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创造性使用小学数学教材.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40293 上传时间:2019-01-1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创造性使用小学数学教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浅谈创造性使用小学数学教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浅谈创造性使用小学数学教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创造性使用小学数学教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创造性使用小学数学教材.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浅谈创造性使用小学数学教材 新教材中有很多地方是给老师独创的机会,教师对主题图、例题、练习题、教学内容等都可以适当增减、改编、调整教材,创造性使用小学数学教材,发挥教材的最佳作用。 新课程改革以来,我校一直在使用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这本教材比以往的人教版教材更新颖、更具灵活性,在知识结构、呈现方式、教学方式和评价体系上都有较大的突破和创新。下面笔者就创造性使用小学数学教材谈谈自己的一些观点和点滴做法。 一、适时呈现主题图 教材主题图常常用于上课伊始,作为创设情境来展开学习,但主题图的作用不局限于此,在实际教学中,不少教师在尊重教材意图的同时,灵活地处理呈现时机,使其充分体现出“主题图”所蕴涵

2、的内涵和价值。 我校张老师在执教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74页古人计数,也就是1120各数认识时,首先创造了学生喜爱的动画情境“小猴子摘桃子”,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通过数桃子认识1120各数;然后认生活中特别熟悉的直尺上的数字,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在学生已掌握这些知识的基础上,教师再呈现教材的主题图,让学生从图中找一找都学会了哪些数。通过摆小棒等实践操作,初步了解计数单位“十”及十几各数的组成。该教师把原来放在前面的主题图作为拓展延伸内容,这样处理学习材料,更有利于学生开展操作活动及理解知识,有利于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提高学生探索发现的兴趣,也更加有效地体现了教材原有主题图的意义和作用。

3、 二、灵活改编例题 我们在听公开课、研究课时往往会发现教师会根据自己的教学需要重新创造和设计例题,我们也可以看到经过教师的精心准备,新颖而富于挑战性的例题的确推动了学生的学习,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王老师教学“因数和倍数”一课是这样做的 书上例题是用这12个小正方形拼一个长方形,可以怎样拼?有几种不同的拼法?怎样才能不重复、不遗漏地找出一个数的所有因数?老师将例题中的“12”改成“36”,这样一改,借助操作使学生自主获得36的所有因数,学生也很自然地想到可以用乘法来找一个数的所有因数。这位教师为什么不用12作例题,而采用36这个数呢?认真思考过的教师就会发现36的因数有1、2、3、4、

4、6、9、12、18、36。它几乎包括了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所有情况(1)36的因数比较多,必须要考虑有序找才能不重复、不遗漏,突出了有序思考的重要性。(2)其中有一组数是66=36,但因数只要写一个6,这是这道例题的教学重点,也是难点,因为再往下除就和前面重复了,说明只要找到除数与商比较接近或相同时为止。(3)如果按顺序思考,当想到5时,发现36不能被5整除,这与找12的因数只要按顺序思考是不同的。因为36的全面、完美、代表性,才使它发挥着别的数无法替代的作用。 三、深入挖掘练习题 教师用好教材,把握教材习题的意图,因地制宜、有目的、有意识地开发习题资源,让学生体验数学问题是多姿多彩的,能够促进学

5、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更有利于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实现“轻负担,高质量”。 例如,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83页的第五题想一想、算一算 95+5=93-9=86-8= 95+9=93-3=86-6= 我校一位教师在处理这个习题时,深入展开练习过程,使学生从中得到自主体验与感悟,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沟通了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师95+5= 可以看作几个几加上几个几等于几个几呢? 生95+5= 可以看作9个5加上1个5等于10个5。 师95+5= 可以写成()()=()呢? 生95+5=510 经过老师这样的引导,学生很快得出剩下几个题的答案。 这个教学内容,教师不仅仅把它当作练习题让学生练习一

6、遍,而是充分挖掘练习的教学内涵,发散了学生的思维。 四、调整教学内容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适当地对一些教学内容进行必要地剪裁。当学生的认知水平高于教材的要求时,则可从简处理学生已经认识和了解的内容,尽量地突出最主要、最本质的教学内容进行教学。当教材中有些元素不充分,不利于学生形成技能,则可及时补充新内容,以拓展学生的数理思路,提高他们的数学意识和数学洞察力。 例如,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时,教材编排的顺序是长方形的周长正方形的周长不规则图形的周长。但笔者认为,正方形是长方形的特例,其周长的计算方法比较简单和明显。另外,学生在学习长方形的周长计算之前没有学过四则混合运算,因此,在探索算法的时候可能出现一定的困难。于是,我对教学内容的安排顺序作了如下调整正方形的周长长方形的周长不规则图形的周长。 总之,我们在使用教材时一定要树立新的课程观,要尊重教材,也不局限于教材,在充分理解教材编写意图、教学要求和教学理念的基础上,根据学校、学生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创造性地使用。 参 考 文 献 1王元奎.小学数学教学创造性之我见J.甘肃教育,2018(9). 2齐敬书.走进新教材 探索新做法J.走进新课程,2018(3). (责任编辑符 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