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素质教育观下的中职数学课堂教学.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42660 上传时间:2019-01-1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6.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谈素质教育观下的中职数学课堂教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谈素质教育观下的中职数学课堂教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谈素质教育观下的中职数学课堂教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谈素质教育观下的中职数学课堂教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谈素质教育观下的中职数学课堂教学.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谈素质教育观下的中职数学课堂教学中职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仅仅是将教学目标停留于书本知识传授的层面上,而要不断突破数学教学传统的思维惯性,力求渗透和实施满足于市场经济和知识经济发展要求的“应用型素质教育”。教师应指引学生善于用数学精神和抽象性数学思维看透事情的本质,同时将数学建模的思想和方法应用于现实生活和生产实践中。中职教师要教会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方法,培养学生善于立足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思考和改造世界,使学生逐渐领悟数学的精神实质和创新思维,不断发现数学蕴含的内在美,继而对数学萌生浓厚的热爱之情。 一、激发数学学习兴趣,启示数学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对于学生数学学习起着决定性作用,是有效激

2、发学自主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催化剂,是决定学生学习意识的情感因素。奥苏伯尔学习理论中指出,创设宽松、愉悦的数学情境,能增强学生对于数学理论知识的学习兴趣,继而萌生一种认识和理解的需要,最终从根本上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和学习动机。3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学习和相关活动,不仅使学生不断调整和完善自己的数学认知结构,有效提升数学知识获取和应用的能力,而且有利于学生参与意识、创新思维和探索精神的培养。 例如,在学习“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时,可巧妙引入大数学家高斯小时候奇思妙想解答数学题的故事,以真正唤起学生对于数学的求知欲;在进行“向量的加法”一节内容时, 可以要求学生到讲台上进行现场示范,通过一种

3、学生较容易理解和掌握的方法引入新内容,全面激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立足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教师只有借助于多样化的实例,构建知识之间的结构和关系迁移,实现趣味性和实践性的融合,推进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化为“自主学习”。 二、依赖数学真实史迹,养成数学文化素养 学习兴趣与学习动机的养成是中职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基础条件,然而仅有心理基础条件却远远不够,教师还应当继之以数学文化素养的培养具体有两种方法可以实施。分别列示如下:方法一是讲述我国数学发展史迹,纵观我国历代漫长的、辉煌的数学发展史,可以客观地看到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的数学发展史中取得了卓越的成果,对于我国文化、文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进

4、作用。由此,在教学过程中,可选择合适的时机告知学生们我国古代祖先所取得的数学成果和成就,以彻底激发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例如,在讲授二项式定理一节时,可告知学生们关于我国宋代数学家杨辉设想的 三角形比欧洲的帕斯卡三角形早出了500多年,南北朝数学家祖冲之计算出得到世界认可的准确率最高的圆周率,周朝就研究出了勾股定理等一系列成果显著的史迹。通过讲述我国历史上卓越的数学史迹,极大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推进了学生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精神的提高。方法二是讲述我国数学家的感人事迹,近代我国很多数学家为我国文明社会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例如,数学家陈景润对于“1+2”的证明,被誉为哥德巴赫猜

5、想研究中的里程碑,他研究的成果称为“陈氏定理”,在当时得到全世界的赞许,被世界各国的科学家所敬仰。还可将我国数学家放弃国外优厚待遇、毅然回国的事例告知于学生,以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例如,我国数学家华罗庚于1946年受美国一所名校邀请任教,并被一所知名大学誉为终身教授,在1950年,他放弃了美国优越的条件,毅然决然地回到了我们祖国母亲的怀抱,全身心投入到我国的社会建设事业中,并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被世界誉为“东方国度灿烂的数学明星”苏步青,拒绝了日本的挽留,依然回到祖国。通过对于这些事例的讲述,告诫学生要热爱自己的祖国,培养他们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三、灌输数学理论知识,培养数学探索意识

6、在以往的观念中,中职学生要更早地面向就业,因此实践知识的作用更加明显,但毕竟数学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学科,因此其基础性理论内容同样不容忽视,这就好比在学习平面直角坐标系时,在数学角度它作为确定点位置的工具存在,每个学生如同平面中的每个点,都有属于自己应有的位置,要做好人生定位。也可以将人生道路看作是数学知识的一次函数、二次函数、正弦、余弦等图像,人生道路上有直线或曲线,有高峰或低谷,可能上升可能下降,可能前进可能后退,蜿蜒曲折,必然不是呈一条直线,一帆风顺的,而数学基础知识对于学生未来发展的指导意义是极为关键的。正因为上述考虑,中职学校教师需要指导学生利用专业优势,对数学学科本身的基础内容予以研

7、究,利用数学本身的特征,进一步培养学生刻苦钻研、勇于探索的品德。 探究可以是故事叙述的方式,例如,在进行对数的学习时,可以选择时机对学生讲述英国著名数学家纳皮尔的故事,他是对数的发明者,纳皮尔从小就立下志向,要花费一生的精力进行数学计算的钻研,使复杂化的乘法、除法、乘方、开方的计算分别简化为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的计算,历经多年的艰苦努力和悉心钻研,最终发明了对数的科学运算。对数的发明是数学发展史上一个重大突破,树立了一个令世人瞩目的里程碑,开辟了数学计算领域的新纪元。娜皮尔通过他毕生辛勤的付出和刻苦地钻研,在数学宽阔无垠的领域克服重重困难和障碍,最终成就了自己伟大的理想。例如,在进行三角函数

8、一节学习时,可以向学生讲述瑞士著名数学家欧拉的感人事迹,他是弧度制的提出者,自从双目失明后他没有自暴自弃,仍以超人的毅力进行数学研究工作,他一生共发表了500多部著作和论文,同时,他还下大力气教育和提携新生力量。通过以上这些名人事迹深刻告诫学生,人的一生必须要有伟大的理想和抱负,为实现这个伟大的理想和奋斗 目标,就必须具有刻苦钻研、努力拼搏和勇于探索的精神,只有这样,才能成就自己伟大的理想和辉煌的事业,为社会文明建设和人类进步作出巨大的贡献。 探究也可以是课题研究性的方式,该方式更具有将理论引入实践的效果,非常适宜中职教师使用。比如,给出下列研究课题:制作圆柱形状的容器怎么做才能更为节约材料。

9、教师可以先向学生说明课题研究的基本步骤:1.进行社会调查,取得一些圆柱型容器,并观察其特征。2.测量,取得容器底面直径及高度。3.计算,取得容器表面积与容积数值。4.制作统计表格,表示出多个数据间的关系。5.讨论:如果容积固定为V,那么在其底面圆半径是r时,其高是多少,表面积是多少?如果设计一个容积是1L的带盖圆柱容器,那么底面圆半径是多少时,其表面积最小,且给出高和半径之比。6.根据所得出的结论,提出节约材料的建议。当学生明确了教师所说明的步骤以后,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完成研究内容,借助调查、观察、测量、交流等形式,不但掌握了相关基础知识,而且让基础知识得以与实践操作相结合,效果是较为理想的。

10、四、形成数学多样教法,推动学生素质提升 在中职数学教学中,应采用科学、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措施,倾力将素质教育渗透其中,最大化增强学生数学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不断推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笔者尝试了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法开展数学教学活动,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愉 快、充满无限生机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辩题和讨论中,主动与他人进行沟通和交流,畅所欲言,大胆说出自己的见解,促进学生自我探究、逻辑推理和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数学教学中,应针对于教学内容的差异性采取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 例如,在学习“集合与集合的表示方法”一节时,则采用了头脑风暴的教学方法,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写下他们脑海中的集合;在学习

11、“函数的表达和应用”时,则采用案例教学的形式,提出一些案例安排学生进行分组讨 论,并各自陈述每组的讨论结果;在学习“分段函数”时,可采用调查法,安排学生深入到社会各行业和各领域调查所蕴含的分段函数,如可以使学生思考研究出租车的计价问题,普通出租车的起步价是a元,超过起步公里数,则超出部分是每千米b元,使学生做出出租车费和路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画出对应函数图像。在学习“随机事件的概率”时,我采取了实验法,学生们通过亲自动手实验的形式,深刻领悟到实验中所蕴含的数学知识,以归纳和总结出数学规律。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措施加以灵活运用,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和热情,而且真正提升了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推进了学生自我探究、语言表达、动手实践和团队合作等综合职业素质的提升。 总 结: 总之,身为一名中职学校的数学教师,我必须更好地实现教书与育人的有机糅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就业为导向,将素质教育深刻渗透于数学教学中,推进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提升,使学生在掌握数学理论、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更好地推进他们逻辑思维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综合素养的有效提升,以期为我国社会经济建设和发展作出最大的贡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