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商品编码》课程教学方法设计.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38910 上传时间:2019-01-1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商品编码》课程教学方法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浅谈《商品编码》课程教学方法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浅谈《商品编码》课程教学方法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商品编码》课程教学方法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商品编码》课程教学方法设计.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浅谈商品编码课程教学方法设计 课题项目辽宁省民办教育协会2018年教育科研立项课题 高职报货专业课程体系研究,课题编号LMJX13043 【文章】 海关进出口商品编码归类(简称商品编码)是从事各项海关业务的基础,快速、准确地对进出口商品进行归类是报关员必须具备的技能。但要真正地掌握商品归类的基本归类原则,并活学活用需要不断的学习实践。 商品编码;教学方法;课程设计 报关员是维系海关管理和国际贸易的纽带,其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的高低,一方面直接关系到海关的通关效率和监管水平,另一方面也关系到企业的物流周期和贸易成本。近年来,与贸易全球化潮流相适应,现代物流业蓬勃发展,以向经济社会提供专业化智能服务

2、为特征的报关员职业,自然成为社会择业的热点,而对进出口商品进行归类是报关员必须具备的技能,如何针对商品编码课程的特点,巧妙设计整个教学环节,则需要任课教师不断的摸索、探究。 1 商品编码课程在高职报货专业中的地位 商品编码是一门理论较强的课程,是高职类院校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的一门核心专业技能课,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学计划的课程体系结构中处于重要地位, 它主要培养学生掌握进出口商品归类的实际操作能力,该能力也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知识与技能模块中着重培养的核心能力之一。从而能够胜任进出口企业、报关等国际物流企业的报关员、报检员等岗位的工作。 本课程的总体目标是通过层次性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使学生

3、克服对本课程知识的枯燥、相关知识点多、难理解和畏惧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敢于克服困难、终生探索的兴趣。培养学生能够掌握进出口货物商品编码实际操作的基本能力,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和素质,成为一名合格的报关工作人员。 2 商品编码课程特点 2.1专业性强,不易掌握 海关进出口商品归类(商品编码)是指在商品名称与编码协调制度公约商品分类目录体系下,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税则为基础,按照进出口税则商品及品目注释、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税则本国子目注释以及海关总署发布的关于商品归类的行政裁定、商品归类决定的要求,确定进出口商品编码的活动。 协调制度公约是我国与国际惯例接轨的最早项目之一,是世贸组织的

4、前身原海关合作理事会制定的公约,其成员国海关所采用的商品归类方法,都必须严格遵守协调制度中所列原则,使用商品归类的“标准语言”,因此,商品归类是一项非常严肃的活动,也是任何报关人在报关实践中不能任意发挥的活动。由于我国1992年才开始等效采用协调制度,到2018年正式采用协调制度,所以一般人不太了解,也比较陌生,学习起来专业性强,不易掌握,商品归类也因此被称为报关员考试中最难攻克的“堡垒”。 2.2体系严密,逻辑性强 协调制度的特点是完整、系统、通用和准确,它包含了迄今世界上国际贸易的所有商品,其分类原则遵循了一定的科学原理和规则,它将商品按自然属性、生成部门和不同用途来分类排列,同时还兼顾到

5、商业习惯和实际操作的可行性。协调制度有它自身的严密体系和内在的逻辑性,协调制度中所有所列的商品名称品目都有唯一的编码,绝对不会交叉或重复。 整本商品编码教材结构严谨,各类各章之间都有对应关系,如第一章的活动物宰杀后的肉和杂碎,如果可以食用,并且是初级加工应归类第二章,如果深加工归类第十六章,不可以食用归类第五章,留下的副产品归类第五章。而完全掌握这些不同章节之间的贯穿联系,需要学生熟悉教材,体会编码归类的严密性与逻辑性。 2.3内容繁杂,涉及面广 商品编码教材内容涉及动物学、植物性、药学、纺织学、机械学等多种门类,其商品的种类繁多,为了确保每一种商品都能准确无误地归入某一固定编码,要求查找者除

6、了熟悉协调制度的结构,掌握其排列规律之外,还必须掌握必要的商品知识。如 “福尔马林”、“有机玻璃”、“涤纶”、“猴枣”等商品,在商品编码书中根本找不到它们的名称,但如果知道它们的另外名称,比如福尔马林即是甲醛的水溶液;有机玻璃即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涤纶即是聚酯纤维;猴枣即是猕猴内脏的结石(黄药的一种),问题就迎刃而解,其商品编码就能很快确定。这就要求任课教师必须文理知识兼备,见识广博。除了掌握本课程的特点,作为专业课教师,还要了解课堂教学所针对的学生的知识水平、知识结构及特点。 3 商品编码课程教学方法设计 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句话寓意深刻,特别是对于商品归类这门课程来说,就

7、更贴切。“商品归类”的对象是所有国际贸易中海关监管的货物,而每一件商品的编码都有810位数字组成,如果直接告知学生每一件商品的编码那是不现实的,而学生也不可能记住那么多商品的编码的,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教学生掌握商品归类的方法,即所谓的“渔”了,并且要综合多种教学方法,让课堂内容丰富起来,让学生真的喜欢上这门课程,觉得学有所值。 3.1打破章节,重塑知识结构体系 商品编码课程一般选用的是海关总署出版的进出口商品名称与编码,或者以其为蓝本的教材。此类教材工具性较强,共21类97章,多方面学科的知识,在讲授的过程就是一次知识点的归纳总结过程,而相关知识点比较零散,故在讲解的过程中选择打破既定的章节,

8、将相关的商品归类串讲,这样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有整体的贯穿联系,遇到类似归类问题不至于局限于某一类或某一章节内容,进而提高通关作业速度。如商品编码的第二类植物产品(从第六章到第十四章),在讲解的过程中把第七章、第八章、第十一章、第二十章作为一次小单元串讲,这几章内容有直接的对应关系,具体如图1。 3.2图示归纳,深层理解归类规则 商品编码在授课时,方法如果没有创新,老是枯燥的理论讲解容易使学生失去兴趣。如果善于总结归纳归类原则,结合图示归纳讲解,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更容易把握。如对教材第31章肥料的归纳总结(图2)。 3.3课堂讲演,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在商品编码的教学过程中为了提高学生的自

9、主学习性,增加学生对商品编码的学习兴趣,在课堂的授课过程中实行课堂演讲的部分,让学生提前备课,准备ppt和相关材料,对指定的内容进行讲解,其余的学生即是听课者又是评课者,最后为讲演的学生进行打分,平均分可作为学生平时成绩的一部分。如在教学中,选择对商品编码的八十六、八十七、八十八章进行课堂讲演,从实际情况来看,效果很明显。 3.4讲练结合,夯实基础知识 高职高专的教学理念是让学生加强实践操作,提高实践技能。商品编码课程内容需要学生课下多练。平常老师在课堂上要结合相关知识点安排练习,课后需要学生自觉地找练习题来操练,这样才能很好地掌握该门课程。真正做到理实一体,讲练结合。定期举行编码归类形式的比赛,提高学生对商品编码的重视度,从而更快地掌握商品归类。 4 结论 商品编码是一门专业技术性很强的课程, 也是报关实务的一部分,为了让高职高专的学生更好地掌握该课程,提高报关员资格考试的通过率,顺利上岗,首先,任课教师在讲课中应熟练地将有关内容前后对比呼应,并与其他课程联系起来,从整体上把握这门课的内容。其次任课教师在教学中必须钻研摸索,找出一套更适合的教学方法,认真备课上课。最后要求学生自觉,提高个人的自学能力,这样教学统一,才能更好地实现高职高专的教学目标。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