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培养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41741 上传时间:2019-01-1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培养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浅谈培养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浅谈培养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培养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培养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浅谈培养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教学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表现在是否培养了学生的数学能力,而数学能力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又表现在学生能否应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再则成功的教学都必须有学生积极的参与,只有教师的教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学生主动的学,有兴致地学,才能取得教学的成功。 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真正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努力创设机会,创设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空间,引导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让学生走出书本,走近生活,使学生智力、能力得到协调发展。还有,在数学教学中,如何使学生“领悟”出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能用数学眼光去观察生活实际,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应

2、成为每位数学教师重视的问题。 新编数学教材从概念的形成、方法的归纳、知识的应用等方面意味着为数学方面的教学创造了很好的条件。但如何运用这些条件,创造性地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使数学教学更贴近生活实际,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我们不断实践和探索的。下面本人就谈谈这方面的一点点体会。 一、从生活实际中抽象出数学知识 数学研究的是客观世界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它来源于客观世界的实际事物。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从生活实际出发,把教材内容与“教学现实”有机结合起来,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可以消除学生对数学知识的陌生感,同时也使他们受到辩证唯物主义的启蒙教育。 1、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概念、计算法则

3、小学数学中的许多概念都可以在现实生活中找到相应的实例。例如在常见的数量关系 “工作时间工作效率=工作总量”中的“工作效率”,学生不易理解。为此,我在教学前,在班里举行了一次数黄豆比赛。在教学新课时,联系数黄豆的活动,学生就容易理解工作效率,工作效率就是指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工作量。 又如,“小括号”的教学可以这样进行先出示“95?7”与“7?95”两道算式,让学生复习运算顺序,然后出示应用题 工人师傅上午工作4小时,下午工作5小时,每小时做20个零件,他一天共做多少个零件?(要求列综合算式) 学生列式计算如下 4?520=920=180(个) 204?5?209?180(个) 我就提出疑问先做加法

4、,再做乘法,好像不对吧?揭示新旧知识之间的矛盾,在学生束手无策时,适时引出小括号。这样,通过问题的设计,矛盾的解决,使学生了解引进括号的原因和用途,懂得了先算括号里的数的道理。 2、从贴近学生实际水平的现实出发,一步步地引出概念 例如“面积单位”可以这样教学,先出示大小差别比较明显的两个三角形,让学生比较它们面积的大小,得出,面积的大小可以用眼睛看出来的;再出示两个等宽不等长、面积差不多的长方形让学生比较大小,得出,面积的大小可以用重叠的方法比较出来;然后出示不等长也不等宽、面积差不多的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让学生比较大小,学生深思后得出可以画方格,再通过比较方格数的多少来比较面积的大小;最后

5、出示两个方格数相等,但面积明显不等的图形,引导学生讨论,方格数相等为什么面积不相等?从这个现实问题中得出,方格的大小必须有统一的标准。这时引出“面积单位”已是“水到渠成”了。这样组织教学,学生不仅掌握了面积单位的概念,而且了解了面积单位产生于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受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启蒙教育。 二、走进生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数学知识的生活化,就是通过将数学教材中枯燥、脱离学生实际的数学知识还原,取之于学生生活实践并具有一定真实意义的数学问题,以此来沟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新版的小学数学课本也正朝这个方向在努力,在教学中,我尤为重视。 在教学中,我非常重视以学生

6、熟悉的,并贴近他们生活实际的数学问题取代脱离生产生活实际的数学问题。我常引导学生从自己的生活实践中选择题材,进行整理,互相出题,巩固新知。这样在同学们的自己编题,自己解答中,他们的数学思维、数学解题能力就会得到很大的提高。 三、依靠情境,在反馈中加强联系生活实际 数学中抽象的,然而它如同艺术一样来源于生活,所以应还需要其本来面目,把“数”与生活结合起来,在生活的情境中,理解“数”与“形”的关系,并在生活的情境中加以操作,强化应用性和趣味性,培养发展逻辑思维。比如我自教“面积单位”后,我编了一道这样的巩固题学校要给我们班教室的地面铺上地板砖,已知每块地板砖的边长为2分米,铺满这间教室共需要多少块

7、地板砖?我先让学生仔细观察题目,学生就会发现条件不够,我又出示了一个卷尺,学生就明白了要拿卷尺亲自动手去量教室的长与宽。这样既强化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激发,主体作用再次得到了发挥,思维能力得到充分发展,使学生沉浸在获得知识的喜悦中。 四、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是为了应用。因此,教师应联系实际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1、联系实际,增强学生的数学意识 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了三角形的稳定性后,可以让学生观察生活中哪些地方运用了三角形的稳定性;学习了圆的知识,让学生从数学的角度说明为什么车轮的形状三圆的,三角形

8、的行不行?还可以让学生想办法找出面盆底、锅盖等的圆心在哪里。通过了解数学知识在实际中的广泛运用,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问题,用数学的头脑想问题,增强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2、创设情境,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掌握了某项数学知识后,可以有意识地创设一些把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的环境中去。例如在学了百分比的知识后,我和学生做了一个游戏,方法是在一个布袋了放6个相同的小球,分别表上16六个数字,老师和学生轮流每次从袋中摸出2个小球,如果球上两数相加和为偶数,学生赢,加起来和为奇数,教师赢。比赛结果教师赢的次数多,然后引导学生讨论,并把各种情况一一列出,得知,和为偶数的有6种情况,和为奇数的有9种情况,老师赢的可能性占60%,学生赢的可能性占40%,所以老师赢的次数多。最后还指出,街头巷尾有些赌博活动“坐庄”者使的就是这种骗术,不要轻易上当受骗。 总之,在教学中,教师要做个有心人,让数学真正成为学生愿学、乐学的学科,提供给学生充裕的探索、实践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积极的参与,充分发展学生对数学的体验,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让数学课成为活动的、创造的课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