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工类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分析与对策.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38551 上传时间:2019-01-1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理工类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分析与对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理工类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分析与对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理工类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分析与对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理工类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分析与对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理工类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分析与对策.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理工类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分析与对策 理工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主力军,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但由于理工类院校整体的政治文化氛围薄弱等原因,导致理工类学校中的大学生出现道德观念淡化、认同度不高等问题。因此,我们要把握学生们的思想现状和特点,采取有效措施,提升理工类院校大学生的思政教育水平s本文从提升理工类院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水平的重要性、理工类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分析以及提升理工类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的对策等三个方面做了简单论述,意识到提升理工类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水平成为当前重中之重。 理工类院校;思政教育;问题现状;措施 G640 A 1671-5918(2

2、018)01-0084-02 一、提升理工类院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水平的重要性 (一)提升思政教育工作的实际教学效果。理工院校作为高等教育的主力军,培养的人才思想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成效。由于理工科学校的教育工作有其特殊性,一些学校有重技能,轻德育的现象存在,忽视对理工科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特点和规律的探索,从而影响了思政教育的实效性。 (二)有助于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随着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全球化的迅猛发展,导致一些西方的文化思潮冲击着大学生的思想,侵蚀着他们的社会主义信仰,冲击着他们的价值观念。在他们价值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只有加强理工科学生的思政教育,才能帮他们树立正

3、确的理想信念,促进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三)促进理工科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认为,人的发展是与社会生产发展相一致的。”理工学校在教育传统上重视对科学技能的训练,忽略了人文素养的提升。因此对教育的改革要注重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重视理工科学生的人文素质,提高其辩证思维能力,使他们成为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 二、理工类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分析 (一)调查数据与结论分析。为深入了解理工科学生的思想政治及教育状况,提升教育质量,实现思政工作的新性发展,为此进行了这次的调研活动。现将调查的情况分析如下 1.理科生对时政的关注情况分析。调查结果显示,在回答对时政的关注这

4、一问题时,多数学生比较关心国家大事的发生,也能够经常性的通过新闻、报纸等媒介去了解时事政治。但仍有34.25%的同学不愿意关注时政,更别说去参加一些政治活动了。 2.大学生价值观、道德观分析。大多数学生有着积极向上的人生价值观,在道德观念上,理工科大学生对党和政府所倡导的主流道德观持高度认同态度。据调查表明,63.2%的学生表示愿意“实现自身价值,为社会做贡献”。有71.6%的同学选择“应该积极践行道德规范”。从学生的这些选择来看,都说明理工科大学生在道德、价值观上的认识是清醒的,没有迷失方向。 3.理科生对思政课的看法。在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过程中,尽管有50%多的理科生选择了有必要认真听讲,但

5、实际教学过程中,他们依然不重视这门学科;还有一部分同学是抱着老师不点名就不去上课的态度,更谈不上认真听老师讲课的内容。 4.理科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存在弊端的情况分析。对于思政教育存在的问题,大部分学生认为思政教育的内容依旧单调枯燥,重形式化,缺乏创新;有67.86%的学生认为教育内容似乎与实际有些差别。从这些回答可以看出,政治课的教育模式存在偏差,教育手段要勇于创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5.辅导员对学生的关注度情况分析。在调查中发现,辅导员在关注学生的思想现状方面做得比较到位,但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仍待提升。因为辅导员不仅要管学生,还有业务上的工作处理,没有精力关注全部学生的思想情况。 (二)

6、存在的问题分析。 1.大学生有爱国情感,但缺乏理性思考。当代大学生有强烈的爱国情感,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方向,有着积极向上的主流价值观念。在信息网络时代,他们能实时关注国家大事和一些社会热点问题,并通过网络发表自己的意见与看法。但由于网络上的信息良莠不齐,一些与社会发展不相和谐的因素也充斥着网络,给学生的三观都带来了阴霾。此外,一些西方发达菌家依靠强大的网络技术,在网络上肆意传播西方文化,一定程度上弱化了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效果。 2.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水平低,疏忽自我的价值提升。理工类院校的学生比较重理轻文、重技能轻素养,缺乏对人文素养教育应有的认识。在一些理工科院校,人文素养课程处于边缘地带。像思

7、政课也被当做“副科”来看待。所以当理工科学生在科学与人文精神之间做出选择时,大多数学生选择了注重应用性知识的积累,偏爱专业技能的训练,这样必然影响学生对综合素质的培养,忽略完善自我价值。 3.教学过程中教育模式存在偏差,教学手段缺乏创新。理工院校的教育模式并没有依据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和存在问题进行改革。思想政治教育仍满足于单向传递和灌输式的教授知识,对学生实践教育环节缺乏足够的重视,使得学生无法在学习过程中真正有所体会。教学方法上,缺乏对多媒体教学环境下多手段结合的教学创新设计。使用单一的教学手段,同样会给学生带来厌倦感,影响实际教学效果。 4.辅导员的队伍建设有待提高,工作理念应与时俱进。

8、在高校教师队伍中,辅导员占据着重要位置,是组织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干力量。但经过调查发现,理工类院校大多数的辅导员都是理工科毕业,缺乏教育学、心理学等文科性质的专业知识,而文科生在担任理工科专业的辅导员时,缺乏对学生专业课方面的引导能力。所以这些不足势必给思政教学带来抑制作用。 三、提升理工类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的对策 新形势下,进一步提升理工类院校学生的思政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有利于使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得到全面落实,有利于文化综合力的提高。所以我们必须与时俱进,勇于创新工作理念,积极探寻对策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能够迈上一个新台阶。 (一)更新教学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提升人文

9、素养。作为高校的思想政治课老师要更新观念,坚持以大学生全面素质培养为目标,把素质教育融入到思政课的各个环节中,提升理工科学生的人文素养。这就要求理工科院校在加强专业教育的同时,还应多开设一些文学、心理学、伦理哲学、历史等人文学科的课程,注重对学生的意志、情感教育,深化他们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多组织理工类院校的大学生参加入文社科的实践活动,通过服务社会,更好地把人文知识的体验内化为人文素质。 (二)创新教育模式,注重发挥学生自身的主体性;革新教育手段,突出“行”的价值。要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性发展,就要敢于尝试与以往不同的教育模式。首先要把?W生的主体性放在第一位。大学生这一特殊群

10、体的自身特点决定了在教学过程中,要多了解学生的内心需求、尊重学生,发挥应有的主体作用。其次,在教学内容上,教师要了解新趋势、新成果,把新的理念引入课堂,体现教学的时代性。最后,要改变教育手段。其一是要把传统的“黑板+粉笔”与现代的“屏幕+键盘”有机结合起来,用多样的教学手段给学生们带来直观的体验,加强学习效果。其二要加强实践教学,让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增加自身的实践体验。例如现在很多高校暑期开展三下乡活动、留守儿童关爱行动等,让学生在直观感受中开阔眼界,增长了知识。 (三)重视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发挥自媒体的引领作用。良好的校园网络文化对弘扬校园文化主旋律,培养文明理性的网络行为,丰富校园人

11、的精神生活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具体做法有如下两点一是要加强网络媒体的即时互动功能,扩大校园网络媒体的影响力,使受教育者在互动过程中,强化自己的思想道德观念。二是要重视校园网站、论坛等载体的建设,全方位构建学校思政教育网上平台,把政治教育工作融入高等院校网络文化中。学校可以利用微博、博客等网络载体与思政教育相结合,唱响网上思想文化主旋律,引导校园网络舆情,提高校园信息传播的时效性。 (四)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提高自身素质,落实工作的实效性。针对理工科院校辅导员队伍的特点,要分层次进行培训,以提高自身素质。对于理工科毕业的辅导员,学校培训应多以教育心理学、法律常识、学生就业指导等方面进行系统培训;

12、对于文科毕业的辅导员,在培训中应该多掌握与学生专业相关的理论知识,提高对学生专业的理性指导能力。在工作方面,要明确自己的工作定位,转变工作方法,切实关注理工科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有重点有突破,从而提高政治教育工作的实际教学效果。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北京人民,2018. 2陈军绘.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及教育状况调查与分析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2). 3高圣涛,邢勤锋.理工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探析J.辽宁医学院学报,2018(11). 4林细?d,罗怡.理工科院校辅导员队伍面临的新情况及改革思路J.中国成人教育,2009(3). 5李琳.理工类院校独立学院学生思想政治

13、教育工作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8(6). 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而对那些特别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教授”和“助教”均原为学官称谓。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则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助教”在古代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分明晰。唐代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一席,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至明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其身价不谓显赫,也称得上朝廷要员

14、。至此,无论是“博士”“讲师”,还是“教授”“助教”,其今日教师应具有的基本概念都具有了。6陈少平.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北京中国书籍,2018. “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

15、”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7何小陆,张和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促进地方理工类院校教学与科研相结合J.南方冶金学院学报,2018(2). 8陈伶俐,林京兰.理工类院校加强人文教育的思考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4).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而对那些特别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教授”和“助教”均原为学官称谓。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则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助教”在古代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分明晰。唐代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一席,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至明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其身价不谓显赫,也称得上朝廷要员。至此,无论是“博士”“讲师”,还是“教授”“助教”,其今日教师应具有的基本概念都具有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