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新课程背景下流行音乐与音乐课堂教学的衔接.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41327 上传时间:2019-01-1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3.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试论新课程背景下流行音乐与音乐课堂教学的衔接.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试论新课程背景下流行音乐与音乐课堂教学的衔接.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试论新课程背景下流行音乐与音乐课堂教学的衔接.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试论新课程背景下流行音乐与音乐课堂教学的衔接.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试论新课程背景下流行音乐与音乐课堂教学的衔接.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试论新课程背景下流行音乐与音乐课堂教学的衔接 在很多时候,结合流行音乐对我们的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等素质方面的教育,是一个非常好的契机,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如果中学生对流行音乐过分追逐,我们所需要的就不再是音乐,而是对生活的反省。如果学生可以正确对待听音乐与学习的关系,相信流行音乐会成为搞好学习的催化剂。 “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许多人这么惊呼。面对飞速发展的社会,各行各业都在发生深刻的变化,都在提倡终身学习的理念。大学里的所学,勉强只够让我们上路从教,后面的漫漫长路怎样走得更精彩,更充实,还得靠我们的自我学习和在个人修养上一生的自我完善。从另外一个意义上来讲,我们音乐教师对于最新音乐的

2、动态、对学生喜欢什么音乐都应该随时关注,关注的过程就是我们学习的过程,有许多方面的东西我们甚至要和学生共同学习,共同探讨。 比如学生们热衷于网络音乐,象雪村的东北人都是活雷锋、刀狼的月亮之上、两只蝴蝶等歌曲,我听过并分析后,觉得歌曲很有特点,亮点多多,干脆安排在课堂上欣赏并且分析这些歌,之后还要求学生写关于它的音乐评论。这种方式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艺术鉴赏水平。 再如,我设计的民歌流行音乐的根一课,我给学生们欣赏具有藏族民歌特点的歌曲韩红的家乡、具有蒙古族民歌特点的歌曲腾格尔的天堂、欣赏“黑鸭子组合”演唱的由摇滚节奏改编的森吉德玛、欣赏成方圆演唱的爵士风格的江苏茉莉花、斯琴格日勒的吉他自弹自唱、

3、藏天朔电声乐队伴奏的“青春舞曲”、欣赏马大姐中带有北京琴书味道的主题曲,欣赏最近热播的电视连续剧生存民工里的,具有东北二人转特点的摇滚歌曲生存,学生们感受了这些不同演唱形式的歌曲后,讨论并发表了各自的观点,多数同学总结认为:民歌是通俗、流行歌曲的“根”,民歌的节奏、速度、伴奏形式、演唱方法改变后,看似是现代通俗歌曲,实际仍未脱离原始民歌的风格,有些民歌与外来音乐融合后,好似变味了,仔细品味还是中国民歌,只是感受不同罢了。但是无论千变万化,它是哪个地区的民歌仍能听的出来。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们体会到“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这一真理,并和我一起总结出:1、具有本土地方性的民歌,随着时代的发展仍

4、前景无限,并且更加具有生命力。2、民歌是一切音乐创作的源泉。最后我和同学们一起高唱了苏格兰民歌友谊地久天长。这节课学生联系实际分析比较,真正的参与到学习、理解音乐的课题中,并且主动思考、探究出一些过去疑惑的问题,对培养学生学习民族音乐的兴趣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但是流行音乐不能独占课堂,虽然流行音乐的层次很广泛,音乐样式和风格也比较多,但是只有其中一部分流行音乐(比如布鲁斯、迪士科等)得到时间的考验和艺术的沉淀之后,能够成为一种新的艺术样式,确立它的一定地位。而大部分的流行音乐都是在利用当前的流行元素进行复制后大批量制造出来的,因此它们中的多数在艺术性上是比较单薄的,经不起时间的考验,像快餐一样即时消费,缺少营养价值。而传统音乐、民族音乐和西方古典音乐经过了上百年、甚至上千年的流传,其艺术性得到了历史的升华和民间的广泛认同。所以,由流行歌曲来唱音乐课堂教学的主角是不应该的,也是不长久的。因为它独占了课堂之后,不利于学生全方位地获得音乐知识和吸收音乐艺术营养,不利于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不利于音乐的普及和继续发展。在我们的实际课堂教学中,要尽量把握好“流行音乐进课堂”的尺度,既不应该因噎废食而放弃流行音乐的介绍,使课堂音乐教学陷入枯燥乏味的泥潭;更不能放任自流让流行音乐唱课堂的主角,使得学生的音乐素养停留在流行音乐界定的低水平的层次上,偏离音乐教学普及和提高学生音乐素质的基本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