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学习习惯与思维习惯的培养.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41710 上传时间:2019-01-1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4.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学习习惯与思维习惯的培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语文学习习惯与思维习惯的培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语文学习习惯与思维习惯的培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语文学习习惯与思维习惯的培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学习习惯与思维习惯的培养.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语文学习习惯与思维习惯的培养 1.课堂赏析课文时要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联想与想象,这样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促进形象思维习惯的养成 语文就是精神食粮,它用鲜活的文字符号为人们构筑了一个又一个亦真亦幻的美丽殿堂。在这个殿堂里有美丽的风景,有可爱的生灵,有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我们透过文字对这个殿堂中的事物或者人物所做的联想和想象就是最好的发展形象思维的方式。安塞腰鼓让我们体会西北艺术形式的非凡气势和西北人民朴实豪放的特点,阿房宫赋构筑的则是秦宫的奢靡的图景,石壕吏让我们看到了唐代安史之乱引起的战争给广大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故乡中闰土形象的变化是对当时封建社会泣血的控诉 2.点滴积累,勤于动笔,

2、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收敛思维习惯和还原思维习惯 在平日的教学中,我们应该注重文本研习、问题探讨和活动体验等三种着眼于学习过程的结构方式,其中文本的研习为学生创设阅读对话情境,引导学生参与阅读对话,表达交流阅读的体验、感受和思考,让学生在对所学知识的积累中进行信息的收集整合、归纳总结-这就是收敛思维的习惯,在和文本的思考对话中追问到底,寻找问题的本质,搭建起思维框架-这就是良好的还原思维习惯,具有收敛思维习惯的人一般都有较强的洞察力,看问题比较深刻,善于推理分析,思维严谨周密,具有还原思维习惯的人则在面对问题时,总是从问题的本质上去寻找原因或是解决办法。这两种思维习惯对学生科学利用和管理信息、积极探

3、索等学习习惯的养成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3.尽信书不如无书,教学中教师要注意鼓励学生善于思考,勇于质疑,敢于批判,这将有利于学生逻辑思维习惯、逆向思维习惯以及发散思维习惯的养成 例如学习李清照的如梦令:昨夜风疏雨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我们可以通过让学生找找情境中的逻辑的方法来帮助记忆词句:(昨夜)海棠花受到风雨的打击,那就必然是红花少了,绿叶显得多了。既然绿肥红瘦才是事实,那么,海棠依旧自然就不可能是真的了。这也就难怪侍女卷帘人的回答要受到主人的责备了。同时,在对文本的分析中,语文教师要运用提问,激发学生立足于课本,勇于质疑,找出悖论,提出自己

4、的看法,灵活地考虑问题,并从多个角度或多个层次去看问题和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证明自己的看法。这就是逆向思维习惯和发散思维习惯的综合培养。而这些思维习惯偏向都属于抽象思维的范畴,较具开放性和开拓性,如果说,形象思维习惯、收敛思维习惯和还原思维习惯的养成更注重学生对知识的积累与整合、感受与鉴赏的话,那么逻辑思维习惯、逆向思维习惯以及发散思维习惯的养成则对于学生的思考与领悟、发现与创新能力的发展具有很大的帮助。 4.立足阅读、亲身实践、观察社会、调查研究,读中学,学中做的阅读习惯有利于学生还原思维习惯和立体思维习惯的养成 语文教师要在学生通过文本阅读提出问题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并进行有

5、效的指导和管理,让他们在社会实践中,在对社会的调查体认的过程中,综合应用所掌握的语文知识,把握问题的本质和本源,学会从宏观的角度来考虑问题,这就是还原思维习惯和立体思维习惯。比如学习大自然的语言这篇说明文,是需要学生了解关于物候学的各种知识的。虽然文章当中对于什么叫物候,什么叫物候学,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以及研究物候学的意义都有着较为充分且生动地说明,但是如果仅仅局限于从文字本身获取信息,这种了解总不够深入。我们可以布置合适的预习作业来让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亲自实践,进行调查研究。比如布置预习作业的时候提出明确要求,四人一小组,根据文章内容,收集和记录身边

6、有关于物候学的现象,让学生在了解课文的基础上,深入调查研究,并制作小组为单位的PPT,在课堂上进行展示,与此同时要呈现出课文当中的相应内容。这样的话学生在阅读和实践的基础上就能够较好地发展还原和立体思维习惯。 王夫之说:习成而性成也。语文教学重要的工作不完全在于教学生多少知识、教学生读懂多少篇课文,而是要使学生在后天的学习之中养成良好的学习、思维习惯,从一定意义上说,习惯的养成就是能力的形成。教学中忽视学生良好习惯培养的教学不会是成功的教学。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注意有机渗透良好学习习惯和思维习惯的养成教育,不但可以有效促进语文能力的发展,知识的把握,也能为学生其他学科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以更好地实现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的重要作用。当语文学习已经变成学生的一种习惯,当良好的学习习惯、思维习惯已经在学生的语文学习中习惯成自然,那么,他们的语文学习便会每天自行按照既定的轨道走下去,这就达到了主动学习即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