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趣味教学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41501 上传时间:2019-01-1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4.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试论趣味教学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试论趣味教学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试论趣味教学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试论趣味教学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试论趣味教学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试论趣味教学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摘 要:初中音乐课堂是否高效直接决定于学生是否对课堂有浓厚兴趣。与其他科目相比,音乐教学更注重学生音乐感知能力的培养,教师如果能够实行趣味教学,为学生营造轻松愉快充满趣味的教学氛围,就能够极大提高音乐课堂教学效率,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陶冶学生情操。本文主要趣味教学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应用提出一些浅显的看法。 初中音乐课堂的趣味教学,主要指教师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利用学生的好奇心、逆反心理和求新心理,通过创造一个和谐温情的教学氛围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情感的愉悦中接受知识,掌握技能,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要实现初中音乐课堂的趣味教学,提高教学

2、效率,教师应积极创新,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丰富音乐课堂教学。 1 趣味教学法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作用 1.1 实现音乐教学目标 实践表明,初中音乐课堂采用趣味教学法,对于改革传统的音乐课堂模式,达到音乐教学目标有重要作用。通过采取趣味教学法进行课堂教学,以形象语言和简单游戏为主要手段来开展教学,通过满足学生模仿、竞赛、表演、审美等多种需要,不仅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还能够促进学生在乐理知识、音乐技术上的发展与提高,发展学生的音乐素养,最终实现音乐课程的教学与教育目标。 1.2 激发学生想象力 初中阶段学生年龄小,记忆力、想象力以及思维能力都处在初步发展阶段,在这一时期引导他们学习音乐并加以

3、有针对性的指导和训练,对于他们今后在音乐方面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教师应多考虑学生因素,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特点、教学设施等做出合理的教学安排,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扎实的音乐基础能力和音乐理解能力,更有利于开发学生智力和想象能力,最终达到音乐教学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目的。 1.3 丰富课堂学习 音乐是人类最自然、最原始的行为。教师在音乐教学课堂中实行趣味教学法,以以形象语言和简单游戏为主要手段来开展教学,恰好迎合了初中生热爱新奇、积极活跃、乐于表现的特点,营造生动和谐的学习氛围,相比于传统的音乐教学课堂,更容易引起学生注意力,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激发他们学习音乐的热情和自觉性。 2 趣

4、味教学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途径 2.1 采用乐器来辅助教学 器乐教学是音乐教学的重要途径,很多学校甚至开设器乐学习班,学生可凭兴趣学习诸如吉他、小提琴、口琴等各种器乐演奏。用器乐来辅助教学不仅能够让学生掌握乐器的演奏技巧,还能够在器乐所营造的教学氛围中陶冶学生情操,有效提高学生音乐素养。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结合课本中的知识来进行器乐教学,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巩固对乐器的掌握技巧,还能活跃课堂气氛。如,在学习梁祝等著名音乐时,教师可让部分学生选择合适的器乐进行课堂演奏,部分学生演唱,演奏和演唱相结合,使学生感觉像是在共同举办一个小型的音乐,能够让课堂气氛变得非常活跃,无论是负责伴着音乐演唱的同

5、学,还是负责演奏的学生,都能参与其间,共同享受着音乐的乐趣。 此外,教师也可带一些乐器到课堂进行展示或演奏。有些乐器学生可能并不熟悉,则会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在教师进行演奏时也能专注注意力。这个过程既能让学生接触到更多不同种类的乐器,同时,教师通过介绍某种乐器反映的特定文化风俗,同样有利于拓宽学生知识面。 2.2 鼓励学生进行创造 学生的创造能力的培养也是初中音乐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课标要求音乐教学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创作力,充分发挥学生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音乐学习不仅是一个感受的过程,也是一个让学生的音乐灵感显现出来的过程。课堂上,教师应鼓励学生多思维、多创造、多表达。鼓励学生进行和音

6、乐相关的创作。如,在学完一首动听的民歌后,学生们都觉得意犹未尽,教师可让学生根据结合课堂所学知识,依照刚才音乐的节奏创编几个节奏的小片段,让学生自己作曲。学生收到重任后,自然都异常兴奋且跃跃欲试。又如,在学完彩云追月后,教师可让学生根据乐曲创编几个小的舞蹈动作,同样也能够激发学生参与和尝试,在学生舞蹈动作编完后,教师可再次播放音乐,伴随着优美的旋律,学生们展示着自己的小作品,课堂上自然也会呈现出一派轻松活泼而又愉悦的气氛。音乐的教学过程就是一个感受的过程,当学生被某段乐曲触动后,会产生内心的共鸣,对音乐的灵感与激情也会在心里酝酿,所以教师要鼓励学生以舞蹈或者乐曲或者歌词的形式将自己内心的想法表

7、达出来,更好地发挥自己的创造力,不仅能够让课堂更有趣味性,也能帮助学生提高对音乐的感受能力和理解能力。 2.3 转变观念,因材施教 以往的音乐教学,教师通常专注学生音乐技巧的培养上,因此,大部分课堂教学时间也通常都花在技能训练上,长此以往,只会让学生觉得枯燥乏味,逐渐失去对音乐的喜爱。要激发学生的课堂积极性,教师应积极转变教学观念,认识到音乐课不在于培养学生的音乐技巧,其核心价值应该是培养学生音乐素养。学生学习音乐技巧与技能的最终指向其实就是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和理解能力。教师不必强迫学生必须掌握某种音乐技能,只要引导学生倾听好音乐,体会音乐的魅力,并且有所感悟,那么音乐课程也就达到了其教学

8、目的。要提高学生感悟音乐的能力,教师可实行因材施教,根据特定的教学内容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对于所学知识有更好的吸收。如,初中阶段的学生需要逐渐学会识谱,而五线谱常常又让很多学生觉得很难。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个技能,很多教师会在课堂上反复讲解,单纯给学生灌输理论知识只会让学生觉得枯燥乏味,使学生逐渐失去对音乐课程的兴趣。因此,教师应对相应的理论与实践课程实行因材施教,积极改善教学方法,可以先给学生讲解相应的识谱要点,某些要点知识学生无法立即领会和吸收,教师有必要结合相应的曲目进行教学,在曲目的教学过程中加深学生对五线谱的识别、理解与记忆。通过让学生在具体的音乐环境中来学习,更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最终达到教学目标。 3 结语 在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不能为学生营造有趣的课堂,则难以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想要让初中音乐课程更生动有趣,教师可以采取多种方式,丰富课堂教学,实现以音乐课程理念为基础开发的音乐趣味教学,从而促进音乐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和学生音乐素养的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