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传统文化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39523 上传时间:2019-01-1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5.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传统文化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论传统文化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论传统文化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论传统文化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传统文化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论传统文化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摘要:本文探讨在中学语文教学实践过程中,通过挖掘传统文化内涵等方式,将其渗透进中学语文教学实践当中,以期拓展中学阶段学生知识面同时,提高中学阶段语文教学质量。 在中学阶段教学实践中,通过语文教学渠道,向该阶段学生渗透传统文化内涵,不仅可以拓展学生知识面,同时还起到了传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1。本文针对中学阶段学生具有较强求知欲和接受能力的特点,对如何将传统文化渗透进中学语文教学实践中进行了简要的探讨。 1.中学阶段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现状 1.1初中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热情不高并且难度较大 当前中学阶段学生对电脑、英语等学习热情,明显高于学习语文的热情。一方面由

2、于该阶段学生对文言文普遍感到难度较大,而文言文并不被社会广泛应用,使得学生及家长觉得花了时间学习用处并不大。另一方面由于文言文中一些常用语法,以及常用字,对于从小学升到初中的学生还有一定认识上的难度。在这样的前提下,想要从教材选编的优秀文言文中,受到我国传统经典文化熏陶难度就更大。 1.2信息文化对中学阶段学生的影响 信息时代下人们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改变,也影响了中学阶段学生的生活方式。该阶段学生在各种不同信息文化环境影响下,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上网玩游戏、看漫画等休闲杂志等的兴趣,远远比学习传统文化经典的兴趣大。由于社会现实和大众文化等因素影响,导致中学阶段的学生及家长,只是从考试角度上来说,才

3、有学习传统文化或文言文的必要。 1.3中学阶段学生对语言文采重视不够 中学阶段学生是从小学升到初中的,这样学习量增加了,学习时间也被各门学科分割了。学生课余时间多数被各科作业和试卷侵占,也使得学生阅读文学名著的时间相对比较少,对经典名著中的文化底蕴和思想深度及广度,不仅没有兴趣看,还用不想学得那么老气横秋来逃避。这也导致了中学阶段学生作文,在文采和词汇量上都比较缺乏。而学生对于网络流行用语,以及中英文杂交的网络词汇,以及调侃性和性格化的网络词汇,却很快就能接受并传播开来。 2.中学阶段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现状所引发的思考 笔者认为,一味否定网络语言的个性化和活泼性,以及时代感其实并不可取。网络语言

4、这也是语言演变顺应时代发展的体现之一。汉语言的演变从远古到今天,从语音的演变到语义的差异,以及表达方式的差异等,其实一直都是动态的、缓慢的在发展。只有正视语言的发展规律,才能充分摒弃网络语言的粗俗部分,将传统文化的精髓和网络语言的时代感有机结合起来。这将不仅符合中学阶段学生的朝气和活力,也让学生在不脱离现实的条件下,接受和吸收传统文化精髓。当学生真的跨越了语言演变所造成的时代隔膜,也会发现我国的经典文学作品和国外经典文学作品从表达上是相通的。例如:我国唐朝著名文学家韩愈,在写作技法上与192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的著名诗人威廉?巴特勒?叶芝的现代主义写法有异曲同工之妙2。由此人们不难发现“美”其实

5、是跨越时代、跨越国籍相通的,而不美却是千奇百样。时间海洋里大浪淘沙,既无情也有情。留下的传统文化精髓也将传承下去,在滋养人们的审美情趣同时,也将提高人们的传统文化内涵。 3.把传统文化渗透进中学语言教学实践中 3.1从课堂教学角度来学习传统文化内涵 教师在课堂上教学实践中,通过分析汉字、词,找到其中所蕴含的传统文化内涵,并对其所包含的哲学传统和审美情趣,以及思维方式和表述特征等进行剖析,通过合作学习方式,让学生探讨这些文字反映了怎样的信仰,当时社会环境是怎样的,以及文章中反映的古代人们在科学认识上和现代人存在怎样的差异。例如:指导学生学习论语中:吾日三省吾身,讲解重点难字:“省”字时,让学生了

6、解“省”是个多音字,“省”在这里读音是:xing的第二声。意思是反省、自我检查。通过讲解论语中的这条语录告诉学生传统文化中,对克己养性的道德人格自觉性的要求,这种思想具体到精英人群中就是独善其身,兼济天下的担当和责任感3。同时向学生们讲解孔子为了弘扬、传播他所信奉的真理,颠沛流离不该初心,一生致力于实现匡世济民的精神追求。 3.2在课堂教学时加强对作品进行分析 汉字中往往一个字一个词语,其所包含的文化内容都是比较深邃的。而一部作品所折射的文化现象则更系统和完整。中学教材选编范文时,还是比较注重表现传统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其中传统的伦理道德、礼仪,以音乐和审美等都有所涵盖。有的课文体现了我国传统

7、民族性格精神和意志品质,有的体现了传统精英人群的“舍生取义”的价值取向。例如,教材所选的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体现了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那种忧国忧民,精忠报国的传统精英人群共同的优秀品质4。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开展小组谈论分析古人的思想,以及对人生和社会的看法,以及他们判断是非善恶的标准,和学生们接触到的现代人有什么区别。这样不仅让学生学习了课文,也深入了解了中国古代文化的优良传统。 3.3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文化经典 针对中学阶段学生古文功底总体水平不高情况,同时阅读文化典籍的数量也比较少。所以教师指导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去阅读古代经典文学作品。在提高阅读量同时,增加自身传

8、统文化素养。这样教师通过给学生列出一些课外阅读的书目,指导学生对哪些书籍应该精读,或哪些可采取泛读方式。通过扩展该阶段学生课文经典读物阅读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古文阅读能力,也能促进该阶段学生语文整体水平的提高。这样教师所列出的书目就需要有一定的选择性。尽量少选择反映帝王将相历史的文章,而多选入一些反应普通中国人日常生活的古典小品或笔记体小说,以及这方面的诗词作品。这样既可以突出生活情趣,也能突显传统国人生活中富有人性的方面。另外,针对中学阶段学生求知欲比较强的特点,让学生阅读时不仅要注意拓宽视野,还应加强领悟和打开思维空间,让学生能够以发展眼光来对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以及网络文化。引导该阶段

9、学生在思考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同时,形成自身的思想和行为准则以顺应时代发展的需求。 3.4加强其他学科的沟通 实际上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是相等的。因此,提高中学阶段学生语文能力,就需要加强和其他学科的沟通。例如加强语文学习和音乐的沟通,让学生发现语言中的音乐美,也让音乐促进语言的表达。通过健康的音乐净化学生的心灵世界,让语文教学过程中增多一些音乐的元素。另外,通过语言与绘画,以及书法的沟通,以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能力,让学生比较画家是如何运用线条和色彩,表现对外部世界的认知和情感,而作家表达又是如何运用文字烘托气氛来表达人物心情和处境。通过指导学生将其他学科和语文学习联系起来,从而达到开阔学生阅读视野和放飞学生想象力作用。 结论 综上,在中学阶段语文教学实践中,让该阶段学生通过学习优秀传统文化,不仅能让学生把语文课程学习好,还能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和行为准则,成为顺应时代发展所需的有理想、有道德,以及有文化守纪律的一代新人。(作者单位:九江市彭泽县第三中学总务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