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与环境的自然融合.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40235 上传时间:2019-01-1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农村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与环境的自然融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浅谈农村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与环境的自然融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浅谈农村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与环境的自然融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农村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与环境的自然融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农村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与环境的自然融合.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浅谈农村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与环境的自然融合 幼儿天然爱音乐,音乐天然为儿童,这样来形容音乐和幼儿的关系一点都不为过。喜欢音乐是每个孩子的天性,这也就是为什么每次孩子哭闹的时候,家长要通过哼唱来帮助他们平复心情。在幼儿教育中,要将音乐的气息和灵动渗透到教学过程中,让儿童在音乐的熏陶中,愉快地成长。就如何在农村幼儿园的教育中将音乐活动与生活环境相融合做了初步探讨。 音乐是一种善于表达和激发思想感情的艺术,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幼儿园教学过程中的音乐活动,是教师对幼儿进行音乐能力培养的重要方式,它对孩子的其他能力的培养是其他方法无法替代的。音乐教学活动是教师创造性的“教”与幼儿主动性的“学”的互动融合的

2、过程,也是幼儿与幼儿之间、幼儿与环境之间交流的结果。 当前,幼儿园中的音乐教学活动对本地区的特色音乐资源的利用较为贫乏,对本地土生土长的特色音乐的挖掘、传承与创造缺乏足够的重视,以至于孩子在长大以后,并不了解本地区的文化。由此看来,促进音乐教学与本地区环境的融合,对于开发并传承本地区音乐特色有着重要意义,激发幼儿热爱家乡、以家乡为荣的情感。 一、音乐承载着幼儿教育的重托 音乐是学前儿童生活、学习和成长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它对于启迪儿童的智慧,培养他们的良好情操有重要作用。根据我国在幼儿阶段的教育方针和总的培养目标,幼儿园阶段的教育是面向幼儿,进行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在愉快的学习和生

3、活氛围中健康、快乐的成长。音乐教学在实现这一目标上的作用功不可没。本地区特色音乐与该地区的自然、生活、人文气息密切相关,是本地区文化在音乐上的集成,它对于培养儿童良好文化底蕴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将幼儿园的音乐教学与本地区的自然、人文环境相融合,形成本园独具特色的教学,从小培养和陶冶幼儿的情操、促进幼儿情感、语言能力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目前农村幼儿园音乐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对音乐教育的重视 主要表现为,常把音乐活动作为演出活动的辅助手段,没有演出就没有音乐教学;即便是意识到了音乐在教育中的重要性,但缺乏执行力,缺乏实际的教学实践和成效。而且,教师普遍有这样的观念幼儿园的孩子比

4、较贪玩,他们喜欢的唱唱跳跳,只需要在每学期计划中安排一些又唱又跳的活动就可以了,唱歌就让老师教,学生机械地模仿,音乐欣赏课中也是枯燥地讲解,音乐学习的乐趣全然丧失,毫无乐趣可言。 2.在教学方法上比较呆板和枯燥,教学策略不当 教学方法仍然局限于老师教一句,学生跟一句,丝毫没有估计学生本身的创造力,没有给学生自我发挥的机会。在教学过程中的启发提问环节,差不多就成了教师的“独角戏”,幼儿阶段的孩子注意力集中能力差,思考较慢,一些教师在提出问题后,没有耐心等待孩子作答,而是自己说出答案,然后让学生跟着附和,这就扼杀了幼儿的思考能力和想象能力。还有的教师在教学策略上存在一些不足。由于幼儿在嗓音方面、动

5、作的协调方面存在差异,那些在音乐方面天赋异禀的孩子往往能够得到老师的表扬和重视,而那些先天音乐条件不是很好的学生,却成了“舞会上的灰姑娘”,教师也不予以关注,他们逐渐丧失了对音乐的好感。 3.在音乐选取上,忽视本土音乐 现在社会上充斥着各种各样的音乐,大街上、人群中,总有播放着的音乐充斥人们的耳朵。有的孩子在还没有进入幼儿园的时候,就已经会哼唱一些大众流行音乐,其中不乏一些沾染着低俗趣味的歌曲。幼儿教师在选择教学音乐时,应该选择一些适合孩子的积极向上的儿童歌曲,或者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教会学生一些地方特色音乐。 4.家庭因素 农村家长的音乐能力普遍较低,音乐教育意识普遍不强,家庭生活中缺乏音乐艺

6、术氛围。受传统思想观念影响,只重视文化科目的学习,不重视音乐,这不仅压抑了孩子的个性,而且还扼杀了他们应有的、丰富多彩的兴趣爱好。 三、在幼儿教育中,促进音乐教育与环境的融合 1.选好音乐,创造良好的音乐氛围 优秀的音乐作品是孩子接触好音乐的基础。教师要精选一些适合幼儿、简单易学的音乐来激发幼儿的音乐学习兴趣。比如,在欣赏歌曲两只老虎时,我在教会孩子唱歌后,引导他们踩着鼓点儿,唱自己喜欢的小动物。而且在他们唱时,我在一旁模仿,其他孩子看到后,也会和我一起模仿,全班的气氛就被带动起来了。有的孩子唱出“两只青蛙,两只青蛙,蹦蹦跳,蹦蹦跳,一个在唱歌,一个在玩耍,真可爱,真可爱。”有的幼儿编的着实可

7、爱“两只乌龟,两只乌龟,跑得快,跑得快,一只没有尾巴,一只没有眼睛,真奇怪,真奇怪。”这时,我在对他们进行鼓励和夸奖的同时,还会告诉他们乌龟走得慢的事实,通过龟兔赛跑的故事纠正他们的错误认识,同时教会了他们勤劳、努力也能收获成功的人生哲理。这样,在音乐教学中不仅培养了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能力,还对他们进行了德育教育,可谓一举两得。 2.注重因材施教,顾及全体 由于幼儿的先天生理条件不同,他们的音乐表现、领悟和鉴赏能力存在差异。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具有很强的观察能力,对不同孩子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法,在充分满足个体发展需求的同时,也要顾及全体,随时帮助他们感悟音乐,理解音乐。 3.因势利导,激发幼儿的

8、创造性想象 幼儿园阶段的孩子还是充满奇思妙想的阶段,教师要给幼儿插上想象的翅膀,在培养幼儿的音乐能力时,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孩子将听到的音乐表演出来,演出一段属于他们自己的故事。如,在欣赏鸡妈妈请客这一首歌曲时,我们师生联合演出了一个舞台剧教师当鸡妈妈,孩子们分别演小兔、小鸟、小鸭、小熊等。鸡妈妈在家中准备好萝卜、小虫、鱼虾、蜂蜜等食物,当弹奏兔子跳的音乐时,做小兔的孩子们随音乐做兔子跳的动作到鸡妈妈家中做客,吃自己喜欢的食物。在弹奏鸟飞、鸭游、熊走等音乐时,扮演相关角色的幼儿也要一起随音乐做各自的动作到鸡妈妈家做客。这样,孩子们在活动中不仅能够加深对音乐的理解

9、和欣赏,还能自己参与到演出当中,在自我创作、自我表演中收获自己的感悟。 4.走出幼儿园,走向大自然 促进音乐教学与当地环境的融合,就要带孩子走出幼儿园,拥抱大自然,在真实的环境中,贴近生活,亲近生活。孩子们收获的不仅是好听的歌曲,更是整个春天的美好心愿。 5用最原生态的乐器,吹醒孩子心中的音乐精灵 音乐本无高雅贵贱之分,用身边最自然、最淳朴的乐器,一样能够吹出动人的天籁。我在教学中,利用收集来的竹棍、木砖和孩子们积攒的瓶瓶罐罐等,在幼儿园内布置了一个美好而安全的音乐吧,孩子们在音乐吧里,尽情地畅想自己的音乐梦想有几个孩子模仿赛龙舟,他们敲着自制的“瓶罐鼓”,踩着统一的节奏,哼着他们的歌曲,边唱边跳。我在一旁给他们加油助威,内心惊叹这是我们的孩子吗?原来,只要给他们一个很小、很简单的空间,他们就能演出一个精彩的世界。 6寻找乡村最美声音,音乐就在身边 记得有一次带孩子们去野外探索大自然,途中遇到一位在树荫下休息的农民伯伯,他用一根小木棍吹出了悠扬的乐曲,一下子就吸引了孩子们的兴趣。其实,好听的音乐就在我们身边。用树叶模仿鸟鸣、用口哨吹出歌曲、用石子敲击石子,在美丽的乡间,在孩子的身边,就有音乐。让孩子真正感知音高与音低,音强与音弱,让他们在自我演练中收获快乐与音乐,这就是很好的音乐课堂。 ( 福建省闽侯县上街镇红峰幼儿园) 编辑 曾彦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