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历史课堂教学不在“费劲儿”.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39189 上传时间:2019-01-1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4.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让历史课堂教学不在“费劲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让历史课堂教学不在“费劲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让历史课堂教学不在“费劲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让历史课堂教学不在“费劲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让历史课堂教学不在“费劲儿”.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让历史课堂教学不在“费劲儿” 摘要:老师要使得自己的课很精彩,使课堂活跃,老师上课不费劲,学生上课很快乐。应该做到以下几点:1)提前充分准备,做到胸有成竹:(1)研究课程标准,认清当前任务;(2)认真研读教材,把握知识深度广度;(3)增强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发展水平;2)严格落实各个环节,打造精品教学过程:(1)打造精品教学设计,创设问题情境;(2)创造激励性教学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3)重视过程评价,及时信息反馈。重视过程评价了终极目标是使学生产生兴趣,使学生乐其业、钻其业,精其业。(4)落实面向全体原则,优差兼顾面向全体。要做到优差兼顾,最佳途径就是实施分层教学。(5)充分利用教学资源

2、。3)历史教师应让课堂活跃起来:(1)转变观念,以人为本。(2)写教案时,开展学案编写工作,不打无准备之仗。(3)分化课堂,适时开展学案、展示、交流等活动,激发兴趣,有效开展学科活动。(4)变死课堂为活课堂5、让学生动起来等。 每一位历史老师都希望自己的课很精彩,使课堂活跃,老师上课不费劲,学生上课很快乐。卢梭说过:要使学生喜欢你的课,首先必须让学生对你所教的课感兴趣。教育的艺术就是使学生喜欢你教的东西。因此,作为初中历史的教师,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提前充分准备,做到胸有成竹 1.1 研究课程标准,认清当前任务。 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对人的能力有了新的要求,而新的课程标准正是在这种条件

3、下诞生的。研读课程标准,了解2012年历史课程标准的理念,把握何为三维目标,三维目标的具体要求如何,在2012年新课标的指导下,新教材的编撰遵循了什么规律,等等。只有认识这些要求我们才会做到不迷失方向,让学生自主发展成为新型的符合时代要求的人才。通过我们的努力,学生要发展成为全面发展,终身学习的人。只有认清当前的时代特点,认清时代对人的发展的要求,认清大纲的具体要求,我们才能正确地发挥自己的职能。 1.2 认真研读教材,把握知识深度广度。研读教材,要认清在原来的教材基础之上新教材在知识方面有何所增,何所删;知识呈现的顺序和方式变动如何。从整体上来看,又有什么样的特点。只有我们把教材研究透彻了,

4、才能在日常教学中践行这些要求,落实教学的有效性。 1.3 增强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发展水平。只有充分了解学生,才能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学生有什么样的爱好,那么我们又应该有什么样的导入,如何联系实际;学生知识水平如何,那么我们又应该选择什么样的起点;学生能力水平如何,那么我们又应该设置什么样的问题;等等。这些细节,都直接决定着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兴趣。 2.严格落实各个环节,打造精品教学过程 2. 1 打造精品教学设计,创设问题情境。一个合格的教学设计绝不仅仅限于知识,而要设立三维目标。尤其是长期以来被忽视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的设置。为此,我们要善于挖掘教材,将隐含的可以作为情感教育的点显性

5、化,适时教育学生的情绪,使学生在课堂上体会到学习的快乐。而不是沉闷的学习。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落实自主、合作、探究的新课程理念。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增强研究能力、攻关能力;提倡相互合作,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合作精神;在自主学习和合作研究中探究问题,得出结论,从面提升学习能力,得到相关知识。 2.2 创造激励性教学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创设教学情境和活动,适时设置问题,激起参与欲望,提高参与程度。学生的参与程度直接决定着三维目标的实现情况。而学生在相关的情境中激情参与,这本身就是一种态度的转变,其本身就是一种情感教育。 2.3 重视过程评价,及时信息反馈。 重视过程评价了终极目标是使学生产生兴

6、趣,使学生乐其业、钻其业,精其业。 2.4 落实面向全体原则,优差兼顾面向全体。要做到优差兼顾,最佳途径就是实施分层教学。所以我们要重视每一个学生,让我们的教育面向每一个学生,不遗弃每一个学生,帮助他们,提高他们,挖掘他们的潜能。 2.5 充分利用教学资源。 在知识呈现的过程中,我们要利用多种类型的教学资源。我们可以利用板书,当然更可以利用多媒体。最佳的状态是两者兼用,嵌合使用,做到各司其职,有机交叉,不重不漏,富有条理,重点突出,难点突破有亮点,深入简出。 3.历史教师应让课堂活跃起来 3.1 转变观念,以人为本。这种教学模式彻底改变了以往教师连导带的方式,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体现了全面关注

7、学生,关注文本的新的教学理念,力求实现师生,生生间的热情交流。设题开放,意在调动学生从不同角度多元的思维,课堂上高潮迭起,鲜活且有序。还着意强化了学生与老师的对话,学生主持课堂,教师的引导点拨。 3.2 写教案时,开展学案编写工作,不打无准备之仗。在突出学生自主学习的同时,教师注重对文本的深入挖掘,并及时引发学生深入思考,师生在尊重彼此的独特的阅读体验中自由交流、碰撞、产生令人回味的共鸣。 3.3 分化课堂,适时开展学案、展示、交流等活动,激发兴趣,有效开展学科活动。 3.4 变死课堂为活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也很愿意接受新知识,在课堂上他们真正成了课堂的小主人,也许我们每位

8、老师刚开始时,还不敢轻易放手,时间长了我们和学生适应了这种教学模式以后老师学生都会很轻松。事实证明学生的考试成绩确实很高,特别是学生的动手操作意识和大胆猜想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学生不是死读书了而是在轻松快乐中学习,以前的老师学生都说累的现象没有了特别是那些差生的学习兴趣有了明显提高。 3.5 让学生动起来。校园的本相应该是乐园,不应该是炼狱。动意味着进步,意味着成长,意味着生命活力的释放。以人为本,就是不但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还要在课外动;不但在校内动,还要走向社会;不但要鼓励外在的动,还要引发心灵的动;不但文化课学习动,品德培养也要动。 教无常法,只要我们历史教师善于想办法,转变观念,适时改变教法、学法等,相信我们的历史教学一定会让学生喜欢它、爱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