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以学生理解为基础的体育课堂教学实践.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39614 上传时间:2019-01-1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以学生理解为基础的体育课堂教学实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浅谈以学生理解为基础的体育课堂教学实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浅谈以学生理解为基础的体育课堂教学实践.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以学生理解为基础的体育课堂教学实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以学生理解为基础的体育课堂教学实践.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浅谈以学生理解为基础的体育课堂教学实践一、以学生理解为基础的教学理念内涵 要了解以学生理解为基础的教学理念的内涵,应首先明白 教师对学生的理解是关键,教师只有了解学生,才能找出备课的目的所在,把备课内容进行细化、量化和深化,教师的备课是以理解和了解学生为依据,同时学生也要学会理解教师,因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是组成课堂教学的两大主体。理解是学生与教师的双互理解,而不是把理解只认为是单方面的事,教师与学生的互相理解是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学生对教师的理解是教学取得成功的关键,因为学生对教师的不理解会影响和谐的师生关系及对文本的正确理解。与教师交往与合作是课堂上学生学习取得进步的重要途径。通过观

2、察我们发现教师往往特别喜欢某些学生,而对另外某些学生就不那么喜欢了,探究其原因我们认为是由于学生对教师的不理解而使教师产生偏见造成的。在课堂教学中要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即相互理解与平等对话的新型师生关系,只有师生关系融洽了,课堂教学氛围好了,教学行为才能顺利发生,如果师生关系紧张,学生总是极不情愿地被动学习,教师授课的心情不佳,这都会影响到授课效果。在理解沟通情境下通过与教师的对话实现对教师的理解,才能达到与教师的视野融合,为建立理解型师生关系打下坚实的基础。 1.学生对教师理解的分析 因为小学生的性格活泼好动,所以教师要抓住这个特点,用情景导入的授课方式导入新课内容,把学生的状态很快带入进课堂

3、内容学习中。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理解这一教学理念,并以此为依据,把课堂的气氛和学生的学习状态调控好,学生也应了解到教师的每一规范动作的示范和演示都离不开教师课下认真的备课,学生只有进一步理解了教师的这一点,才会在课堂教学中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变被动为主动学习,由消极状态变为积极状态,在课堂教学中以一种积极的心态来对待老师的每一份付出和耕耘。因此学生理解教师是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的前提条件,同时也是教师顺利进行教学内容的前提。 2.学生对教师的理解要通过沟通和平等对话 学生对教师的理解看似简单,通常认为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学生只要在课堂上听老师的话,认真完成老师教授的动作,动作

4、规范到位就是学生理解了教师。其实这种浅显的理解是错误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学会适时地提出疑问,设置疑问,激发学生的学习好奇心,学生在教师的教学内容进行中,也要积极地提出疑问,学生只有有了质疑,教师与学生之间通过平等的对话与讲解,在和谐的教学气氛下答疑解惑,才能高效率地完成教学任务。 二、以学生理解为基础的体育课堂教学实践 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都认为小学生年龄偏小, 对有些事物或教学内容的理解不是很清楚,再加上有些同学天生的体质稍差些,所以在教师教授目标内容时,会出现同学间的明显差异。在学习教学内容上教师要明白学生不可能同步理解老师所教授的内容,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不可主观地认为教学

5、内容要同步进行或一步到位,而是要因材施教、因人而异,给一些条件较好的同学布置些稍难些的动作来学习,而给一些稍差的同学布置些动作稍简单易于掌握的动作来学习,这样做的目的,可 以更好地发挥不同同学们的学习能动性,使他们对学习体育不会失去兴趣,也可增强同学们学习体育的自信心。 总之,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要逐步地建立以学生理解为基础的教学理念,在课堂教学中建立起学生理解教师,教师理解学生的师生间平等对话的新型师生关系,只有教师充分把握住课堂教学的发展目标是以学生理解为前提的理念,规范教学行为,探究新的教学思路,并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积极性和上进心,才能为学生的终身体育打好基础。 ( 内蒙古自治区扎兰屯民族小学) 编辑 段丽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