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当代大学生国家认同的现状.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40698 上传时间:2019-01-1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试析当代大学生国家认同的现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试析当代大学生国家认同的现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试析当代大学生国家认同的现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试析当代大学生国家认同的现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试析当代大学生国家认同的现状.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试析当代大学生国家认同的现状 大学生对国家的认同直接关系到大学生的国家责任感,关系到大学生的成长、成才。而在新时期,尤其是当美国的战略东移之后,中国所面临的国际环境异常复杂,“中国威胁论”“中国责任论”等言论也是甚嚣尘上,当代的大学生如何看待这些外部挑战,在挑战面前如何增强自己对国家的认同显得尤为重要。 大学生;国家认同;现状 D616 A 1002-2589(2018)05-0055-02 大学生是一个民族的希望,是一个国家的栋梁。在中国,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接班人1。在全球化的趋势及奥巴马政府亚太战略的视域下,大学生国家认同危机四伏。国家认同是一个民族团结的根源,是一个国家可持续发展

2、的动力。承载国家和民族希望和未来的青年大学生是否对自己的国家认同,事关国家未来的命运、民族的兴旺。大学阶段是培养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重要时期。如何正确引导大学生国家认同,是中国形势所迫、是国家发展的责任。为了正确引导大学生国家认同,课题组成员对黑龙江省内高校以及其他省份的高校大学生做了相关调查。在设计调查问卷时从大学生对中国经济和军事认同、对政治制度和中国执政者的信任、对国家教育模式认同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认同等方面进行调查内容设计。由于大学生所在年级不同和家庭出生地域不同进而影响大学生国家认同,所以本次调查针对以上两个方面不同群体的大学生进行调查并分析中国大学生国家认同现状。 一、

3、大学生对政治制度和中国执政者的信任调查并分析现状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中国政府个别官员对金钱的欲望大增,久而久之,清洁廉政、为民服务的心态逐渐消逝。在习总书记近三年的反腐行动中,伪装“清洁廉政”的腐败分子被揭开了遮蔽腐败的面纱。正是因为这些贪污腐败的执政者,加之西方学者散布的不实言论,造成了大学生在国家认同问题上产生一些质疑。为了分析中国大学生对政治制度和中国执政者的信任现状,调查内容设计以下三个问题(1)对所在地执政的官员的清廉度的看法;(2)对中国目前存在的贫富差距大的问题的看法;(3)喜欢的政治制度。 从大学生不同年级角度调查显示在大学生对自己所在地执政者信任度分析方面,认为自己所在

4、地执政者清廉的比例由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呈下降趋势;在大学生对中国目前存在的贫富差距大的问题的看法方面,认为是国家政策问题的比例由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呈增长趋势,对这个问题不清楚的比例由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呈下降趋势;在大学生所喜欢的政治制度调查方面,喜欢西方资本主义的大学生分别占大约每个年级的三分之一,三年级同学比例略高于其他两个年级的比例,从整体来看近三分之二的大学生对祖国的政治体制是信任的。 从大学生出生于不同地域角度调查显示在大学生对自己所在地执政者信任度分析方面,认为自己所在地执政者清廉的所占比例最高的是出生地为农村的大学生,所占比例最低的是出生地为城镇的大学生;认为自己所在地

5、执政者非常腐败的所占比例最高的是出生地为城镇的大学生。在大学生对中国目前存在的贫富差距大的问题的看法方面,认为是国家政策问题的比例最高的是出生地为城镇的大学生,对此问题有不清楚态度所占比例最高的是出生地为城镇的大学生。在大学生所喜欢的政治制度调查方面,喜欢西方资本主义的所占比例最高的群体是出生地为城镇的大学生。从整体来看绝大多数的大学生对祖国的政治体制还是信任的。 二、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教育体制的信任调查并分析现状 随着奥巴马“亚太再平衡”战略的实施,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教育体制产生了认同危机。相当一部分大学生为了追求西方的教育模式,毕业后选择去西方留学并留于外国,长期在外国生存

6、。这部分国人逐渐对西方文化认同,放弃中国传统文化。这种现象也是奥巴马“亚太再平衡”战略目的中的一小部分,削弱中国人才,并让中国的传统文化逐渐消逝在历史的长河中,让中国人逐渐认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文化。由此可知,在奥巴马亚太战略视域下,研究中国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教育体制的认同势在必行。为了分析中国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教育体制的信任现状,调查内容设计以下5个问题(1)喜欢的节日;(2)喜欢的电影类型;(3)喜欢哪类大学教育模式;(4)喜欢的影视节目;(5)哪种语言对大学生的影响更大。 从大学生不同年级角度调查显示大学生喜欢西方节日所占比例最高的群体为一年级学生,所占比例最低的群体为三年

7、级学生,从整体来看绝大多数大学生喜欢中国传统节日;大学生认为英语对其影响更大所占比例最高的群体为一年级学生,所占比例最低的群体为三年级学生,从整体来看绝大多数人认为汉语对其影响更大;大学生喜欢美国电影所占比例最高群体为三年级学生,所占比例最低的群体为一年级学生,从整体来看喜欢中国电影的比例高于美国电影;大学生喜欢美国教育模式所占比例最高的群体为三年级学生,所占比例最低的群体为一年级学生,从整体来看喜欢美国教育模式的比例高于喜欢中国教育模式的比例。 从大学生出生于不同地域角度调查显示大学生喜欢西方节日所占比例最高的群体是出生地为大城市的大学生,所占比例最低的群体是出生于农村的大学生,从整体来看绝

8、大多数大学生喜欢中国传统节日;大学生认为英语对其影响更大所占比例最高的群体是出生于城镇的大学生,所占比例最低的群体是出生于大城市的大学生,从整体来看绝大多数人认为汉语对其影响更大;大学生喜欢美国电影所占比例最高群体是出生于城镇的大学生,所占比例最低的群体是出生于农村的大学生;大学生喜欢美国教育模式所占比例最高的群体是家庭出身为城市的大学生,所占比例最低的群体是出生于农村的大学生,从整体来看喜欢美国教育模式的比例高于喜欢中国教育模式的比例。 三、对大学生在中国人口、经济、政治制度对全球影响的正确认识方面进行调查并分析现状 在奥巴马亚太战略的影响下,西方学者不断抛出“中国威胁论”,使得中国声誉在世

9、界人民心目中有所下降,同时也影响了中国大学生对国内现象的认识,导致中国大学生国家认同产生危机。为了分析中国大学生在中国人口、经济、政治制度对全球影响的认识方面的现状,在调查问卷中设计了以下三个问题(1)中国13亿人口对西方国家发展的影响;(2)中国目前的经济发展对西方经济发展的影响;(3)中国政治制度对西方社会秩序产生的影响。 从大学生不同年级角度调查显示认为中国目前人口阻碍西方发展所占比例最高的群体为一年级学生,认为中国目前人口促进西方发展所占比例最高的群体为三年级学生,从整体来看大部分大学生认为中国目前人口促进西方发展;认为中国目前的经济发展阻碍西方经济发展所占比例最高的群体为二年级学生,

10、认为中国目前的经济发展促进西方经济发展所占比例最高的群体为三年级学生,从整体来看大部分大学生认为中国目前经济发展促进西方经济发展;认为中国政治制度对西方社会秩序有负面影响所占比例最高的群体为二年级学生,认为中国政治制度对西方社会秩序有正面影响所占比例最高群体为二年级学生,从整体来看大部分学生认为中国政治制度对西方社会秩序有正面影响。 从大学生出生于不同地域角度调查显示认为中国目前人口阻碍西方发展所占比例最高的群体是出生于城镇的大学生,认为中国目前人口促进西方发展所占比例最高的群体是出生于大城市的大学生,从整体来看大部分大学生认为中国目前人口促进西方发展;认为中国目前的经济发展阻碍西方经济发展所

11、占比例最高的群体是出生于城镇的大学生,认为中国目前的经济发展促进西方经济发展所占比例最高的群体是出生于农村的大学生,从整体来看大部分大学生认为中国目前经济发展促进西方经济发展;认为中国政治制度对西方社会秩序有负面影响所占比例最高的群体是出生于城镇的大学生,认为中国政治制度对西方社会秩序有正面影响所占比例最高的群体是出生于城镇的大学生,从整体来看大部分大学生认为中国政治制度对西方社会秩序有正面影响。 四、结论 随着大学生在大学校园里不断成长和对社会外来信息接触逐渐增多,大学生对事物的分析和对问题的看法变得具有理性和科学性。一年级学生刚走出中学迈入大学校门,由于生活阅历甚少,其“三观”没有完全成熟

12、,导致对所调查的问题有片面的回应。例如崇洋媚外,对中国传统节日有厌倦感,极其喜欢西方节日;认为中国在未来不能和平发展,会产生侵略性的发展迹象;有中国应该对周边国家的挑衅采取军事手段进行打击、报复等消极的想法。这些消极的观点在三年级以上的大学生群体中逐渐减少。因此,高校在制订相关的教学计划时,要着重培养一年级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感,引导一年级大学生产生正确的国家认同,避免大学生在国家认同这条道路上误入歧途。 个人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所在地的地域文化能够影响人们的“三观”,导致看待事物和分析问题有天壤之别。出生于农村的大学生,虽然社会认识不够全面,但是受来自媒体网络的国外不良言论影响较少。出生于农村的大学

13、生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中国官员持有消极的态度,但是在看待中国未来的发展、中国对周边国家的态度等问题上还是持积极的态度。而出生于大城市的大学生对问题的看法与出生于农村的大学生基本对立。因此,高校在制订相关教育教学计划时,要针对性地制定能够解决农村大学生和大城市大学生的国家认同问题的两套方案,能够引导当代大学生产生正确的国家认同。 家庭是幼儿语言活动的重要环境,为了与家长配合做好幼儿阅读训练工作,孩子一入园就召开家长会,给家长提出早期抓好幼儿阅读的要求。我把幼儿在园里的阅读活动及阅读情况及时传递给家长,要求孩子回家向家长朗诵儿歌,表演故事。我和家长共同配合,一道训练,幼儿的阅读能力提高很快。 语文课

14、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

15、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发展。1李宝林.我国当代大学生国家认同培养研究D.北京华北电力大学,2018. 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而对那些特别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教授”和“助教”均原为学官称谓。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则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助教”在古代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分明晰。唐代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一席,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至明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其身价不谓显赫,也称得上朝廷要员。至此,无论是“博士”“讲师”,还是“教授”“助教”,其今日教师应具有的基本概念都具有了。2陈岳.“中国威胁论”与中国和平崛起一种“层次分析”法的解读J.外交评论,2018(3). 3周琪.从反恐战争到“太平洋总统”近十年美国亚太战略调整的内在驱动力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8(1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