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地理教学中的“导-展-练-评”策略.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41716 上传时间:2019-01-1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地理教学中的“导-展-练-评”策略.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浅谈地理教学中的“导-展-练-评”策略.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浅谈地理教学中的“导-展-练-评”策略.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地理教学中的“导-展-练-评”策略.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地理教学中的“导-展-练-评”策略.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浅谈地理教学中的“导-展-练-评”策略 在“导、展、练、评”课堂教学改革和探索我校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初步探索出符合地理课堂教学要求的教学策略及与以往课堂教学不同的十一点变化和对今后探索提出的四点意见。 为了更好的优化课堂教学,依据初中地理课程标准,结合本地区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以县教研室提出的“导、展、练、评”课堂教学改革的主题为指导思想,在实验和探索我校课堂教学的基础上,总结出符合地理课堂教学素质化要求的教学策略创设情景,明确任务;展示交流,自我提升;巩固练评,拓展提高;及时评价,培优补差。这种策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以导学的方法占主导作用,学生以学案进行自主学习占主体作用,师生共同完成

2、教学任务。与以往教学模式相比,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表现的更为突出。 该教学策略的教学思路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通过自主、合作、探究、交流、展示等学习过程)解决问题巩固训练拓展提高,实现三维目标的达成。 1 创设情景,明确任务 “导”即是创设教学情境,教师要根据课题的特点和学生实际,通过多媒体、视频、社会热点问题、学生的生活体验、生产实际等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入学习课题。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依据学习提纲或学案进行自主学习。但学习提纲或学案的设计应体现以下几个特点要紧扣教材,围绕教学目标,尽量一课时一个学案,便于控制学习总量,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对教材中学生难以理解的内

3、容要适当给出提示,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问题设计应有层次性、梯度性,由易到难,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意识到,学案中的问题不看书,不详细,不思考,思考不深不透都无法解决问题。这样学生就能真正从教师的设计的问题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看书,学会自学。设计的问题要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学生只有在这样的学案引导下学习和探索,才能体现学生学习的方法和学习过程。例如引导学生通过读图、读书、观察、分析、对比、搜集、判断、尝试、参与、角色扮演等活动,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和学习方法,才能提高各种能力。教师发放

4、学案,提醒学生认定目标及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学生依据目标并依据学案指导的方法和内容,阅读教材内容、地理图表或观察模型、观看录像,进行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完成“学习提纲”或学案中的相关内容。自主学习可以在师生间、生生间相互合作交流,共同解决问题,完成后在组内或组间成果交流,互相修正、补充和完善自己的学习成果。这一环节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掌握知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自学习惯,促进学生形成各种思维能力。 2 展示交流,自我提升 通过学生根据学案自学在组内、组间进行展示、讨论、分析与评价等。展示学生自主学习所获得的成果,如好方法、好思路;展示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尚未解决的疑点、难点、分歧点;展示

5、找出的规律性的知识;展示学生自己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归纳、梳理的知识体系、知识结构。展示过程中,教师要发挥好引导和指导的作用,适时的进行调控、激励、引导,让课堂气氛活跃,富有激情,使课堂有条不紊地完成教学任务。使学生在合作、展示、交流、共享中学会发展自我、展示自我、提升自我,实现自身的价值,从不同的侧面得到自我完善。 3 巩固练评,拓展提高 “练”是对所学知识的巩固与应用,不仅仅是达到记忆巩固的目的,更重要是让学生灵活运用知识、锻炼和提升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 “练”的关键是教师要设计出符合课标要求、难易适中、层次和梯度合理,有典型性、代表性的课堂练习题,学生通过练习,可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所以

6、练习的设计好坏直接影响着整个课堂教学的效果,设计应紧扣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能力培养目标及学生的认知水平进行。对不同的学生练习的测重点应有所不同。大部分学生应侧重基础知识的掌握,而对于优等生把测重点放在能力的培养上。讲评时应把重点放在学生学习的难点上,根据练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目标、教学进度、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4 及时评价,培优补差 训练后,教师指导学生根据内容有重点、多层次的展示。针对学生中存在的问题,诸如错误概念、文图脱节、疑难问题,习惯性错误等,教师指导学生讲评,但讲评的重点应是学生难以理清的单元知识结构、各种规律性的问题以及典型题目的解题思路等等。通过讲评,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梳理所学

7、内容的知识结构、深化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进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对优秀的学生介绍一些切实可行的学习方法,加强读图、做图和分析题意、总结的能力;对于学困生的学习,首先要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每节课的任务给他们放宽条件,只要能完成就行。降低对学习的要求,在学生中开展组长负责制,由组长带领本组的学困生得到进步,对进步大的组进行表扬。 在导展练评教学模式指引下课堂教学发生的十一个变化(1)课堂上教师讲的内容少了,时间短了,学案的应用、自主学习走上了常态化。(2)对学生观察,动手实践,探索的思维,表达能力的培养更加突出了,一味灌(下转第148页)(上接第146页)输知识的现象越来越少了。

8、(3)学生上台的机会更多了,表现更自信了(三分之一的学生走上讲台为最佳状态)。(4)教师指导、诱导作用更大,效果更好了。(5)练习的设计与组织更理性化,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6)知识的生成回归到学生通过探究发现学生自己归纳出。(7)当堂训练,实现堂堂清的目标越来越接近,课后学生学习越来越自主了。(8)教师心目中学生主体地位越来越突出了,评价更加贴切了,增强了亲和力,融洽了师生关系。(9)课堂上用多种方法解题,求欲思维空前发展和重视。(10)教师教学的理论水平大幅度提高,能够习惯用理论指导实践,由迟疑盲然走向自信。(11)兵教兵,由优秀生或小组长指导其它学生进行学习和辅导。 “导展练评”教学模

9、式的指引下对今后探索课堂教学的四点意见(1)导的环节注意两个方面向教给方法发展,充分展示。分块引导,反馈训练(知识点分门别类)。(2)展的环节进一步放开,方式多样化(投影仪、实物展示、小黑板展(常态展)(小组配置小黑板)诵读展(小组上来一读一评),小组轮流讲解,小组之间适当竞争超越。在展的过程中注意如下几点老师要有真情;学生唱主角;互动及时(相互补充,相互建议,相互超越,相互请教,相互评价)。(3)练习有时间,题量难度适宜,题有五个特征(综合性,层次性,全体性、参与性、自主性、练习方式多样性)。(4)小组评价多维(具体有七维准确性、熟练性、过程探究性、方法合理性、情感的积极性、态度的积极主动性

10、、价值感的准确性),评价的多元性。 总之,“导-展-练-评” 教学策略使我们把教学重心从研究教法中的教师“教什么?如何教?”的问题上,转变到研究学生的学法上“学什么?如何学?”的问题上,它改变了教师传统保守的教育观念和行为,使教学方法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学案”不再是教师教案的翻版,它需要教师从帮助学生学会学习的角度出发,把教师的教学目标,转化成为学生的学习目标,再把学习目标设计成为学习方案交给学生,根据学生已掌握的知识、自学能力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层次地安排学习活动,它要求教师提出的问题有启发性,利于帮助学生突破常规思维的局限,利于开发学生的潜能,利于学生发现问题,利于培养创新能力。使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进而提高教学效率。“导展练评”教学策略是我们学习三所课改名校洋思、东庐、杜郎口课堂教学经验的一种尝试,可能认识尚浅,经验不足,缺点很多,需要我们不断的实践和总结,不断的解读和反思,不断的提高和完善,更好地为我们的教育教学服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