更有甚者,巴西学者在对腐败政府官员的生命研究后提出,应将道德健康纳入到人类健康的范畴之中。由此可见,生理上的圆满只是健康的基础,均衡的心理、良好社会适应力、积极的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等精神因素都应该纳入到“健康理念”中来。 “健康理念”要求一个人能对健康的标准有完整科学的认识,能灵活运用健康标准自觉认识自身的健康状态,积极主动地

3、向往和追求身心的健康,并极力避免各种危害健康的因素,从而增进健康、收获圆满的人生。 鉴于以上对“健康理念”的理解,在目前的中学课程设置中,“健康理念”教育的重任当然落到了体育教学上。传统的体育观较多地关注人的体质强健,但体质强健只是健康的物质基础,健康理念对于强健体质的实现有着强大的促进作用,它促使人们自觉地通过具体的健康行为去追求体质健康,进而追求精神健康。所以,倡导健康理念教育为体育教学拓展了更加宽阔的理论和实践空间。体育无可比拟的实践性、可操作性又为健康理念教育提供了可靠保证。 二、健康理念在体育教学中的意义 (一)健康理念促进体育教学过程和教学行为向着科学化发展 其意义有如下几方面 1

4、.健康理念促进了教师教学理念健康化 体育教师不仅要有高尚的职业道德、扎实的专业知识,而且还应当具备以人为本的健康教学观,在健康理念指导下,通过制订系统的教学计划、科学选择教学内容、合理使用教学资源等,努力使体育教学的各个环节成为维护和促进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积极因素。 2.健康理念促进体育教学组织过程合理化 在健康理念指导下,一方面体育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遵循区别对待的教学原则,按照性别、运动水平、健康状况等进行教学分组,以保证不同的群体在教学中都能获得最佳的健康效果;另一方面教师应遵循运动技能形成的规律,科学选择教学内容、合理安排教学次序、恰当安排运动量,以此保证教学的各项因素成为维护与

5、增进学生健康水平的有效手段。 3.健康理念促进教学方法和行为的科学化 教学方法和教学行为是决定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在健康理念指导下,教师应当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季节气候条件、学生基本情况等,遵循由易到难、由简到繁、逐步适应的规律,设计科学的教学方法,并充分考虑教学中可能出现的不利情况,采取保护帮助、辅助练习过渡等方法,保证体育教学健康目标的实现。应注重激发学生的锻炼兴趣、启发学生思考,不断提高教学效果。 (二)健康理念促进学生健康行为的养成 健康理念形成和发展将会使学生对于体育运动有一个全新的认识。锻炼中,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并且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进行锻炼,这样大大地提高了学生对于体育运动的兴

6、趣,自觉地参与到体育锻炼中来。在教师的指导下掌握并应用科学的方法进行体育锻炼,并且在锻炼中获得关于运动对于健康促进的各种作用以及怎样合理、安全地进行体育活动,养成坚持锻炼的习惯。新型的教师在体育教学中,使学生理解营养、环境和生活方式对身体健康的影响,在日常生活中养成健康行为,避免不利于健康的因素。可见,无论是在体育课上还是课外体育活动中,甚至在生活中,健康理念的形成为学生养成健康行为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三)健康理念促进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高 在中学体育教学中,通过健康理念的传播,大多数同学会逐步形成与之相应的健康行为,变被动上体育课为主动参与锻炼,甚至还有部分同学会主动探求科学的锻炼方法

7、及健身原理,科学的锻炼习惯初步形成。在长期系统的体育锻炼影响下,学生各器官系统的机能水平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和提高,从而增强了机体对内、外环节刺激变化的适应能力和机体的免疫能力,减少疾病的发生率,提高健康水平。 (四)促进学生终身体育观的形成,提高生命质量 在健康理念的指导下,健康水平得到逐步提高,学生对于体育运动的热爱也随着健康水平的提高而不断高涨,在未来的生活中,他们将会持之以恒,一直保持这样一种锻炼习惯,养成终身体育观,不断提高健康水平,直至达到真正健康的目标。可见,健康理念对学生未来的幸福生活和生命质量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随着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和体育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体育课健康目标实施情况日益得到师生的关注,而要实现体育教学健康效果的最大化,则首先必须在师生间牢固树立科学的健康理念。对于教师而言,科学的健康理念有助于体育教学观念向着追求身心健康的方向转变,使体育教学改革从追求模式和内容的创新走向注重体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和实际健康效果。对于学生而言,健康理念一旦形成,则会从被动地接受体育教育中解放出来,进而变得主动积极地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来,充分体现体育教学中学生为主体的基本特征;在科学锻炼的影响下,通过学生亲身感受健康的喜悦,进一步强化了其锻炼的行为,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促进生活方式向着科学化、合理化方向转变,为未来生活质量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