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地理教学的课堂调控.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41718 上传时间:2019-01-1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地理教学的课堂调控.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浅谈地理教学的课堂调控.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浅谈地理教学的课堂调控.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地理教学的课堂调控.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地理教学的课堂调控.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浅谈地理教学的课堂调控一、地理教学课堂情境的调控 1、创造导入情境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个具有艺术性的开场,往往能先声夺人,起到搭石铺路的桥梁作用。例如,在讲“长江”一课时,放映三国演义主题曲,倾听着“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这雄壮的歌曲,欣赏着长江的磅礴气势,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谐的课堂气氛就营造起来了。 2、实验法激趣创情境 借助实验教学的直观性来解决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以激起学生感知波浪。例如,“地球的运动”一节始终是学生的难点,教师可用一个地球仪,一个台灯(直立式)来演示地球的运动。地球仪对着灯光,绕着地轴自转时,地球仪上有什么现象?再虚拟地球的公转,把地球

2、仪移到不同的位置,观察地球仪表面受灯光照射的情况。这样,学生在愉快的演示实验中,获得了“地球的运动”这一知识点的学习。 3、创设问题情境 教师在讲述的过程中,有意识地“质疑”,以产生“轰动效应”,使每个学生积极思考,活跃课堂气氛,达到投石激浪的效果。例如,在讲“台湾”时,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台湾是祖国的宝岛,如果有一天你到台湾去,好客的台湾人会给你准备什么佳肴?会送你什么礼物?简单的问题实则蕴含了台湾丰富的资源。学生的注意力会高度集中,各抒己见,在教师的引导下得出正确结论。 4、结合热点创设情境 随着课改的深入,学生的求知欲不断增强,并表现出对生活各个领域的关注。在地理教学中,穿插一些国际社会热

3、点问题,将能极大地引起学生的兴趣。例如,讲述“日本”一节时可联系日本修改教科书,安倍晋三首相参拜靖国神社,甚至把中日战争的责任推给中方等事件,再结合中国政府的反应和立场等。结合热点问题,使学生思维进入亢奋状态,并培养了他们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民族精神。 5、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 运用多媒体借助声像创设情境。多媒体教学直观性强,提供较多的信息,有利于解决教学难点。多媒体能突破时空的限制,变静态为动态,省时省力,给学生提供一个轻松的课堂学习环境。因此,恰当的运用可以化难为易,变抽象为具体,从而突破教材的难点,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 二、地理教学课堂节奏的调控 由于教学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师生知识、传递情

4、感交流的活动,因而,活动中的因素只要有所不同,就会有不同的效率效果。教师既是活动中的因素,也是这些因素的调控者,必须根据课堂的实际进行以下几方面的调控,使教学活动循序渐进,层次分明,轻重得当。 1、掌握语言技巧,发挥语言调控功能 教师的语言是调控学生注意力的“工具”,教师要善于运用语言的效能,把教学内容准确、简洁,有层次地表达出来。如讲述日本的富士山时,可以指导学生看课本中的彩图,并介绍富士山山顶的积雪就像秀丽的少女戴了一顶白色的草帽,缭绕的白云似一条白色的纱巾,更增添了富士山的“妩媚”。虽是寥寥数语,但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课堂语言的声调高低,速度快慢,要根据教学内容及实际情况及时调整。重点内

5、容可应用重音,放慢速度或者稍作停顿。 2、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热烈而有序 课堂上死气沉沉的“静”不是我们所主张的;反之,毫无约束“满堂蛙声”的热闹也不是我们提倡的“动”。课堂上的“动”“静”结合是以激发学生思维,开发学生认知潜能为目的,以教师的能动调控为条件的师生双边活动的高度和谐。这里的“动”,不仅是学生口动手动,更重要的是脑动。“动”“静”结合,有张有弛,在课堂过于寂静时要设法激活,在课堂空前“热闹”时要设法归于平静,这样,课堂才能波澜起伏,学生学得既认真又轻松愉快。 3、把握节奏,调控课堂教学进度 正常的教学进度是学生听课时保持有意注意的重要条件。如果教学进度太快,则使学生感到匆忙而注意

6、力不集中。相反,教学进度太慢,不仅浪费时间,还会导致注意力分散和注意力方向的转变,影响听课兴趣,降低学习效果。一堂课的教学节奏一般是引入课题3分钟左右,课题处理30分钟左右,课堂练习510分钟为宜。其中,课题处理是教学中的主要环节,用时较多,整个环节节奏须慢,但是,课题内容也是有差异的,因而,其中的节奏应视内容做快慢的相应变化。 三、地理教学中偶发事件的调控 1、正确处理外界对课堂的冲击,化不利为有利 课堂不是处在真空中,必然会受到外界的影响和冲击,诸如突然传来的声响,或者突然闯进的不速之客等。教师要处变不惊,马上摸清情况,迅速应对,将不利因素化为课堂中一个幽默的小插曲,让学生稍作放松又回到教

7、学中去。例如,笔者正在津津有味地讲课,一位学生家长推门闯进教室给孩子送毛衣,全体学生都看着这位不速之客笑。见此情景,笔者随口念出了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惟恐迟迟归。”并说道“好好上课吧,以实际行动回报家长!”教室又回归了平静。 2、正确对待学生的“刁难”,化被动为主动 由于地理课的知识面包罗万象,而现代学生见识广且思维活跃,加之教师个人知识有限或备课考虑不周,课堂上经常会遇到一时答不上学生疑问的情况或其他原因造成错误而被学生当场指出的尴尬场面。教师要正确对待学生在知识上的“刁难”,要诚恳地肯定学生的智慧和勇气,同时可以利用学生解答这些疑问,变学生为教师。例如,在讲述世界人种的分布时,讲到因纽特人,有学生在下面说爱斯基摩人,还有人说他们爱吃生肉这时,教师千万不要以为学生是故意刁难,较好的做法是让知道的学生先回答,答对了,再问一问他从哪知道的,他肯定会很得意地说出缘由。此时,教师要肯定他的成绩,并适当加以表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